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重楼”能否让村民收入更上一层楼

《甘孜日报》    2014年06月02日


——来自海螺沟新兴乡跃进坪村的报道

邱林向记者介绍重楼种植情况。
     大白菜价格连年走低,为海螺沟新兴乡的白菜种植敲响了警钟。阵痛过后,白菜种植户在反思,当地乡村干部更是在反思。于是,一次由白菜市场低迷而引发的种植结构调整已经箭在弦上。
新闻链接
5月16日晚,在记者的结对亲戚——海螺沟新兴乡跃进坪村村民刘芳家里,记者见到了以往只是在药方上见过名字的中药材——“重楼”。借着电筒的亮光,记者还观看了她在小菜园里试种的“重楼”。次日吃过午饭,记者与跃进坪村党支部书记邱林一道来到该村一组李永志家,再次对村民试种“重楼”的情况进行了解。在李永志房前屋后的菜地里,以往曾经种满大白菜的菜地已经被中药材“重楼”所取代,从邱林和李永志的交谈中,记者隐隐感觉到了这个村已经迈开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步子。
从种白菜到种“重楼”的蝶变
一直以来,海螺沟新兴乡南门关、麻柳林、跃进坪等村的村民都有种植大白菜的习惯。2010年,海螺沟新兴乡隆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经达到135户,辐射五个行政村、带动280多户当地群众种植大白菜,种植面积在2000亩以上。2011年,该社被省农业厅评定为省级示范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一村一品示范村。
虽然种植大白菜让当地名声大噪,但在发展过程中所折射出的问题也在日益显现。隆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春刚告诉记者,社员们对今年的第一季大白菜都寄予了厚望,但目前从多地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的白菜价格不容乐观,尤其是彭州大白菜更是给新兴大白菜以致命一击。目前基本上没有外地客商到新兴采购大白菜,偶有为数不多的小型货车来装运白菜,但也难解燃眉之急。目前合作社已意识到大规模发展大白菜面临的问题,有些社员已经开始采取玉米套种白菜或种植别的经济作物的方式,来减小因白菜市场行情不稳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但同样是这个村,往年与其他村民一样靠种植大白菜为主的刘芳、熊桂兵、李永志、佘建华、邱燕等,今年已经逐步放弃大白菜种植,而忙着试种另一种经济作物“重楼”。在刘芳家的小菜地里,“重楼”长势良好。她告诉记者,目前她家已经投资上万元购买“重楼”种子,再加上种了一些在本地采挖的“重楼”种,目前的种植规模已经超过了0.3亩。熊桂兵更是雄心勃勃,准备先到云南、石棉等地考察,然后投资10万元,种植4亩地的“重楼”。 李永志、佘建华、邱燕家的“重楼”种植规模均达到0.5亩以上,且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探索种植“重楼”的经验。
村民为什么会放弃种植大白菜而改种“重楼”呢?刘芳告诉记者,“种植大白菜收入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原因是当地市场太小,基本上要依靠外地市场;再加之当地没有白菜加工的后续产业链,不能保证菜农种出的菜能保底销售,这就增加了菜农的种植风险。此外,种大白菜需要的人力多,一家人无法完成,别人来帮忙还要张罗伙食,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种植成本,如果再遇上价格上不去,一季下来纯粹就是白忙活。新兴乡一带的山上有一种野生药用植物‘重楼’,既然当地有野生‘重楼’,那人工种植也就不成问题;种植‘重楼’不需要太多人力,市场潜力又比白菜好,所以我就不种白菜而改种‘重楼’了。”刘芳的心里话,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当地村民的心态。
村民在试种“重楼”,村干部也没有闲着。5月17日,正在动手组建“兴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邱林,拿着了一摞盖着鲜章的表格和章程,顶着烈日来到了李永志家的地里。他告诉记者,村里已经着手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已着手组建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引导村民种植、销售“重楼”等中药材,希望以此来减少当地群众的种植风险。他向记者透露说,从2013年开始,村里已经陆续有人开始试种“重楼”,全村146户村民中,目前试种“重楼”的已经超过了100户。
“重楼”市场前景看好引发种植热
