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历史 >> 浏览文章

东女国女王与古碉的传说

《甘孜日报》    2014年06月16日

    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东女国女王在梭坡迁都三次,摊交(地名)是扎久·孟座(地名)的前身。
    最早女王国都在摊交。摊交的东南面是一条很深很长的峡谷。峡谷长达几公里,深二百米以上。峡谷两岸是寸草不生的悬崖陡峭,连猿猴也难攀爬。峡谷成了女王的天堑,她把国都定在摊交,取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故而,东女国女王被人们认为:摊交甲布是智谋超人的女王。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像摊交毛西母”。“毛两母”是才智超人,样样都懂的意思。今天,聪明有能力的人都被比作摊交毛西母。摊交有古碉,有古建筑物遗址。这些遗址地面上大部消失,只有在改土、修建时,扒开地面上的泥土,才会看见地下的古建筑物。
   东女国女王当时有权有势,周边的土司都要向她交税,因此,她的财力相当丰富。在定都摊交期间,为了抵抗其他部落的攻击,女王拨所需费用,调动下属土司的匠人,利用当地劳动人民的力量修建碉楼。东南面因数百米深深峡谷形成的天堑,不需要碉楼防卫。女王修建的碉楼主要分布在西北面。今天可以看到,从梭坡乡莫落村的古碉群到左比村的碉王,十多座古碉整齐地排列在摊交西北的同一条线上,而且这十多座古碉间的距离相差不大。据传说:这些古碉是女王应付来犯者的战碉,因此梭坡乡左比村和莫落村属于女王的内务村,肩负着保卫女王的重任。
   女王国都以北二、三百米处,有个地方叫“高九”,“高九”藏语意思是小门。传说,当时以女王国都为中心,周围二、三百米处修有围墙,“高九”是围墙上的小门。女王在摊交不知生活了多少年代。有一年女王国都下方出现大滑坡,女王认为,这是不吉之预兆,因此,决定迁都。
   经过多次选择搬迁的地点后,女王决定搬迁到八梭村东面有个叫“扎久”的地方。迁都到这个地方,女王就不叫“摊交甲布”了,而叫“扎久甲布”。周边的土司仍是她的下属土司。女王每年同样获得下属土司的上贡。为了巩固女王的地位,她用同样的方法修建了八梭村和纳依村的古碉。梭坡乡和中路乡来往的路只有一个翻山口,女王在翻山口修了一座碉,作为哨碉。有不明身份的人在梭坡到中路这条路上,哨碉就烧火放烟,传递信号,引起防守人员的警惕。翻山口上面的神山下有一群古碉,女王将防守人员长年布置在这群碉里。东女国王在扎久期间,每年同样要征收周边土司的税,征收的税类分别是:金、银、茶、盐、酥油、粮食等。周边土司上交税时,要出动大批人马,当时交通不便,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西北方向来的要翻中路和梭坡之间的山,这方人到来时,女王就在纳依村接待。该村有柴草房,有下鞍房,还有庆功坝;东南方向上交税时,要翻梭(池边),经过一口井。这口井的水是女王的专用饮用水,从井到碉楼之间在地下安有秘密输水管,一旦发生战乱,她们就不需要出门挑水,守在碉内应对。
   女王最后的一次迁都是在纱孟座。在当地人们的传说中,“纱孟座甲布”也是当时相当强大的一个甲布。
   以上传说,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分析,修碉和东女国女王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可能有。因为,“扎久”是女王的国都,国都西方有个叫“七家寨”住七户人家的小村,在这个寨子里现在还看得见11座古碉和残碉,“扎久”国都西北方也有个叫“五家寨”的只有五户人家小村,在这个小寨里有9座古碉和残碉。五户人家修9座碉,七户人家修11座碉有什么用呢?这就不得不让人三思了。修碉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根据现在的条件可以分析,梭坡自古以来交通条件很差,经济来源不丰富,解放前,人们靠种粮和养一点家畜为生,古代也肯定不例外。在这样的条件下,古代的农户修碉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五户人家修9座碉,七户修11座碉更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假设梭坡留下的很多古碉是东女国女王设计并主持修建的。
 
   今天,我们眼前看到的古碉及残碉,大概只占古代古碉总数的60%左右,很多古碉已从地面上消失,沉没在地下了。由于日久天长,漫长的岁月卷走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如今,我们耳鼓里听到的只有老人们的传说。 (甘戈)
 
 
 
  • 上一篇:彝族酒的文化
  • 下一篇:“灌顶雪泉·康定之珠”入选文化部藏羌彝文化产业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