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为什么是孔乙己?

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28日

欧阳美书

看到一则新闻,想到孔乙己。新闻其实与孔乙己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但笔者就是忍不住联想。大连小伙穿着工作服相亲,女角在网上自述说,妈妈逼着她去相亲,说有个小伙不错,潜力股,是大连一个创业型公司的合伙人,年薪有一百万。我就想着过去看看,结果居然是个跑腿的。穿着工作服来相亲,真是不尊重人!”“大清早起来化妆洗头,就是为了见一个跑腿的?”“带出去我都嫌丢人,就这样还年薪百万,搞笑哦。

笔者之所以把这个故事同孔乙己相联系,是想到了孔乙己的命运,进而想到了国人的命运。很多人在读《孔乙己》这一名篇时,都把孔乙己看成是可怜角色,就是鲁迅自己,在谈到孔乙己时,也说孔乙己是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今天看来,鲁迅对孔乙己的这一评价,却也有着局限性。顺着鲁迅先生的话理解,只要孔乙己敢于抗争,貌似其命运就有所改变?其实,哪怕孔乙己真的抗争了,甚至用鲜血与生命去抗争了,鲁镇的孔乙己有可能社会地位上升、成为人上之人,但赵镇张乙己、钱镇的李己乙们呢?所以,孔乙己悲剧的根源不在于不争,而在于社会凉薄

这个社会凉薄,不是封建社会才有,也不是资本主义才有,而是但凡落后的国家都具有的。不管我们今天的经济或科技成就如何如何,但人们的内心或骨子里依然认为人有尊卑贵贱,卑贱者就是穿工作服的人,各种各样的下里巴人,而穿工作服就入不了某些尊贵者的法眼。事实上,这个社会凉薄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一种主流社会意识,是所有上位者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譬如,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无论学校、教师或是家长,都把目标指向出人头地,斥责学生不努力,以后只有去当清洁工、干体力活,当农民连地都没有;而在所谓的成功者内部,也是考上重点大学的瞧不起考上一般大学的,考上一般大学的瞧不上考上职业院校的。

总之,这个社会就一直存在着从上向下的冷漠、歧视甚至蔑视,官员看不起平民,富人看不起穷人,开豪车的总喜欢横冲直闯;与从上向下的不正常眼光是相对应的,是从下向上的同样不正常的心态,这种心态就是羡慕、巴结,甚至是奴性和摇尾乞怜,甚至很多人家养的狗,也不咬衣着华美之人。譬如新闻中的那个女角,此时她遇到穿工作服的人显得很傲娇,很高贵很凛然的样子,但当她遇到各类二代时,笔者保证她就是一幅小鸟依人、嗲声嗲气的模样,因为女角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大多数国人也是这样的人。

鲁迅看到了孔乙己不争的一面,也看到了社会凉薄的一面,但鲁迅并没有解决孔乙己抗争之后的命运,在笔者看来,如果孔乙己抗争了而且还成功了,成了秀才举人老爷,恐怕孔乙己还给社会的凉薄会比别人更多,因为国人在受欺负时,向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说法,亦同时有还本带利的要求。如果不认同笔者的观点,大可去翻翻历史书,看新朝对旧朝的摧残、焚毁,或者看看时下屏幕上那些变本加厉的一个比一个残忍的宫斗戏。

女角斥责大连小伙穿工作服相亲不尊重人,笔者很想反问,这怎么叫不尊重人?在笔者看来,这大连小伙至少是坦诚的,敢把自己的本色展露给可能的女友,在当下这是一种稀缺而高尚的人品,又或者,大连小伙未必没有以此考验一下女角的心态,看其是否为嫌贫爱富之流。

所以,笔者把这女角行径类同孔乙己,其实是想说,女角所崇尚的是虚荣虚伪,喜欢的是面子;这与孔乙己形象之隐喻密切相关。孔乙己三个字,笔者用现代汉语(白话文)解释:孔,孔子;乙,甲乙,乙为老二;己,自己。合起来就是孔老二自己,当然这不是隐喻的孔子本人,而是其创立的孔学与儒学。儒学到了后期,是极其虚伪的,嘴上讲存天理,没人欲,可现实中都妻妾成群、男盗女娼。鲁迅所谓的凉薄,就是指社会的这种残忍而又虚伪

  • 上一篇:讲话岂可“到此一游”
  • 下一篇:浅论法律与文学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