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甘孜州消委会发布“校园贷”风险警示

本站原创    2016年08月30日

    近期的《中国消费者》杂志刊登了“失控的校园贷”专题报道,“校园贷”作为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同学的短期资金需求,但是,如果同学们对其风险认识和防范不足,自身权益可能受到损害,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消费者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组织公益性职责之一,因此,在新学期来临之际,甘孜州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根据中消协及“青少年维权在线”的一些资料,为已经踏入大学校园和即将踏入大学校园同学们特别发布一些网络“校园贷”风险警示,提醒广大同学及家长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理性对待“校园贷”,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充分认识贷款风险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合理需求和实际经济能力,谨慎使用“校园贷”。
    一、低利息,高费用的风险
    大多数网贷平台在宣传校园贷产品时,都会突出“低利息”。然而,很少有同学会关注协议中除利息之外的服务费、违约金、咨询费等。有的网贷平台会通过设置繁琐的提前还款条件、逾期时故意不提醒等方式让学生支付额外费用。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20%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
警示:在签署贷款协议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尤其要注意协议中除利息以外的手续费、违约金等费率,不要轻信商家宣传。
    二、越便捷,越便“劫”的风险
    一些网贷平台在申请校园贷款时只要求提供个人的学籍信息、家庭和朋友联系电话、本人证件照片,“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等博人眼球的广告更是随处可见。程序的简单化在给申请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受骗“兼职”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将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现实中,甚至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贷平台的审核漏洞,盗用多名学生身份信息办理贷款的情形。
警示: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和其他个人信息,不要将证件借给他人使用。
    三、担保零要求,催款全方位的风险
    大学生大多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稳定的还贷能力比较弱。网贷平台为什么愿意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并且不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呢?细心的同学应该可以发现校园贷的申请过程不论怎么简化,登记宿舍地址以及父母、朋友甚至辅导员电话等却一个都不能少。在我们了解的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一名大学生的父亲在受访时说道:“孩子借了钱沒法还,经常有催收公司打电话催账、恐吓,压力巨大,借东墙补西墙,越陷越深。”
警示:如果已经申请贷款,一定要按时还款,如果遇到还款困难应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切忌同时在多家平台间互贷互还。
    四、分期购物,质量难保的风险
    有些网贷平台针对大学生推出了分期购物功能,这和成熟的网上购物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是不同的。后者是为了通过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而前者本质上是以消费之名行借贷之实,借贷成本高且所经营商品的质量也难有保证。
警示:如果确有提前消费需要,可向父母说明情况预支生活费,或者向同学朋友求助。使用分期付款消费时,应选择信誉度较高的购物平台。
        
  • 上一篇:孤寡老人有个当兵的“儿子”
  • 下一篇:水火无情人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