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建报60周年 >> 浏览文章

《甘孜日报》副刊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与求索中走向成熟

《甘孜日报》    2014年08月25日



《甘孜日报》的前身《康定报》
《甘孜日报》最早的文学副刊《短笛》
 

《甘孜日报》在岗副刊编辑合影
 
  编者按
 《甘孜日报》已走过了60周年。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党委机关报,《甘孜日报》为民族地区在民主改革、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60年的时光中,《甘孜日报》不仅仅服务于党的工作,而且一代接一代报人肩负历史赋予的使命,探索报纸自身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属于《甘孜日报》的报业特性。为更好地办好报纸,让《甘孜日报》顺应并引领时代,在党性与人民性之间,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本刊特推出两期专题报道,梳理《甘孜日报》走过的心路历程。本文为第一期报道,讲述《甘孜日报》品牌栏目《康巴周末》的过去与现在。

   ■ 本网记者 唐闯
 
   2013年11月13日,一则喜讯传入《甘孜日报》社,再度引发人们对报纸副刊的关注,引发了与报纸副刊的相关讨论。第五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在绵阳揭晓,《甘孜日报》副刊《康巴周末》责任编辑杨丹叔当选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
   在甘孜日报社,除杨丹叔外,另有三人曾获此殊荣:胡庆和(首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根秋多吉(第二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周华(第四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其中,因漏收第三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评选通知,故,《甘孜日报》缺席第三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评选。
   迄今为止,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共评选了五届,每两年评选一次,共计50人获此殊荣。在四川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的评选历史上,《四川日报》共有10人当选;《华西都市报》、《甘孜日报》各有4人获此殊荣;《绵阳日报》、《战旗报》各有3人当选;《攀枝花日报》、《宜宾日报》、《达州晚报》、《凉山日报》、《南充日报》各有2人当选;《四川农村日报》、《资阳日报》、《精神文明报》、《南充晚报》、《乐山日报》、《宜宾晚报》、《巴中广播电视报》、《四川工人日报》、《招生考试报》、《眉山日报》、《雅安日报》、《成都晚报》、《达州日报》、《成都日报》、《乐山晚报》、《四川政协报》各有1人当选。
   透过数据,可以看到《甘孜日报》副刊已经成为品牌栏目,在全省甚至全国独树一帜。2014年,《甘孜日报》及其副刊已走过一轮甲子,迎来自己的第60个年头。抚今追昔,当往事电影镜头般对准悠悠岁月,伴随《甘孜日报》副刊成长并直接参与见证了《甘孜日报》副刊重大转折的人和事又再度穿过岁月,从模糊走向清晰,它们共同汇成了一曲动人的合唱。
   一纸副刊,众声沸腾
  “可以说,副刊意识是《甘孜日报》的老传统,是传家宝。”郭昌平说,“因为这个传统,副刊一直是《甘孜日报》争取读者、提高影响的一个有效方式。”
   郭昌平曾担任甘孜日报社总编,从事新闻和副刊工作十多年。他亲历了20世纪90年代《甘孜日报》副刊一次重大的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在郭昌平走进《甘孜日报》社之前,《甘孜日报》的副刊一直是建报的基石。
   1954年8月23日,第一张《康定报》与读者见面,甘孜藏区有了一张正式的报纸。当时的副刊名称为《民间文艺》。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康巴藏区优秀民歌及民间故事与创作诗歌,反映全国及藏区解放后人民群众的喜悦心情。这与当时的全国政治大气候是相吻合的。
   1957年《甘孜日报》(那时叫《甘孜报》)有了我州当时唯一的文学阵地——《短笛》。在第一代副刊“主持人”杜冰琨等人的积极推动下,《短笛》发表了大量本土文人创作的诗歌、散文、随笔以及收集整理的民歌、民间故事等。本土文人创作的诗歌多是打油诗形式,其散文、随笔以歌颂劳动人民为主题。
   其后,《甘孜日报》副刊同《甘孜日报》一道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停刊。1976年,《甘孜日报》复刊,把“培养文学、文化新人”纳入了报纸的总体目标。龚伯勋主持副刊工作。此时副刊栏目定名为《农奴戟》。
