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浏览文章

作家梦从这里出发

《甘孜日报》    2014年03月03日

小作者们合影留念。

小作者野外感受生活。

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

小作家交流写作感想。

讲解学习写作知识。
 

定期组织朗诵比赛。

“我收到四川省青年作家协会的信了,有幸列入四川省首批小作家档案名录,成为四川省青年作家协会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对象,终于圆了作家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多写点宣传家乡的美文。”近日,丹巴县城区小学校四年级三班的西绕顿珠激动地对笔者说,脸上写满了幸福的笑容。据悉,和西绕顿珠一起,城区小学校共有32位同学同时入选,成为四川省青年作家协会小作家首批成员。

  一份文件引出的故事

  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丹巴县城区小学校收到一份从丹巴县教育局转来的题为《关于在全省组织推选“小作家”的通知》的文件,城区小学收到文件后,组织校委会成员召开专门会议,传达研究文件精神,文件指出,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经省委宣传部备案,省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省作家协会主管的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于2012年12月正式成立。为了使四川文学队伍后继有人,文学事业薪火相传,作为公益性社团组织的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将代表省作协联系我省广大青少年作家及大、中、小学生文学爱好者,大力促进我省校园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有计划地组织我省青少年作家和校园文学爱好者参与文学创作、学习、研究、交流,不断提高我省青少年的文学创作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为我省作家队伍培养后备人才。在文件中,重点阐明了作家协会对首批小作家会员的一项特殊承诺,并对会员享受的十项待遇进行了特别说明。一项特殊承诺是帮助所有会员实现出书梦,并制作成电子书和纸质书,电子书在“四川作家网”、“四川青年作家网”上架。十项待遇分别是颁发证书、寄赠资料、写作辅导、面授学习、创作安排、邀请参赛、评选命名、作品出版、推荐入学和推荐入会的待遇。城区小学校委会成员在听取文件精神的传达后,倍感鼓舞,为孩子们能一展身手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有了展示的舞台而激动不已。会上,城区小学校杨莉校长做了三点要求,一是成立专门的组织,对本次小作者的推选工作做好服务;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各班班主任要将文件精神传达到班,传达给每个学生,争取人人参与;三是抽调部分有文学功底的教师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学生上交的作品进行认真审核和批阅,严格把关,做到宁缺毋滥。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城区小学邀请学校写作资深教师为爱好文学写作的学生辅导写作知识,并与孩子们一起研讨,点燃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 

  城区小学的写作培养路

  丹巴县城区小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宣统年间。当时一英国传教士来到丹巴,看到丹巴河谷两岸林立的碉楼,发出“东方的金字塔”这样由衷的感叹。当他来到丹巴县城所在地章谷屯时,被县城对岸的天然石英壁画所震撼,而且他发现这里民风淳朴,遂决定在章谷屯春场坝修建一座天主教堂用以传播上帝的福音。当教堂修建完备后,招收信徒时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当地人们信奉藏传佛教,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然而这位传教士没有气馁,经调查了解后,发现这里的人们长期以来苦于没有文化的困扰,因此他决定在教堂里开设官话学堂,用以招收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堂和教堂初具规模,一时间送子女入学蔚然成风,这就是丹巴县城区小学的前身。在一百余年内,丹巴县城区小学为丹巴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丹巴县城区小学现有学生1079人,教职工53人,学校占地1300余平方米,是“5.12”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学校,走进学校,你一定会被浓郁的书香气而深深的陶醉。据该校教导主任唐燕老师介绍,城区小学办学的原则就是“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始终以此为教学的主线,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城区小学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愿望。丹巴县县域境内主要以嘉绒藏族居多,通用语为嘉绒藏语。因嘉绒藏语为藏语语系中的一个分支,其语法习惯与汉语语序有很大差异,因此造成孩子语言表达不清楚,在教学中令教师头疼。这些从偏远农牧区来的孩子,语言交流还停留在母语交流之中,偶尔几句简单的汉语都表达不完整,往往词不达意。在其他孩子的嘲笑声中,他们只好缄口不言。因此该校第一任务是彻底改变孩子们语言的交流能力。为此该校组织大型演讲、辩论、朗诵等比赛。首先各班级进行小组赛,由各班语文教师担任比赛组组长,对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不歧视每一个学生、不落下每一个学生,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加入到组织里来,让他们放下自卑心理,融入到班级里、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有了明显 进步,从腼腆的孩子逐步成长为班级语言比赛项目的佼佼者。第二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培训中,主要从积累名句、厚积薄发出发,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其次是扩写仿写,乐于表达,仿写句式思维开阔,又有参照对象,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和兴趣,当然就乐于表达。再次是写作不限文体,学生有话可写,易于动笔,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最后就是修改润色。老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修改入手,通过修改,使语言变得准确、清楚,使人看了明白。学生将“写”与“改”结合起来,将“改”当作与“写”同样重要的环节,打破“文章修改是老师的事”这种陈旧观念。第三任务是组织开展作文竞赛,作文竞赛分为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口头作文即即兴演讲,因为有了辩论、演讲、朗诵等比赛作为铺垫,孩子们在即兴演讲时增强了自信心,能恰当的组织材料,运用娴熟的语言技巧将一件事表述得清晰明了。在书面作文竞赛中,孩子们能引经据典,把身边所发生的事能有条不紊的通过文字完整的描述出来,也因此涌现出一批批写作能手,许多孩子多次在县级、州级、省级作文竞赛中获奖。

