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彭汝华:誓把荒山变“金山”

甘孜日报    2022年07月11日

彭汝华生活照(翻拍自照片)。

个人名片:

彭汝华,男,汉族,1948年10月出生,乡城县林业局工程师、县政协副主席,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本网记者 田杰/文 州总工会/图

一次邀请考察之后的领导挽留,让他从此告别讲台、远离亲人,踏上了征战荒山建果园的拓荒之路:三年多的含辛茹苦,学者思维、农民形象的他,以“拓荒牛”“老黄牛”和“孺子牛”的姿态,硬是让昔日乱石林立、杂草丛生的带顶通荒滩变成了千亩试验果园;十余年的苦心经营,生物除虫技术与化肥转换有机肥实践,不仅让“巴姆山”苹果走俏县内和周边市州市场,而且带动了全县以苹果为支撑的高原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告别讲台踏上“拓荒路”

“今年的苹果订单早就排满了!”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乡城县青德乡木郎宫村半山腰的带顶通苹果产业园区采访时,公司负责人周军激动地说:“带顶通之所以能有今天,彭老功不可没!”周军口中的“彭老”,正是带顶通千亩试验果园的创始人,县林业局工程师、县政协副主席彭汝华。

当记者拨通电话、说明意图时,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他爽快答应接受采访。他从西南农学院林果专业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达县农校担任老师。一路走来,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众的教学才能和严谨的治学风范,深得学生和同事喜爱。然而,1989年9月,当乡城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分步骤开发带顶通坝子的决定时,县林业局盛情邀请他前往考察。3个月后,当他如约走进带顶通时,陪同的县林业局负责人对他说:“彭老师,这个地方就是县上要准备打造的1000亩试验果园。”乱石林立、杂草丛生的带顶通荒山,虽然气候、土壤特别适合种植优质苹果,但离县城还有18公里且严重缺水。在一番考察后,当他提交开发建议书并计划“打道回府”时,县主要领导真诚地对他说:“彭老师,你是林果专家,带顶通的开发和果园建设需要得到你的支持和帮助。你不如干脆调过来,负责这个千亩试验果园建设,进而示范带动全县林果业发展。不知你是否愿意?”当他一听“调过来”“建果园”这六个字,便顿时懵了。

“调过来”,既意味着他要离开自己热爱的讲台、学生和同事,也意味着要远离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更意味着自己将从此与高山为伴、荒滩作伍、果园为业。作为拥有知青经历的他,既不在乎吃苦受累,也想把课堂教学经验转化成实战成果,但这毕竟是人生命运的一次“大转折”。在自己想来但又怕家人反对的纠结中,他一时乱了阵脚。当他抱着“试探”的口吻将自己的想法和领导的意图告知妻子时,不出所料地遭到一阵猛烈的“炮轰”:“你都啥年龄了?好好的教书不干,却偏想跑那么远去建果园,我看你是‘疯’了!”

面对妻子的一再反对与县林业局领导的再三请求,彭汝华思量再三,随即作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我马上回去办调动手续,争取元旦后报到,春节后正式开发带顶通,打造千亩试验果园。”在乡城县领导的“欣喜若狂”中,在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不可思议”中,在家人的反对却又“无可奈何”中,他自信满满地踏上了“拓荒”征程。

埋头征战甘当“老黄牛”

“创业艰难百战多!”彭汝华在电话中的一句感慨,生动诠释了“拓荒”二字的深刻内涵。“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就是我与工友们的工作状态和常态。”尽管他的身份是县政协副主席,但干活与工人没啥两样,与农民没啥区别,大石头一样搬、小石块一样捡、水泥包一样扛、修水渠一样做,“从碎泥土、打坑凼、栽果树,到果树嫁接、施肥、浇水、采摘、销售,甚至种草种菜、养鸡喂猪,我总是亲手做示范、带着大家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忘我奋战,让果园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大大超出预期,干部群众称赞声声、刮目相看。”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果园建设成败之举,关键在水。”为寻找水源,他多次与水利专家一起爬上海拔5400余米的高山湖泊,现场论证引水方案。为尽快让湖水下山入园,他与施工人员并肩战斗,不仅打通了93米的引水隧道,修筑了9.2公里的引水渠,而且修建了4207米的引水支渠和7000余立方米的蓄水池。伴随着122万元资金的接续投入,特别是灌溉、道路、苗木、机械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1342亩果园内不但规范栽植了5.75万株苹果苗,而且这些来自中国果树研究所的新红星、乔纳金、红富士和金冠4大系列13个优良品种为日后产品走红市场作了精准“铺垫”。

千亩果园雏形初现,这无疑是全州林果发展史上“开先河”之举。作为林果专家的他,在管理中敏锐地发现,喷洒农药不仅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殃及益虫,而且农药残留还会降低品质和影响果味。“能否生物治虫?”他的奇思妙想已经化为行动,野鸡、乌鸦和雀鸟等害虫天敌随之成了果园的“座上宾”;“能否让化肥转化为有机肥?”他果断决策,在树下和周边地里大量种植绿肥和牧草,将绿肥、牧草和次果用来养殖1000只鸡和300多头猪,将鸡、猪的粪便和腐烂菜叶等作为果树肥料。这一转化,不但确保了果园生态平衡、提高了经营效益,而且让村民在务工增收中学会了科学种养技术。整整三年的拓荒建园,标准化苹果园首次采摘了上万斤苹果,以其果型美观、色泽光鲜和香味浓、口感好而倍受消费者追捧。

面积从1342亩到4000亩,产量从上万斤到200多万斤,市场从县内周边到成渝深昆,这是带顶通苹果园的成长之路和品牌之路……如今,以带顶通为核心的苹果产业,不仅带动了全县10个乡(镇)、60个村(社区)3.2万亩高原特色水果产业发展,而且成为农牧民群众脱贫奔康的“致富果”和“摇钱树”。

  • 上一篇: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守则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8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