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精准扶贫:莫让“形式”遮望眼

甘孜日报    2018年04月12日

■沈楠

“上边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对群众百姓来说,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代言人,是基层诉求疾苦冷暖的传声筒。但在现实中,基层干部的状态确是“一堆材料一摞表,执手相望泪茫茫”。上级各类检查需要“精准大数据”,加班加点是常事,宣传氛围不浓厚、档案资料是否完善、报表是否按时上报、帮扶满意度测评是否达标成为考量工作的硬性标准。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检查需要的文字数据,还要终日担心检查不通过带来的问责,这种工作状态只能“精准造材料”,何谈“精准扶贫”?

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的贫困户生活本已不易,需要的是扶贫脱贫政策的落地执行,需要的是真正享受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红利。逢年过节上门送米油面才能见到的帮扶单位,见面就要填表调查签字拍照的来访人员,走过场的工作作风让群众心生抵触,流于形式的做样子伤害了民情,疏远了干群关系。

精准扶贫是对农村贫困户的雪中送炭,其落脚点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长短结合、拔掉穷根。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实现到点脱贫,突击补造材料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为完成脱贫指标的完成,让个别不符合扶贫对象范畴的人钻了漏洞,坐享政策红利,也助长了不签字不脱贫的“等靠要”思想,及不给钱就上访的不正之风,大大背离了政策出台初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但对基层干部来说,精准不是单一的数据精准、档案精准、过程留痕;对群众百姓来说,脱贫不是流于形式的数字脱贫、被动脱贫、虚假脱贫。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近在眼前,当“不容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建成”目标实现迫在眉睫,瞪大眼、绷紧弦,莫让形式主义牵绊了精准扶贫前进的脚步。




  • 上一篇: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宣传工作
  • 下一篇:改变与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