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弘扬“两路”精神 续写辉煌篇章

甘孜日报    2022年02月24日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

张福林烈士像。

十八军官兵于悬崖峭壁开凿修筑川藏公路。

   ◎中国民族报综合报道

     本网资料库图

   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8月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

   一场绝境修路的伟大征程

   雪域高原,晴空万里。拉萨西郊河畔,三棱形的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石碑背面篇首上书:“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

有形的丰碑背后,凝筑着无形的精神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印度对西藏虎视眈眈,西藏上层分裂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蠢蠢欲动,西南局势一时错综复杂,解放西藏迫在眉睫。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进藏之路,更比蜀道难。彼时的西藏交通,“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1950年,公路从成都只通车到雅安,这不仅使西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发展严重迟滞,也给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带来了困难。

   针对这一难题,毛泽东主席号召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修筑康藏(川藏)、青藏公路提上日程。

   修筑“两路”意义重大,难度也举世罕见。由原西康省省会雅安至西藏拉萨的康藏公路要翻越二郎山、雀儿山等14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横跨大渡河、金沙江、怒江等10多条大河激流,横穿龙门山、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由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的青藏公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处海拔达5231米,施工时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中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

   1950年3月,十八军官兵怀揣慷慨誓言,拿起铁锹、钢钎、十字镐,凿巨石开路、蹚冰河架桥,自东向西翻过二郎山、折多山等14座高山,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条激流,4年后,全长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修通。

   按照周恩来总理“为了战略上的需要,青藏、康藏两条公路并修”的指示,1954年5月,时任西藏运输总队政委的慕生忠带领1200余人,从雪水河艾芨里沟开始,30天修通30公里唐古拉山口路段,10天推进200公里藏北路段。他在铁锹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说:“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头冲着拉萨的方向。”

   雪山见证,这是两条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天路。在与自然斗、以生命搏的筑路征程上,留下了3000多名英烈的悲壮故事——

   1950年8月,抢修康藏公路道孚县一座桥梁时,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扑进河中,站在漂流的木料上用长钩、撬棍拆散木垛。不料,木垛突然散开,横冲直撞,11名战士被撞落水、英勇牺牲。后来,这座桥被命名为“忠烈桥”,桥头建起纪念碑亭,永久镌刻英雄事迹。

   1951年12月,在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工地,年仅25岁的张福林被一块巨石砸中,倒在血泊中。连队指导员安排医生抢救,他却说:“我伤得很重,恐怕不行了,别给我打针了,为国家省一针吧!”张福林被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他生前所在的班被命名为“张福林班”。

   ……

   倒下的是英雄,铺就的是道路,铸就的是丰碑。

   1954年12月25日,两条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毛泽东主席为此专门题词:“庆祝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绵延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宛如两条洁白的哈达,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首团结奋进的时代颂歌

   出生于1929年的琼措,老家在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家里曾是世代农奴。“听说青藏公路需要养路工人,我就报名来到了唐古拉山脚下……”

   回想起在道班当工人的时光,琼措说:“路,改变了西藏的命运。道班,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们那一代的藏族养路工,几乎都是穷苦农奴出身。党帮助西藏修好了路,让广大农奴翻了身,还给了我们有薪水的养路工作,这是何等的恩情!”

   60多年来,在改造、整治和养护“两路”的过程中,一代代养路职工继承传统、以路为家,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与塌方、泥石流搏斗,在风雪弥漫的寒冬与冰雪抗争,无私守护着公路大动脉,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两路”精神——

   德格县公路分局雀儿山五道班驻扎在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100米处,是川藏公路上海拔最高的道班,生活特别艰苦,经常缺水、缺电,“一勺豆瓣一顿饭,一把食盐一锅面”就是道班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长途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和五道班工人们结下兄弟般的深厚情谊。每次邮车翻越雀儿山,其美多吉都会主动帮助道班工人运输补给,在通讯不便的年代,还会帮他们发电报、送家信、寄汇款。每当春节前夕,他都会给道班工人带去牦牛肉、青稞酒、蔬菜、水果,这一送就是20多年,直到2017年雀儿山隧道通车,五道班也从山上撤下来,完成63年的历史使命。

   有“天下第一道班”之称的国道109道班,因青藏公路而生,与青藏公路相守。扎西次仁家中三代人都是养路工,父亲扎郎生前常对扎西次仁说:“作为养路工人,就应该在路上。”他已在109道班工作20多年,几乎每天都要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公路上铲冰。

   “人上五千米,一步三喘气。”在唐古拉山口,汽车抛锚、旅客晕倒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1990年,道班工人自发设立临时救助站,几十年接力提供免费救助。在满墙的锦旗和留言中,一位骑行者留言道:“天下第一道班,天下第一温暖。”

   时过境迁,道班工人的养路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铁铲、十字镐和抬砂石的箩筐换成了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住房也从帆布帐篷变成了保暖效果好的工区房,养护手段从人拉肩扛设施到机械化养护……但“两路”精神依然在激励新一代道班工人,用生命守护天路,用善举帮助路人,在云端唱响担当奉献的生命赞歌。

   一幅今非昔比的辉煌画卷

   交通运输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国防安全的基础、民族团结的桥梁。“两路”使天堑变通途,极大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西藏的繁荣进步。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20世纪60年代,一首《洗衣歌》唱出了各族同胞的深厚情谊,成为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军民鱼水情的最好注脚。

   昔日川藏、青藏公路被藏族人民称作“幸福的金桥”“吉祥的彩虹”,如今众多“金桥”“彩虹”如格桑花般扎根、绽放。60多年过去,西藏的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条条公路、铁路和航线,如同彩色的哈达,飘扬在青藏高原。

   在新时代,“金珠玛米”与各族群众的动人故事仍然在续写……在川藏公路上,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所属单位不仅坚守岗位,还与川藏沿线147个乡镇、村社、学校、医院签订共建协议,帮助9个村、125户家庭摘掉了贫困帽子。

   以热血和汗水铸就的“两路”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上不断书写壮美的奋斗奇迹,推动着西藏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三五”时期,拉萨至林芝、泽当至贡嘎机场、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等高等级公路相继通车运行,西藏自治区公路总里程增至11.88万公里。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西藏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大幅提升,并且实现了所有县(区)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客车的目标。一张巨大的公路网,将雪域高原上星星点点的村庄、牧场、雪山、湖泊紧紧相连,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天路”。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科学谋划出入藏通道建设,深入推进京藏高速公路格尔木至那曲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川藏公路保通保畅和提质改造,让雪域高原各族人民走上“团结线”“幸福路”,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继续弘扬“两路”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牺牲、勇于奉献,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



  • 上一篇:谢绍泉——退转军人的好“管家”
  • 下一篇:石渠县法院“雪莲公益”助圆求学梦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7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