“这里的山上到处都是野生‘重楼’,农闲时村民们大都要上山采挖,有时一天可以获得上千元的收入。高山‘重楼’的品质要差一些,生长在海拔2100米至2400米之间的‘重楼’品质最好。”就在记者与邱林交谈时,一位村民把当天挖到的18斤“重楼”卖给了药材收购商,获利900元。记者算了一下账,当天的新鲜“重楼”收购价应该是每斤50元。为了进一步了解“重楼”价格,记者当即用手机上网进行查询,发现当下干“重楼”的价格在每公斤450元至1000元之间,品质越好,价格越高。
邱林告诉记者,“重楼”的全身都是宝,茎为中药,价格不菲;“重楼”还要结籽,籽可以育苗,目前“重楼”籽的市场价为每斤500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眼下购买“重楼”种的价格为每斤130元左右,种植一亩“重楼”投入在两万元左右,一般3至6年进入丰产期,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亩产值可达20万元以上。丰产期的“重楼”结籽后可摘来卖,也可任其掉落、循环生长。此外,种“重楼”不需要施肥,几乎不需要防治病虫害,后期投入就会少得多。再加上药材市场对“重楼”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药材商要上门收购“重楼”,价格偏高且不愁销路,所以他和村民们一拍即合,不但成立了合作社,还在当地掀起了一股“重楼”种植热。
先行先试合作社将村民拧成一股绳
   与各个村蜂拥而上种植“重楼”不同,以邱林为班长的村干部们先是把目光投在了“取经”上。虽然当地有野生“重楼”,但并不代表人工种植就会带来效益,特别是有了种植大白菜的前车之鉴,他们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
   今年3月,邱林带着7名村组干部来到邻近的石棉县草科乡,学习“重楼”种植经验。跃进坪村与草科乡的气候、海拔十分相似,这个乡试种的“重楼”已经开始获利。看到当地村民因为种植“重楼”而获得了巨大效益,邱林一班人坚定了调结构、试种“重楼”的决心。
    跃进坪村有不少村民的耕地海拔在2100米至2400米间,距该村不远就是中国红石公园,当地的气候以阴湿为主,是种植“重楼”的绝好之地。
    说干就干,邱林与村组干部先行先试,分别在自留林、自留地和不同海拔的林边地角,都种起了“重楼”。5月17日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跃进坪村的气温已经升至27度。在李永志试种的“重楼”地里,遮阳网下的“重楼”苗尽享着清凉。李永志告诉记者,野生“重楼”主要生长在林下,林木成了天然的“遮阳网”。为了保证试种成功,他在村干部的指导下,模仿“重楼”的野生环境进行试种。目前他已经投入了1万多元,种植的“重楼”既有本地野生种子,也有从外地购买的种子。现在,两种“重楼”都已经出苗,长势良好。
    与李永志相比,佘建华在种植“重楼”的过程中更注重探索。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主要采取遮阳、不遮阳、模仿天然林地环境的方法试种,还在检验施肥和不施肥的效果。从目前试种的情况看,不施肥的“重楼”苗情较好,但如果要看产量及品质,还得花3至5年时间。
    除了引导村民试种“重楼”外,村组干部还在谋划着扩大种植规模。邱林告诉记者,村里正在统筹考虑拟由合作社出资,让村民打捆抱团,利用自留林种植“重楼”;村民不需要出资,既可以通过投工获得收益,又可以共享丰产后的利益。目前,合作社已经得到了泸定农牧局的支持,该局将向合作社提供600亩土地的双层网围栏,有了这些网围栏,就可以保护“重楼”不被盗挖和牲畜损毁。此外,合作社明年还准备邀请专家对试种在山林和自留地的“重楼”品质进行鉴定,通过对比来确定种植方向。
   从邱燕家到邱正明家,一路走来,村民们与记者聊得最多的就是“重楼”。邱林说,作为村干部,他希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得到一个好消息,跃进坪村已经被有关部门纳入了“重楼”发展规划。“重楼”种植能否让当地村民收入更上一层楼,我们拭目以待。
  “重楼”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林下或路旁草丛的阴湿处。主产地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其茎为中药。在中药材业界,重楼被称为“一个濒危的物种、一种稀缺的药材、一座待开发的宝库”。
  “重楼”喜凉爽气候及阴湿环境,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木叶土为佳,粘性重及低洼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由于可以入药且需求巨大,当前市场上的“重楼”价格一路走高,导致民间滥挖严重,野生资源可采量面临枯竭。(记者 周华 文/图)
 
 
 
 
  • 上一篇:我州重督查促经济止滑回升
  • 下一篇:我州企业走出国门取“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