  本次活动中,全校共有300余名三至五年级的同学参加“小作家入选”作文选拔,经过学校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选,最终遴选出42名同学,并将作品上报县教育局,再报送州教育局,最终推选到四川省青年作家协会进行参评。经四川省青年作家协会专家组严格的评审,城区小学推荐的42篇作品中有34篇作品最终获得通过,并由组委会用书函的方式通知学生个人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首批成员,近日,城区小学收到信函的学生已办完所有手续,正式加入到四川省作家协会这个大家庭中。

  杜吉拉姆,城区小学五年级三班的班长,不高的个头,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容。小时候,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只好将她寄养在农村老家。在老家,乡邻和家人交流时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为主,因此杜吉拉姆到入学年龄的时候,一句汉语也不会说。当她第一次走进城区小学时,因为不会用汉语交流,每天都只能怯生生地坐在操场的角落里,看着同学们愉快地做游戏、玩耍。班主任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组织全班同学与杜吉拉姆交朋友、谈心,班级里组织活动时,有意识地安排她参与其中,并鼓励她首先发言,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杜吉拉姆的语言交流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之后,她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学校组织的作文竞赛中多次获奖。在参加“小作者”选拔赛中所写的短文《常怀感恩之心》中,她这样写道:“小时候,一直在奶奶家中长大,每天都在奶奶的絮絮叨叨中度过,那时候我总是窝在奶奶的怀里,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从奶奶的口中我知道了嘉绒民族的由来,也知道解放前家乡的贫穷。有一年红军长征经过丹巴,在丹巴驻扎期间,在丹巴建立了第一个藏民独立师,师长麻子阿交和他的红军队伍就曾在我老家后一座庄园里落脚,他们带领穷苦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也曾和奶奶一起走到藏民独立师原来的驻扎地,那里已是废墟一片,虽然墙头上荒草萋萋,但从残存的石墙上还能依稀看出当时建筑的雄伟。奶奶牵着我的手久久的伫立在这座废墟前,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述红军队伍的英雄事迹,并一再告诫我要牢牢的记住红军的恩情。当我走进城区小学校时,老师和同学们无私地帮助了我,使我战胜了自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想不管是食不果腹的那个年代红军队伍给家乡带来的生的希望,还是现在我在学习生活中所得到的无私帮助,他们都怀有一颗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一直激励我前进,化成感恩之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心底的那份感恩之情,也是这一点打动了评审组老师,最终杜吉拉姆成功入选,成为四川省首批小作家中的一员。

  “我的家乡在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四川省丹巴县,这里有连绵不断的高山,雄伟粗壮的树木,是一个山清水秀、充满诗情画意的好地方。我最喜欢县城东边的一座石拱桥——三岔河彩虹桥。它虽然没有赵州桥那么古老有名,但是它修建在有名的大渡河源头上,是大渡河第一桥,有着特殊的意义。远看,彩虹桥就像一条美丽的彩虹卧在大渡河上,下面一大两小的三个圆拱稳稳地托住桥身,在水里的倒影和桥身构成一个圆形,又像是一个巨大的手镯戴在大渡河上。走近大桥,桥面两侧嵌着银白色的钢管,像一排威武的士兵,日夜守护着彩虹桥。这座桥全长100多米,7米多宽。两旁是人行道,中间的两条车道上,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彩虹桥是用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筑成的,非常坚固。它经历了十多年的日晒雨淋,依然保持着壮观的气势,让人们走得舒心,走得放心,为人们提供交通便利,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吸引人的是夏天的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彩虹桥上,任凭悠悠的夏风吹着,大人们一边乘凉,一边聊天,孩子们则打着、闹着,跳着、笑着,翻着筋斗,做着游戏,天气的燥热,对他们似乎没有影响,彩虹桥成了他们的游乐园。到了节日的晚上,桥上桥下的灯,不断地变化着颜色,远远望去,似乎像一条弯曲漂亮的五彩丝带,美丽极了。啊,彩虹桥,你像一条巨龙引领丹巴经济的腾飞,我们感谢你!“这是四年级二班谭佳坪《家乡的桥》作品中节选的一部分,在作品中,小作者用发自内心的情意描写了家乡的桥——石拱桥,从它的用途、以及它的雄伟、最后还写到了桥的引申意义,将小作者那种热爱家乡的情怀淋漓精致的展现了出来。

