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建报60周年 >> 浏览文章

记忆中的《康定报》

《甘孜日报》    2014年08月20日

   ■ 邓明浩
  《甘孜日报》创办初期,原名《康定报》。
   1954年下半年筹建《康定报》时,我正在《西康日报》做记者,还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当时名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各地采访。记得当时道孚县委书记胡光禄(后来任过甘孜州科委副主任)告诉我,听说康定地委领导同志想我调来《康定报》工作。1954年12月,康藏公路全线正式通车,我参加沿线采访,工作十分紧张,发稿要求很急(一般都发新闻电报),我把这件事忘了。以后,刚创刊不久的《康定报》从《西康日报》上转发了我在炉霍采写的一篇通讯《从前搭着帐篷的地方盖起了楼房》。1955年1月中旬,我回到雅安《西康日报》编辑部不久,组织上就正式通知我,康定地委要调我去《康定报》工作,征求我有什么意见。我想:我原来是主动向《西康日报》领导要求,自愿到民族地区当记者,在甘孜州采访已有一年,对那里比较熟悉。我在1954年10月17日的采访日记上写道:“我爱上了康藏高原,爱上了勤劳的藏族人民!我在这里向党保证:我决定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工作,安心!生根!开花!结果!”于是,我坚定地说:“我没有意见!”很快,通过西康区党委组织部办了调动工作的手续。
1955年2月25日,我同《西康日报》驻康定记者站的官纪奋、吴畏、吴立勋、杨辛昌等同志一道,搭车离开雅安,26日到达康定,并赓即前往康定报社报到上班。
   《康定报》编辑部当时在康定市中心建设路3号,印刷厂在康定白土坎光明路41号。我上班后,首先向主持《康定报》日常工作的领导同志康慎(副总编辑),扎西泽仁(副总编辑)汇报了在雅安征集的办报意见,在座的还有常兴顺(《康定报》印刷厂厂长)。我被分配在汉文编辑组工作,并负责这个组的工作。
   当时的《康定报》实行康定地委直接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社长是康定地委常委、地委宣传部部长王月生(后调四川省民委工作)兼任,负责报社全面工作;副总编辑康慎和扎西泽仁负责报社日常出报工作,康慎(后调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分工领导汉文编辑组和印刷厂,扎西泽仁(后调四川省民委工作)分工领导藏文编辑组和秘书室。在总编辑、副总编辑领导下,设立编辑部、秘书室和印刷厂。编辑部是报社的主要部门,分设汉文编辑组、藏文编辑组、缮校组、资料组。当时全报社,包括编辑部,秘书室,印刷厂干部、工人共有60多人。
   《康定报》是中共康定地委的机关报,于1954年8月23日创刊,是一份以藏、汉文两种文字印刷的民族自治地方报纸。当时是对开四版,一、二、三版是藏文,四版为汉文,藏文稿均是从汉文稿翻译的。每周出一期,每期发行三千份,均赠阅。主要读者对象是藏族,干部、藏族领导人物及藏族知识分子,也适当照顾汉族干部。
   我到《康定报》工作,是从《康定报》第24期起开始负责汉文编辑的。汉文编辑组对内负责编辑汉文稿,对外负责采访工作。由于康定地委的正确领导,王月生、康慎、扎西泽仁等领导同志认真负责和全报社藏、汉族同志团结一致努力工作,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宣传效果越来越好,完成了党的宣传任务。
   根据领导指示,3月12日到23日,我列席了康定地委扩大会议,使自己对民族工作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对搞好民族报纸的编辑思想更加明确。从4月9日起,我参加了中级组理论学习,学习党史,使自己对党与党报的关系认识进一步提高。
正当《康定报》在康定地委直接领导下顺利向前发展的时候,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突然降临了。