上世纪八十年代,《甘孜日报》在办报近30年后,终于正式创立了纯文学副刊《雪花》和文化副刊《五色海》。从此,我州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文化人有了充分展示才华的阵地。
   1996年,郭昌平走马上任。然而《甘孜日报》的副刊却不得不面对一次严峻的考验。
   当时,因多种原因影响,全国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四家国家级报纸仍坚守副刊阵地外,其余报纸副刊均由版面萎缩到最后停刊。各地报纸均追逐经济利益,许多报纸的副刊改旗易帜。
   一时间,大家谈副刊而“色变”。
   而此时,甘孜日报社内部也开始出现停办副刊的声音,有人提出报社应该顺应“潮流”,腾出副刊的版面,增加其他内容。
   在社会上,在到报社担任总编之前,郭昌平早已听到一些街谈巷议,很多人都反映,当时的副刊《雪花》和《五色海》内容不够丰富,可读性不强,信息量不够,服务性不强。彼时,郭昌平在州委宣传部任副部长,分管新闻宣传工作,在他的办公桌上,甚至还有一些读者以来信的方式反映这些问题。
  “副刊”如何才能打破质疑,破除偏见?折多河水仿佛比往日更加喧闹了,那声音回响在一个一个不眠之夜。
   一席回声,石破天惊
   那一年,郭昌平的办公桌上总放着来自各个省市的报纸,审读这些报纸,看看全国其他同行面对副刊的低潮究竟有什么对策和办法,从中吸取有益的启示,成了郭昌平每天的必须完成的“功课”之一。
   郭昌平深知,一张报纸办报的传统不能丢失,更何况《甘孜日报》的副刊绝不仅仅只是一张报纸的几个版面。在《甘孜日报》办报的历史上,大家对“副刊”的认识历来不乏深刻的见解。
   1981年,张培基、龚伯勋、商庆康等人针对当时社会发展、报纸发展、读者的需要,对副刊进行了改革。
   在先后参观、访问湖北《宜昌报》、《襄阳报》以及《重庆日报》等多家报纸的情况下,他们提出“副刊不附”,“副刊占有报纸半壁江山”,必须下功夫把它办好,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办出“酥油糌粑味”。
   1981年,在这种办报纸副刊的思路指引之下,《甘孜日报》把“综合副刊”定名为《五色海》,将“文艺副刊”刊名《农奴戟》改为“雪花”,为日后副刊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批有文化、有理想、热爱文学的青年如杨丹叔、窦零等来到甘孜日报社。他们就副刊办刊方向与当时的副刊主持人周文强展开了辩论。
  通过辩论,大家一致认为,副刊为“农牧民群众服务”是不切实际的,与报纸当时的受众是不相吻合的。当时,摆在《甘孜日报》人面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州广大农牧民群众文化层次低,甚至不识字。加之当时,《甘孜日报》的发行还没有深入到农村、牧区;读者以机关公务员为主体。
  本着报纸为读者服务的原则,《甘孜日报》副刊的服务对象应调整为:机关公务员、文化人以及关注康巴文化、康巴文学的外地读者。而对农牧民群众则应从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进行关心和关怀。文学为农牧民群众服务为时尚早。
  通过辩论,《甘孜日报》副刊办刊方向发生转变,向“纯文学”和高端文化发展。
作为从《甘孜日报》副刊成长起来的一个“笔杆子”,郭昌平深知,一个报人对副刊的坚守究竟意味着什么。
  1975年,在老同学、作家益西泽仁的鼓励下,郭昌平创作的一首新民歌在《甘孜日报》发表,尝到写作的“甜头”后,郭昌平对写作兴趣大增。随后,郭昌平拿着笔杆爬格子,他的作品时常被刊发在《甘孜日报》上。
  由于写作能力出色,80年代初,郭昌平进入了甘孜县宣传部担任宣传干事,此后逐渐担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90年代初,郭昌平调入州委宣传部,直到走进甘孜日报社任总编辑。
  与郭昌平年龄相仿的一帮文友,也因为在《甘孜日报》副刊时常发表作品,从而拿起了笔杆子,走上了宣传干事、宣传部长的人生道路,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成为了作家。
  历史的回声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生的体验应和着现实的需求。
  一曲“情歌”,洛阳纸贵
  但如果要继续坚持办副刊,又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郭昌平注意到,当时,省和国家一级的报纸开始增加版面开设周末版,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丰富多彩,大有蔚然成风之势。郭昌平意识到,这或许是办副刊的一条路。
  郭昌平想:“改革副刊势在必行,传统的文化副刊、文学副刊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1996年下半年,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郭昌平召集大家商量怎样办好副刊的事,经过集思广益,大家决定《甘孜日报》从副刊中分离出一支,创办了定位于都市报与晚报之间的《甘孜报月末版》,一个月做一期,在保留文学、文史副刊的前提下,增加趣味性、娱乐性、社会性、服务性的版面和内容,满足读者对新知日益增长的需求。