  降初罗布是六年级三班的学生,脸上透出高原人特有的肤色,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显示出他的聪明睿智。他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卿文燕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都在乡村小学校任教,对农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们班级里,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来自于农村。降初罗布是三年级时才从老家的村小转入城区小学学习,刚进校时,于一个在农村里野惯了的孩子来说,一下子还不能适应。第一节课,降初罗布在课堂上哇哇大哭,吵嚷着要回家去。第二节课,卿老师在课件中展示了丹巴的绚丽美景,突然画面一转,一座座破旧的藏房突兀的显现出来,在房屋旁边的玉米地里,家长们正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劳动,待画面定格后,卿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才能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一节课下来,降初罗布和同学们都低着头,满眼噙着泪水,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后来每次作文,降初罗布和这些来自农牧区的孩子们只要是写自己的家乡,他们都是信手拈来,文思如泉涌。就如降初罗布在本次参赛作文《乡间的小路》中所写的那样,“乡间的小路是绿色的,乡间的小路是褐色的,乡间的小路是五彩缤纷的,乡间的小路是……乡间的小路更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幻莫测的。”小作者在文中对家乡乡间小路四季的绚丽美景进行了描写,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乡间小路那份纯真的爱,最后小作者盛赞家乡的小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这样写道:“乡间小路连着村村寨寨的友谊路,连着家家户户的和谐路,更是连接昨天、今天、明天、世世代代的幸福路。”

  孩子们有着最纯真的梦想,这梦想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城区小学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要求每个孩子都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在本次小作家作文赛上,有的孩子用质朴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四年级三班的阿热玛同学在《我的梦——中国梦》中这样写道:“有人说,中国是个没有梦想的国家。但是,我认为中国有梦,中国梦就在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中。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平淡如水的。每当我去医院看病时 ,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犹如一位位白衣天使。对于每一个病人,他们都怀着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忙碌的身影在医院中徘徊。他们的心灵多美啊,我立马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深深地敬意。从此,我立下了一个美好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当一名心地善良的好医生。如果我当上了一名医生,我要竭尽全力肩负起医生的崇高职责---与形形色色的病魔做斗争,与残酷无情的死神抗争。我要让年迈的老人身体健康,中年人身体强壮精力充沛,让孩子们活泼开朗,茁壮成长。我要和大家一起维护医生这个崇高职业。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把爱心奉献给大家。做一个像白求恩大夫那样认真,那样热情,那样负责的医生。”小作者以自己切身的感受诠释了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最后她发出这样的感叹“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是充满希望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目标。”

  杨兴惠是城区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自幼喜爱读书、写作,小学一年级开始在城区小学校《格桑花校报》上发表文章,是城区小学校报小记者中出色的一员。在这次参赛的《家乡有趣的地名》中,她这样写道:“我的家乡在柯尔金村,是一个美丽富饶、树木茂盛的小村庄。听爸爸说,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家乡住着三位仙女,一位叫柯,一位叫尔,一位叫金。他们三个美丽、善良,经常帮助人们解除痛苦。有一天,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恶魔,它头上长着三只角,四方形的脸上嵌着三只恶狠狠的眼睛,还长着三张血盆大口。这个恶魔糟蹋庄稼,污染河流,见到人就吃……干尽了坏事。人们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背井离乡。三位仙女看到此事,不觉火往上冲,白净的小脸气成了紫红色。他们三个杏眼圆睁,手持宝剑与恶魔大战了一场。可是,因法力不够,不但没能除害,自己还受了伤。柯、尔、金三位仙女并没罢休,来到了南海观世音菩萨那里,跪在地上倾诉人民的苦难,请他帮忙。观世音菩萨被三位仙女的善心所感动,告诉他们三个,只要把灵风草编成圆环套中恶魔,就能制服它。灵风草是一种长满尖刺的植物,谁要是碰他一下,手上便会出现血泡,异常疼痛。但是,为解除人民的苦难,她们三个毅然到处寻找灵风草。她们跑遍了高山、森林,寻遍了丘陵、草原,去过巴颜喀拉山,走访过可可西里,经过了唐古拉山,终于在昆仑山上找到了灵风草。三个仙女忍着剧痛,把采集的灵风草一枝枝折成圆环,再套,再折……终于编成了一个大圆环。柯、尔、金拿着圆环回到故土,无畏地向恶魔挑战。交战了几个回合,柯、尔、金机智地躲开恶魔的袭击,然后把圆环投向恶魔。恶魔在临死前,竟夺走了三位仙女的生命。人们为了怀念三位仙女,就把这个小村庄命名为柯尔金。我家乡的地名很有趣吧!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丹巴岳扎乡的柯尔金村。”作品中将家乡有趣的地名与远古时代流传的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人深思。谈起创造感想,杨兴惠深有感触地说“想要创作,功底最重要,灵感是其次,最后才是构思。灵感得益于平时积累,准备一个小本子,想起什么就记下来。灵感是瞬时的,因此只有培养好习惯,才能把这些东西留住。”

  采访过程中,听着一个个小作者讲述他们的写作感受,俨然已有小作家的风范。笔者看见,他们脸上流露出对作家梦想的憧憬,笔者相信,通过此次活动,给小作者们搭建了展翅飞翔的平台,他们的作家梦想一定能得以实现。作家梦从这里出发!

   (杨全富 文/图)

  • 上一篇:年味中的大家园
  • 下一篇:我州《少儿鼓舞》亮相中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