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有困难找法庭”

《甘孜日报》    2014年07月30日

  说起甘孜县绒坝岔法庭,辖区干部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有困难找法庭、法庭干警是咱的贴心人”。只有三名干警的绒坝岔法庭距县城有30多公里,法庭驻地海拔3400多米,下辖七个乡镇,人口1.5万人,干警们除承担着辖区简单的民商事案件外,还担负着指导辖区人民调解、接待群众非诉来信来访、政策法令宣传等工作。2012年以来,该法庭先后多次被甘孜县委、县政府和县法院评为先进集体。
  送法上门利民便民
  2012年12月,绒坝岔片区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业务学习观摩交流会,现场聚集了机关干部和群众百余人,干警们开展了法律知识宣讲、学习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干群互动,增强了法制宣传效果。
  今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庭立足反“四风”,服务牧民群众,开展送法下乡。土地是农牧民群众的“命根子”,由土地引发的承包经营权纠纷、乡邻关系纠纷、草场纠纷,成为影响群众团结的隐患之一,处理不当会引发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的发生,该庭向群众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针对农村偷盗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向群众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同时还对辖区的机关干部培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等;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学习培训,对调解协议书和司法确立程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为了方便群众的诉讼,法庭专门设立了便民接待室。为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干警的廉政教育,设立了干警岗位公示牌、公示栏、诉讼服务指南,开通了便服务热线。从2012年以来,共接待群众非诉来信来访40余人次;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寺庙等10次;认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受理民商案件4件,有力地保障了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公平正义助推发展
  去年4月,该庭接审发生在扎科乡的丹巴籍客运司机状告扎科乡大巴村一村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经过走访调查,按程序取证,最后判定扎科大巴村民赔偿丹巴籍司机人民币七千多元,但是该村民依仗着自己是本地人无视法律的权威,拒不履行判决结果,干警冒着大雪行程数十公里来到该村民家中,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进行教育、说服,经过长达一周驻扎式的做工作,该村民和原告达成了合解并顺利执行了法律判决,最后后该村民拉着原告的手真诚地说:“对不起,我真的错了”。并表示以后一定当一个守法、文明友善的好公民。
  随着甘孜县格萨尔机场、国道317改扩建工程、来马乡小城镇建设、打火沟电厂专项工程建设的开工,来往辖区人员增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在县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法庭建设的投入力度,率先建成我州北路首个标准化法庭并开通了四级联网。
  献身高原无私奉献
  全体干警以法庭为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时间,干警们热情接待群众来访;两名本地干警回家的车程都不到两小时,但是他们一年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他们进农家到牧区,风里来雨里去,法警多吉和书记员扎西彭措被县委抽到县城参加文艺汇演,白天他们跳踢蹋,晚上回法庭开展法庭标准化达标工作;郭伟家在绵阳,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小孩扎根在绒坝岔法庭,几乎没有时间回老家看望父母。干警们的无私奉献换来了辖区的安宁祥和。(州法院供稿)
  • 上一篇:“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活动拉开帷幕
  • 下一篇:避暑游让我州旅游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