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弦舞巴塘(下)

《甘孜日报》    2016年04月25日

 
    ■罗凌      
    历史
    巴塘古城,源远流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历来便是文人盘踞、商者云集、兵家必争之地。明隆庆至崇祯年间丽江木氏土司的统治,清光绪年间赵尔丰的改土归流,西方传教士兴办的教会和学校,如今都隐匿在了泛黄的书帛和历史长河里,但汉儒、满清、东巴以及西方文明在藏地巴塘的冲击跌宕,锻造出了巴塘文化杂糅与融合的特点,鹦哥嘴石刻群、三省会馆这些历史旧迹无一不在绽放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辐射的磁力以弦子为轴心发散传播,具有开放意识的巴塘人走出了大山,遍布于社会各界。经过老、中、青、少几代人的发掘和传承,巴塘弦子成为中国藏民族歌舞文化中份量最重的部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蜚声世界音乐歌舞艺坛。
    美丽的自然风光天然铸就,深厚的人文积淀却要厚积薄发。多元文化的根基潜移默化,巴塘人自古便爱国爱家。1936年,贺龙元帅率领的红二方面军路过巴塘,洒下了红色的种子,老百姓为伤员治病、给红军引路、寺庙僧人鼎力相助被传为佳话,直到今天,人们还把贺龙元帅行军走过的山叫红军山。1938年,为传承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革命情怀,巴塘人仿南京中山台式,建成藏区唯一一座中山台。1942年,巴塘男人投工投劳,妇女捐赠首饰,建造了藏区唯一一座抗战纪念塔,呼唤民众驱逐倭寇,抗战到底,收复失地,还我河山。解放前,巴塘人还组建了藏区唯一的棒球队,增强人民体质,不做“东亚病夫”。1950年,人民解放军 18军进军西藏,巴塘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力支援,“团结包子”因此而得名,两百多名男青年踊跃参军,最小的仅13岁,为和平解放西藏和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功劳。
    影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巴塘以丰富的民族文化名扬藏区,文化凝聚着这座高原小城,浓浓的书卷气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
    以弦子为主线的民间艺术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所有含有藏族元素的著名音乐,都吸取了巴塘弦子的养分。2011年,康巴音乐库收入200首巴塘弦子,作为研究藏族民间音乐最完好的活化石留存史册。弦子艺术团长袖北飘山西、胡琴流韵江苏,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藏戏走出大山受到好评。赵忠祥、胡小流、德喜美朵(巴塘籍)等艺术家纷纷倾情献艺。文化人挥毫写山水,吐气凝佳句,倾洒着深挚的故土情结。一方山水养育了巴塘人,巴塘人又用文化反哺了这方山水,在精神世界里搭建了一条堪与青藏公路媲美的“天路”。
    音乐没有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巴塘人痴情于弦子,守望着弦子,传扬着弦子。从1958年“拉起弦子上北京”到现在,弦子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飞越千山万水,人们用美声、民乐、摇滚、爵士、蓝调演绎着它歌风、乐雅、祭颂的人文内涵,感受着遥远的高原江南那些最广阔、最底层生命的悲欢离合,想像着智慧的巴塘人用诗、琴、歌、舞注释的青山绿水。
    弦子悠扬舒广袖,麦浪卷涌苹果香。
    这片土地,辉映着清雅秀丽的传奇山水,书写着刚柔相济的人性风骨。看尽俗世悲欢,能触动灵魂的,不是生养我们的巴楚河,而是巴塘弦子。万水千山走遍,对这座城市的倾诉依然未尽,所以选择守望。
    邮票大小的故土巴塘,她的一切,我全部接纳。
   
  
  • 上一篇:读洛迦·白玛的诗
  • 下一篇: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