   1955年4月14日上午9时30分,我正在汉文编辑组办公室看汉文版大样,突然听见从折多山方向由远而近地响起轰鸣声,开始像加足马力上坡的汽车马达声,后来像惊雷的滚地声,一瞬间,让人感到地下在抖动,坐椅、办公桌在抖动,房屋在抖动,不一会儿,浓厚的灰尘从地上、从房上、从天空飞腾而起,弥漫了室内外,伸手不见五指。我立刻站了起来,抬腿往房门外走,这时像浓雾一样的灰尘使我什么都看不见,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使我什么也听不见。突然,我手中正拿着的一支金星钢笔,被房檐掉下来的瓦片打到不知何处去了,幸好,没有打在我没有戴帽子的头上。我站立不稳了,很快抱着走廊底下的木柱,心想:“怎么办?”这时康慎同志正在我身边,他急促地说:“往外跑!”我同周围的同志(当时已不知谁是谁了)一下冲向通往街上的大门,但两扇大门已被风浪推来关闭了,墙上的片石垮下来把门扇顶着,拉也拉不开了。我和另外两个同志突然灵机一动,反身往后门厕所的山坡上冲去,但见厕所边的地坎正裂着几寸宽的缝隙,我担心脚掉下去怎么得了,赶紧退回。在这跑来跑去的短暂时间里,第一次大震已经过去,空中的灰尘散了,可以看见房屋和人物了,彼此在惊疑之后,你望我,我望你,先是发呆,后是发笑,因为大家都变成“灰人”了。大家反应过来,待在屋里危险,跑出去!于是,大家摸着房间外围的木板墙,找到侧面通往隔壁康定城区政府的木门,一齐动手搬开砖头、石块,把门扇上半截打穿,一个一个地爬了出去,穿过区政府院子,通过一条巷子,跑到子耳坡山上。这时,大家回头瞭望,但见歪斜的房屋,垮塌的片石墙、倾倒的电线杆,比比皆是,康定城仿佛遭到一场战争的浩劫。大震后好长时间内,甚至两个月内,还有余震,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次历时一分多钟的7.5级强烈大地震,是康定城50年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地区在离城四十华里的折多塘不远的地方,一处大滑坡把山上的公路阻断了两三百米长,折多河上游一度被阻断,正在山上打柴的农民一人被震死、一人负重伤,康定城内立刻死亡的61人,急救无效死亡的10人,轻重伤251人。全城80%左右的房屋被震坏而不能住人。事后知道,报社编辑部通向街上的那条巷子,被片石墙压死二人,离这条巷子不远的又一条通向行商市场的片石墙巷子,当时被压死七人。
地震后,在市中心建设路3号的报社编辑部和秘书室,搬到了白土坎光明路41号的印刷厂。编辑部、秘书室的藏、汉男女同志,分别住在折多河边平台上的两个大帐篷里。我们汉族男女同志同住一个大帐篷,大多数是没有结婚的青年,一边睡一排男同志,一边睡一排女同志,大家约法“三章”:一是互相关心、照顾、体谅,共同克服生活上不方便的困难,晚上起来解便不能踩着别人;二是睡觉时两排男女同志要长短相对,免得伸不了脚;三是按时作息,夜晚不得吵闹和开玩笑,免得休息不好,影响白天的工作。这些生活小事,在今天看来,简直成了笑谈。然而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这一批男女青年却表现了多么崇高又多么团结的同志友爱呵!
   编辑部搬到印刷厂以后,领导分配给我的工作任务是:负责报社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机关、工厂的保卫工作,并指定我代理印刷厂政治指导员。
   地震灾害对每个人都是一场考验。当时,除个别人吊些二话外,绝大多数同志对报社领导采取的各项紧急措施都是支持、拥护的,而且积极热情地参加各项义务劳动和轮流站岗放哨,从而使整个报社在地震后的恢复工作进行得又快又好。大家高兴地看到:在我们搭帐篷的地方,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内,建起了一座油毛毡作顶、木板作墙、竹席隔房间的简易平房,作为我们编辑部和秘书室的办公室;工厂排字房被地震震垮的铅字架,铅字曾经满地皆是,在一个月左右时间里又整齐地在字架上排列起来;机器房受震歪斜的印刷机,经过修理和重新安装,又恢复了原状,一切电路畅通了,办公室可以上夜班了,工厂的机器又开动了。经过40多天的艰苦战斗,被地震震断了的第30期《康定报》,又重新编排出版,发送到全州广大读者手里。
 
  • 上一篇:“土炮”助我拍贡嘎
  • 下一篇:启明星光,辉映康巴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