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初踏昆仑山口

甘孜日报    2018年09月25日

  ◎张建国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是毛泽东著名诗词《昆仑》中的传世绝句。沐着青藏高原艳丽阳光,踏在巍巍昆仑山口,迎着盛夏昆仑山风,衣襟和发梢和着阳光飞扬,天地是如此接近,茫茫群山敞开冰清玉洁的胸膛,触摸着天宇。天地一色,混为一体,让人几疑在天庭漫步。极目四望,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群群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

此情此景,让人不由自主涌上“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名句来。其实昆仑山不但高峻巍峨,而且还是闻名海内外的仙山圣地。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为中国第一神山,是明末道教道场所在地。据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因而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世代相传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众多名著佳作都与昆仑山有关。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白娘子舍命盗仙草,救许仙的场景就在昆仑山。昆仑山道教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远古部分,为此,昆仑山曾以“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流传于世。来昆仑山朝觐、观光寻祖的旅游者络绎不绝,如今昆仑山已成为海内外道教的朝圣之地。

在昆仑山口,我们逗留了一会,还在昆仑山口标记碑旁留影。标记碑分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盘五部分,材质为汉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仑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块石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她屹立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坚实土地上。昆仑山口碑南侧立有昆仑山口纪念碑及索南达杰纪念碑,纪念这位为保护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而捐躯的藏族优秀儿子。

昆仑山口位于昆仑山中段,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昆仑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时下正值盛夏,左右环视,莽莽昆仑,气势磅礴,群山连绵,银装素裹,万仞云霄,不愧四季寒冬。传说玉虚峰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虚神女居住的地方。

昆仑山口属多年冻土区荒漠地貌,地质系古代强烈侵蚀的复杂变质岩所构成,间有第三纪沉积物构成的丘陵低山和丘垅,山坡谷地生长梅、虎爪耳草等高原冻土荒漠野生植物。

昆仑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六月观雪的重要景点。许多过往行人来到这里后,都要在此驻足观赏一番。1956年4月,陈毅副总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过昆仑山时,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昆仑山颂》。诗中写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是客。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别留待勘探群。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头顶苍穹,脚踏垭口,环顾四周,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天际苍茫蔚蓝。由于时空观感差距,犹如置身一硕大无比的盆景中,人犹如一粒沙尘、芥子融入其中。

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这种冰锥不断生长,不断爆裂。爆裂时,有的喷浆高达二三十米,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节,煞是好看。草丛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脚踏白色为底色,兼有绿、黄、红、紫、青、褐等诸色的群山,头顶深邃无比的蓝天,间有各色的云彩、霞光,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现场赋诗一首:

昆仑山口夏风凛,风起云涌群马奔。

千峰万壑披银铠,云绕雾缭如纱痕。

横空出世为山宗,玉龙腾霄挺脊根。

雪凌终化阳光芒,点滴汇聚润宙冷。


  • 上一篇:甘孜州山地旅游节之雅江县第三届松茸节
  • 下一篇:波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