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扶贫要扶真贫困

《甘孜日报》    2015年10月26日

   ■ 高云才
   七千万,是一座大山。这“七千万大山”必须翻越。截至去年底,我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必须到2020年全部脱贫。
   正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奋勇翻越这座“七千万大山”的时候,个别地方在识别贫困户时,却没有瞄准真贫困,甚至“非贫”成了扶贫对象。
   扶贫对象瞄不准,既是对那些真正需要扶助的贫困群众的不公正,更是对扶贫政策效率的侵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贫6.6亿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战胜贫困的奇迹。扶贫效率高,成为中国反贫困英雄史诗的主旋律。扶贫的历史经验一次又一次证明,精准识别贫困户是扶贫事业成功的保障。如果在扶贫对象上失去了“准头”,扶贫效率将受到损害,延缓实现预期减贫目标。
   扶贫对象瞄不准,彰显扶贫工作转型的重要和机制改革的迫切。越是严要求,越是能发现问题。扶贫成就巨大的同时,难掩扶贫工作还存在着方式上的一些不足。扶贫“一锅煮”“大水漫灌”,效果当然是有,但扶贫效率就差多了。没有瞄准贫困群众,扶贫政策、资源就会被浪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是扶贫工作的根基,是精准脱贫的基础。因此,创新和改革扶贫机制,成为新时期激发扶贫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
   扶贫,就是千方百计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现在,我们对贫困人口的衡量有一道清晰的贫困线标准。应当说,扶贫没扶真贫困,与党的扶贫政策格格不入。断不能让扶贫搞错了方向,扶错了对象。
   找到“贫根”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习总书记强调的“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是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精准识别,就不会错把“非贫”当真贫;精准识别,就可以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到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这“七千万大山”就注定会被翻越。
  • 上一篇:推进精准扶贫不能来虚的
  • 下一篇: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