  “副刊除了要有严肃的文史、文学类的内容之外,还要有轻松、愉悦的内容,这就是大副刊的概念。”说到副刊,郭昌平有自己的理解。
   1996年下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下,《甘孜日报月末版》创刊。大家都翘首以待:这是一张怎样的报纸?这张报纸该怎么来办?
  “当时,其它地区保留下来的副刊都有一些不良的倾向。副刊不应该是高高在上;不是粗浅庸俗,不是取悦不健康的心理,不是追踪隐私,更不是花边新闻。”在《甘孜日报月末版》创刊之初,郭昌平便反对走低俗和庸俗路线办副刊的做法。
   在这一传统的导引之下,一味向内地报纸办副刊取经而不假思索的做法被堵死了。不按既有的方式来办副刊,不盲目追随潮流,又将采取何种方式来办好这张新诞生的报纸?
   问题有些棘手,但郭昌平还是想到了办法: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甘孜日报》办副刊的历史上,第一次开门办副刊,第一次突破了办副刊人员范围。
   1996年年底,20多位甘孜州的文化名人、作家受到邀请,前往甘孜日报社开座谈会,会议的议题就是关于如何办好《甘孜日报月末版》,以期在第一期便先声夺人,产生轰动效应。
   20多人坐了一下午,意见和建议堆了一箩筐,但大都循规蹈矩,缺乏新意。就在大家为找不到好点子犯愁之际,饭桌上的酒酣耳热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当时,尚在康定师专任教的杨嘉铭教授提出:可以康定情歌为题,做一期策划,理由是:《康定情歌》是世界品牌,但至今不知道作者是谁。此言一出,满座尽皆赞同。
   不久,“寻找康定情歌的作者”成为《甘孜日报月末版》第一期策划,鼓励人们提供相关新闻线索,并承诺如果所提供的线索被确认真实准确,提供线索者将获得1万元奖励。
  “当时,只想在州内产生影响。”郭昌平回忆说。但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想象。这则“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消息被全国100多家新闻媒体转载,甘孜日报社前前后后共收到相关信件300多封。
  在此基础上,1997年下半年,《甘孜日报》再度在月末版发表了赵蜀康所写的一篇与上述报道有关的综述,《四川日报》、《羊城晚报》、《文摘周报》、《华西都市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转载了该文,“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策划开始产生巨大的叠加效应。
  此后,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魅力西部》就康定情歌进行了专访,后来,世界三大男高音相继在国际舞台上唱响《康定情歌》。“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策划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该策划被评为当年报纸副刊的“十大策划之一”。
  在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过程中,郭昌平还与王洛宾的儿子王海臣就康定情歌的归属问题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王海臣通过《成都商报》宣称《康定情歌》是父亲王洛宾的作品。看到这则报道,郭昌平不仅参加了王海臣举办的王洛宾的专场演出,还阅读了王洛宾的传记、歌曲自选集等多种资料,并未发现其创作《康定情歌》的蛛丝马迹。
  鉴于此,郭昌平当即以一篇《为康定情歌主持公道》的文章回应了王海臣的说法。后来,这场争论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康定情歌及其作者的关注,再度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叠加效应。
最终,经过一番寻找,康定情歌的作者被确定为福建泉州人吴文季。在福建泉州的高速公路上,郭昌平看到了一条大大的标语:“欢迎你到收集康定情歌的吴文季的故乡来。”“至今,这个策划余韵未消。全世界仍在持续关注《康定情歌》,关注康定,《康定情歌》已经是康定和甘孜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对当年的策划,郭昌平如此评价。
  “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策划大获成功之后,郭昌平坚信《甘孜日报》乃至民族地区的报纸副刊不能盲目跟风,应该立足于这片土地上丰厚的文化资源办副刊,才有自己的特色,才能鹤立鸡群。
  “这决定了我们的副刊现在在全省、全国有一席之地,这也为《甘孜日报》持续涌现全省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提供了条件和土壤。”郭昌平说。
   一番开拓,春风化雨
  在郭昌平担任总编期间,《甘孜日报月末版》升级为《康巴周末》,甘孜日报也适时将副刊定为“康藏人文”、“康巴文学”,并进一步明确副刊的办刊宗旨是“记录时代、见证历史、传承文化;介绍康巴作家、作品,培养康巴文学新人;致力于把康巴文学推向世界。”
