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大爱无声

本站原创    2016年03月02日

   ——记首届感动甘孜人物尼玛

     ■本网记者 马建华
     尼玛是雅江县西俄洛乡汪堆村人,因为新婚妻子在狭窄的公路上出车祸丧生,他暗自发誓要养护好路告慰亡妻。从那时起,他是一位坚守而执着的“护路者”,他终身践行着把路养护好,减少车祸的铮铮誓言。30多年来,他一人承担了13公里长的公路养护工作,常年坚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牛溪卡高原上,风雨无阻,把一条条群众的生命路和致富路养护好,减少车祸发生,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确保了道路的通畅和群众的平安出行。他是确保“道路畅通的守护神”。他穷其一生践行誓言,用执着和坚守感动甘孜,他获得了首届感动甘孜人物称号,他虽然离开了人世,却把忠诚、执着和奉献留在了人间。
    义务养路 告慰亡妻
    2014年6月,记者从雅江出发,车行58公里,在距离西俄洛乡政府大约8公里处,见到了一位没有穿养路专用工作服的老人正在补路。记者感到很奇怪,难道补路的老人不是养路工?
    老人与外界接触较少,几乎不会说汉语,通过随行翻译,记者得知,他就是群众所说的编外养路工尼玛。
    尼玛老人68岁了,是西俄洛乡汪堆村人,孤身一人生活,却承担了13公里长的公路养护工作。他的命运坎坷,早年,他父亲和母亲因病先后去世了,唯一的姐姐在上世纪60年代也嫁人了。尼玛随后在道孚县当了三年兵,退伍回家乡后,经人介绍与河口镇藏族姑娘泽仁拉姆恋爱结婚。虽然日子过得拮据,但是夫妻两人十分恩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婚后才一个多月时间,他的爱人乘手扶拖拉机到雅江县城赶集,由于当时的公路很窄,路面坎坷不平,拖拉机不幸掉下了山崖,泽仁拉姆在这次车祸中丧生。尼玛悲痛欲绝,他暗暗发誓:“今生不再娶妻。把路养护好,减少车祸,以告慰妻子的在天之灵”。
    尼玛讲述往事时,戳痛了心灵深处的伤疤,泪水涟涟。记者为尼玛三十年如一日践行养路誓言感到钦佩。
    “还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尼玛竖着大拇指说:“过去,从318国道的牛溪卡到西俄洛乡政府不通公路,国道公路走到尽头,村民骑马走路耗费不少时间,一点也不方便,希望通公路是全村人祖祖辈辈的梦想。70年代末,政府拨专款修通了这条13公里长的公路,这是我们全体村民的生命线。但是,由于这条路不是国道,而且13公里长的路段没有人家户,因此,这条路的维护成了一大难题。自从我爱人发生车祸不幸身亡后,我知道只有把路养护好才会减少车祸。爱人去世后,我一个人无牵无挂,没有什么经济负担,没有任何人给我做思想工作,从1981年开始,我自觉主动养护这样条路。”
    尼玛在这段路中间搭建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草棚,做义务养路工,这一干就是30多年。
    早晨7点起床,烧火、洗脸、煮稀饭;8点左右吃过早餐就上路工作;中午12点回家吃饭休息;下午2点到5点上班,6点回家吃饭休息。30多年来,尼玛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风雨无阻。
    执着养路 无怨无悔
    尼玛说自己的工作并不复杂,就是补平路面,疏通排水沟,铲除路面冰雪和垮塌在路面上的泥石。看似简单,每一道工序做起来却并非易事。
    “如果遇到大型的山体滑坡怎么办?”记者问,塌方量大,仅靠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动用大型机械呀。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步行8公里到乡政府去报告,请求支援。”他这样回答。因为他至今没有任何通讯设备。
    “买米买菜怎么办?”笔者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菜可以从乡上买,米一般都是托过路车辆从雅江带来。”
    “你这么辛苦,工资一定很高吧?”
    尼玛说:“我补路并不是为了钱,当地政府对我很好。2005年,政府帮我修建了一间石头平房。补路没有工资,但政府发给我的生活补助也很高,开始是每月260元,后来是300元,现在已经提高到了700元。我一人完全够用了。”
    由于多种客观原因,他的用电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但是,尼玛说他自己对无电生活很习惯。
    有一次小溪突发大水,冲坏距石头房400米远的一段公路。尼玛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和修桥施工队一起作业。小桥竣工时,尼玛拒绝了工资。村民们很感动,将此桥命名为“尼玛桥”。
    “这座桥又不是我一人修的,怎么把我的名字写上去啊?我叫他们擦掉,他们就是不听。”尼玛心里很不情愿。
    34年来,在尼玛老人的精心养护下,这条道路未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尼玛老人的执着和坚守,过往村民为之感动,纷纷捐钱赠物,从县城回来的司机还多次给他捎去大米和蔬菜。
    去年7月12日,尼玛老人病入膏肓了,他要去和天堂的妻子相会去了,他拖着病体,颤颤巍巍地来到养护了30多年的路上,检查道路是否安全,深情地凝望着他用生命践行誓言的这条公路,万般不舍。7月13日,尼玛老人再也没有醒来。
    “尼玛老人走了,13公里的路上,再也见不到老人忙碌的身影了”。汪堆村700多位村民忍不住掩泣。
    “他留给了我们忠诚、奉献、坚韧、执着的精神财富,在脱贫奔康的道路上,我们雅江人民需要这种精神,我们一定要把尼玛老人生前养护的这段路管护好,让老百姓走上放心路、安全路、致富路”。雅江县委负责人动情地说。
    一次车祸夺走了爱人的生命,那是怎样一种恨,仇恨路上的每一个坑洼。那又是怎样一种怕,怕这坑洼再祸害别人。从此,在4000多米海拔的高度,13公里的路面,他用了一生去填平,直到生命将逝的头一天。
    
  • 上一篇:侠骨柔情铁纪检
  • 下一篇:折多山拥堵车流十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