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汶川震区十年巨变彰显“中国力量”

本站原创    2018年05月14日

新华社成都5月11日电 题:汶川震区十年巨变彰显“中国力量”

新华社记者

年近花甲的冯顺蓉是土生土长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在十年前的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母亲,失去了住处,双腿也落下了残疾。

记者见到冯顺蓉时,她正在工作坊里学习竹编。“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然对不起这条命。”她说。

图为冯顺蓉(左二)等在学习竹编。新华社记者陈舒摄

十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及周边省份造成极大破坏,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8万,北川老县城更是全部被摧毁。十年过去了,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川陕甘41个重灾县(市、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超越震前水平。

一幢幢具有浓郁羌族风格的楼房、一条条整洁宽敞的道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这是记者对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的第一印象。

图为无人机航拍的北川新县城。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冯顺蓉的新家就位于新县城县政府附近。“只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新县城就建好了。现在家里环境很好,走几步就到县城中心,很方便。”

十年来,四川灾区修复加固365万户受损城乡住房,新建26万套城镇住房,完成150万户毁损农房重建;保障了541万户、1200万城乡受灾居民“家家有房住”;建成北川、汶川、青川、映秀、汉旺等38个重点城镇;帮助157.5万因灾失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图为四川省青川县县城的楼房。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2月在四川考察时表示,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2008年汶川地震后,邹有策作为假肢矫形师来到四川,一待就是十年。十年间,他共帮助400多名伤者站起来、跑起来,也与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朋友,甚至亲人。

“我们一家人都很感谢他,他给孩子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不停歇的鼓励和不离不弃的陪伴。”一位地震伤者家属说。

邹有策留了下来,山东志愿者王守雷也留了下来,还成了北川的女婿,更多的人和他们所援建的成果都留在了地震灾区。

在青川,浙江茶产业链条“嫁接”到四川青山绿水间,仅援建一个300多人的茶叶合作社,就帮助200多名农民成功脱贫。

在什邡,北京教育系统长期智力支援,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团体冠军、吉尼斯网绳世界纪录……一项项桂冠在龙门山诞生。

图为灾区孩子们在震后向援建者表示感谢。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全程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四川政协原副主席解洪说,汶川地震的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办成好事。这是应对巨灾“中国模式”的一个成功范例。

图为灾后重建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风貌。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资料显示,地震发生后,广东、山东、浙江等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区),在灾后3年重建期内共实施援建项目3668个,援建金额达784亿元。

港澳台地区的同胞也十分关注灾区。香港特区在8年多时间内,共投入超过100亿港元,援建了近200个四川灾后重建项目。澳门各界共计援建了106个项目,投入资金逾56亿澳门元。台湾地区的基金会或民间组织,也通过援建项目或派遣志愿者等形式向灾区伸出援手。

“感谢他们的帮助,我们的基础设施至少前进了十年。”由台湾长荣集团援建的什邡市民族医院副院长陈长明说,整个国家最优秀的经验、资金、人才等资源,都愿意毫无保留与灾区人民协调分享,“对他们(援建的人),只有满满的感谢”。

汶川地震波及13万平方公里,数万人在地震中伤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重建任务最重的一次地震灾害。灾后重建没有先例可循,但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干和创新完成了这份答卷。

图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震后三年,191万户农村住房、近29万套城镇住房、2915所学校拔地而起,37个重点城镇重建,4543公里干线公路和2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延伸到灾区各地。

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月就崛起一座城镇,每天就有3所学校、1700多套住房在灾区建成,不少人称之为“汶川奇迹”。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长瓦尔斯特伦女士曾感慨,世界人民都想从汶川地震重建中学到经验。

事实上,中国政府对汶川地震灾区的重建,不仅是体现在基础设施的重建和改善上,更是将发展的机会引入灾区,在重建过程中始终秉持科学、绿色的发展理念。

如今,四川全省8个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6个在地震灾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航空等产业集群,已成为四川新的优势支柱产业。成阿工业园、德阿工业园等“飞地经济”正将民族地区的资源、税收优惠,同成渝城市群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给予四川经济腾飞新的助推剂。

走进北川通航产业园,泛美航空项目的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山梁上,机场跑道正在建设之中。这里也是四川省唯一的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工程。

北川经开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熊浩告诉记者,园区将打造成为集制造、研发、运营、培训、维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具有通航全产业链的高端特色园区,“这里今后将成为一个特色通航小镇”。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中国方案,为世界防灾减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川省委党校研究员、四川省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林生说,这也反映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理念的提高。


  • 上一篇:我州首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终审宣判
  • 下一篇:遇见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