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还清明节以“清明”

《甘孜日报》    2016年04月01日

    ■高德成
    清明节快到了,扫墓早已成为自古因袭至今的一大民间习俗。后人不忘故世先辈,墓前寄托哀思,当可算作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美德。年年过清明,却未必都“清明”,这与世风渐变不无关系。
    在上坟祭祖之中,适度烧香焚纸并情真意切地向先辈磕头作揖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趁扫墓之机而在燃放鞭炮上追求时长与“轰动”、在焚烧冥物上追求价值与“档次”、在扫墓进程中追求排场与“规模”,那无疑是一种应当革除的陋习。因为,一味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气派,不仅导致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草地甚至森林火灾;不仅助长了攀比的陋习,而且也扭曲了上坟祭祖的本意。
    有人说,这样做是“古已有之”,是不忘“本”,这种看法是很错误的。习俗固然值得尊重,但也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些“本”不能忘,但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那些“本”必须忘。纵观近年来的节庆特别是春节,十分明显地不同于以往,鞭炮声和送礼风等陋习旧俗骤然锐减,代之以更多的清新之风,时代气息也由此日浓。清明节也是一个大节,它应该如同近年来的春节一样,要体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美德。
    我们完全有理由静下心来,脱去那不实甚至滑稽的“外衣”,在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搞好今天的祭扫。比如,在先人墓前,鞠几个躬,献上一束鲜花,说几句心里话,再清理一下坟墓四周的泥土、石块和杂草,这样的方式就挺文明。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在坟墓的周围种几棵树,既寄托了哀思,又绿化了环境,一举两得,善莫大焉。
    总之,我们应该自觉戒除陋习旧俗,树立文明新风,真正把这个传统节日过得愈来愈像个真正的“清明节”,以慰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但愿我们都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还清明节以“清明”。

     
    
  • 上一篇: 走访不能做样子
  • 下一篇: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