 《康巴周末》创办后,做了不少精彩的新闻策划、文化报道,如新闻:我州发现新物种矮岩羊、石渠惊现格萨尔文物;文化策划:《康巴老照片》、《康定洪灾10年祭》、《寻找远征军将士的足迹》,一个个有力度的新闻策划、文化报道,得到的不仅是读者的首肯。
  2003年,为打造文化康定品牌,促进我州旅游发展,《甘孜日报》副刊连载了全国乃至世界首部长篇接力小说《弯弯月亮溜溜城》。康定二十一位作家参与其中,开创全国先河。其后,连载文章结集出版《弯弯月亮溜溜城》的创作,是康巴作家群的第一次集体合作和整体展示。
  2003年,得荣县召开作家笔会。这是我州县一级举办的首届作家笔会。《甘孜日报》副刊不仅对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还刊登了优秀作家作品,促进该县打造“太阳谷”。
  从2005年12月27日开始,一场以记者主持四川省委党校李左人教授作客《甘孜日报》副刊关于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长篇谈话为由头而策划的系列讨论倾情上演。整个策划紧紧围绕跑马山“两个遗憾”和“中国情歌城”的打造,针对全州文化旅游开发,大胆提出怎样破解“不到跑马山终身遗憾;到了跑马山遗憾终身”文化怪圈的问题,开展系列专题讨论,至次年7月底止,共推出10个整版专题。
  该大讨论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甘孜州文化旅游事业的有识之士纷纷撰稿参与讨论,就全州的文化旅游开发,来稿或充分地给予肯定、或善意地分析遗憾、或恳切地提出建议。该专题策划开展的系列讨论,不仅对加快我州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就策划本身来讲,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同。
  从2005年起,《甘孜日报》副刊开辟作家专号,刊发了甘孜州籍所有作家专题。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我州不仅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有十多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诗人、作家。《甘孜日报》对甘孜州籍作家的大力推出,为我州后来打造康巴作家群奠定了基础。如今康巴作家群在全国已是一个响亮的口号。
  然而,运行中,《康巴周末》的定位与我州州情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渐渐暴露出来。一个事实摆在人们面前:目前,办一张全州性的晚报是不太现实的。如何办好副刊再次成为一个问题。郭昌平卸任之后,随后担任报社党委书记的东风、担任总编辑的陈思俊坚持开门办副刊的思路和传统,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继续推进副刊改革。
  2011年9月,甘孜日报社党委书记东风主持召开了《甘孜日报》副刊研讨会,邀请了十多位我州著名专家、学者参会,为《甘孜日报》副刊发展建言建策。
  2012年,甘孜日报社总编辑陈思俊先后三次召集我州著名文化人郭昌平、贺先枣、贺志富、格绒追美、列美平措、窦零、胡庆和、尹向东等人以非正式会议形式对《甘孜日报》副刊发展再次进行商讨。
  商讨中,《甘孜日报》的办报思路逐渐明晰。
  因我州交通条件、传媒条件、民族文化结构的制约,《甘孜日报》不可能走全国统一的报业模式,必须走一条自己独立发展和特色的办报道路。这是康巴文化人的共识。同时,我州与内地相比较,康巴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内地人的一种向往,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康巴的文化和文学。如今,康巴作家群已在全国叫响。因此,结合我州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让正刊传递党的声音,体现党报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让副刊承担文化的重任并从正刊中脱离出来,这样的办报思路才与《甘孜日报》实情相符合。
  2012年7月2日,一张全新定位的《康巴周末》呈现在读者面前。该日刊出的《康巴周末》一改过去都市报与晚报之间的定位,走向大文化的道路。该《康巴周末》不仅有原《甘孜日报》正刊副刊中的从静态角度展现康巴高原上鲜活的文化及人、展示这片土地上所有民族的生存状况与他们精心守护的精神家园的两个栏目《康藏人文》与《康巴文学》,还有从动态角度展示康巴文化发展的栏目。
  从此,《甘孜日报》副刊从正刊中正式脱离出来,成为独立副刊,并且动静结合,向着圆满发展。这标志着《甘孜日报》的副刊经过几代报人的探索,终于走向了成熟。
 “不跟风,始终立足于康巴这片土地,眼界宽,思路宽,兼收并蓄,提供丰富的服务、多彩的内容,高扬文化和文学的大旗,把神圣使命蕴藏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去。”谈到报纸副刊未来的发展,郭昌平如是解读。
  • 上一篇:我与《甘孜日报》之缘
  • 下一篇:曾经,我们在“三贴近”原则下这样报道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