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疯狂“数字”与官员心理

甘孜日报    2016年07月18日

    ■欧阳美书
    ☆话题背景:
    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中小城镇扩容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纷纷提出各自的人口倍增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规划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这些新城区包括“国家级新区”17个,各类“国家级开发区”500个,各类“省级开发区”1600个;较大规模的市产业园1000个,县以下的各类产业园10000个以上。记者惊呼:这些规划能容纳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谁来住?(人民网7月13日)
    就一般意义而言,我不是个杞人忧天之人,但我在看了上面这则新闻后,我突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我不知道早年的“大跃进”是否也像这种一窝蜂的样子,但我敢百分百肯定,这些规划还没上马,就已经严重过剩了。
    居家过日子,如果饭桌上的饭菜“严重过剩”,一定会被家中长辈骂成“败家子”,甚至真的有可能由此把一个兴旺之家给彻底败下去。但骂归骂,道理归道理,生活中的“严重过剩”依然比比皆是,铺张浪费总是屡禁不止。
    居家过日子的这种病态,貌似很容易传染到一国一地之建设治理上。过去,国家很穷,地方也很穷,想上马项目却没钱,于是各类建设都搞得相对“小家把式”,不够大气洋气,有如贫穷的民众,客人来了拿不出像样酒菜,不但怪没面子的,还特别揪心啊。
    突然有一天,大家都成了有钱人,先不说其他的,这气场与排场,却得先摆起来。有句俗话,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呢,这就是某些病态情形得以流毒不靖的理由。于是,便有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各地大兴楼台馆所的情形,全国各地引进上百条彩电生产线的情形,各类生产项目竞相重复建设的情形。今天的3500个县以上新区规划,不过是这种流毒的延续罢了。
    这种病态情形为何屡禁不止?从小民的心理看,过去穷,丢了面子,现在要把他找回来,在大宴宾客之时,体会一下乡邻友人的羡谄恭维之词,在呼朋唤友之中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成就感甚至是掌控感,人生之乐莫过于此。
    小民的心理较为简单,但主政一方的官员心理却复杂得多了。一个地方规划建设一个新区,对于官员来说有很多意义。譬如政绩,这是每个官员必需的;譬如人财物的调动,这是权力;譬如人财物按官员心理调动,可以悄悄谋私;而在新区建设好之后,各类机构之设置,又可大大增加官员、公务人员职数,从中获利的人可谓数不数胜数。当然,一个项目或新区建设好了,或多或少对地方经济民生有些促进作用,这便是官员理直气壮的理由。
    官员唯独不需要考虑的,是这种项目与新区之建设,对国家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总投入与总产出的性价比。这亦是舆论一直诟病我们的各类项目成本过高,而效益低下的深层次原因。
    突然涌现出包括县以下规划的上万个新区,既然被中央媒体公布出来,显然已表明了中央对此事的态度。如果此事任意由各地胡闹下去,真可能会出现记者担忧的情形,那时,是不是需要去全世界邀请20亿民众到中国来住啊!
    想来这最终的恶果可能不会发生,但我们的各级官员,特别是那些有权“拍板”的官员,是否在具有上述心理之外,能多一种责任心呢。这种责任心,除了常说的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外,还应该对历史负责。
    在建设项目上对历史负责,就是指在建设项目的有生之年内(不是官员的有生之年),拍板之人对其质量、效益的终身责任制。当然,这种建设项目的“终身责任制”,如果能具体化为官员考核条例,那就再好不过了。
    
  • 上一篇:让旅游扶贫成为脱贫奔康“助推器”
  • 下一篇:暑假,去做做不一样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