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用优秀人才托起文化之魂

《甘孜日报 》    2014年08月15日

——州文体广局加快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农牧区孩子进入大学课堂。
排练现场的传帮带。
   ■ 本网记者 杨珂
   2014年8月,白玛翁姆结束了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三年的广电专业技术培训,回到家乡如愿成为理塘县电视台的一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同她一样实现梦想的还有49位来自甘孜州农牧区的年轻人。2011年,州文体广局层层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在成都理工大学开办了首期有50名学员的甘孜广电班,进行为期三年的广电专业技术定向培训。这是州文体广局加强我州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项切实举措。
   随后,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培养州内其他文化事业人才的工作如期推进。2012年,甘孜州文化产业定向班在西南民大开班,2013年,面向乡镇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定向培养班在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开班,2014年选送优秀音乐人才到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目前,在西南民大的全州文化艺术定向培训班已经招生。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先进性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建设一流的文化机构,需要一流的文化人才,好的文化设施要发挥积极作用,需要优秀的文化人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吸引优秀人才并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文化工程和文化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人才。
   记者在州文体广局了解到,近年来,尽管我州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截止2013年4月,全州文体广新系统在职职工1150名,其中管理人员452人(含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410人,工勤人员275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4人、中级职称139人、初级职称236人。全州现有州级专业文艺演出队1支(州民族歌舞团)、县级半专业文艺演出队11支、地方业余藏戏团15支,绝大多数演艺人员未经过专业训练。文化人才队伍量小质弱,结构不合理,全州县级以上文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核定编制为752名,在职410人,空缺编制342名;乡镇文化专职干部配置率不足20%,文化、广电、体育专业人才奇缺,难以满足全州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为改变我州文化人才奇缺的现状,州文体广局协同相关部门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自2010年底政府机构改革,成立甘孜州文体广局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培养,实施了“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借助国家广电总局对口帮扶的契机,选派广电业务骨干到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湖南卫视等高校和有实力的广播电视台学习培训,在短短的时间内共培养广电类人才265人。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州分别与四川省广电局、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实施后,以定向培养、进修培训等方式,培养了163名文化广电紧缺人才,定向培养文化人才31名。同时,州文体广局认真落实国家、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文化广电人才培训培养计划,近三年来,共培训培养我州文化广电专业技术人员350余名;开展各类业务培训近200人次;极力做好专家和优秀人才推荐工作,加强优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为行业优秀人才搭建平台,成立了达真文学创作工作室、秋加措音乐创作工作室、杨英歌舞演艺策划工作室、阿祥影视制作工作室、扎西斑鸠民族语言译制工作室,目前,这些优秀人才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发挥着示范带头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荐行业优秀专业人才参加各类人才评选,如“百千万康巴英才”的高端、中端、基层基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专家等评选。截止目前,文化系统先后有5人(含退休)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已退休)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10人通过“百千万康巴英才”的高端、中端人才初评。
   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人才,文化人才是实现文化事业的最大优势。州文体广局负责人表示:必须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只有不遗余力地推进人才制度创新,吸收各方面优秀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让浩浩荡荡的文化人才大军为我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贡献才智,添砖加瓦。
 
 
  • 上一篇: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 下一篇:州文体广新四大行业片区 工作会在乡城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