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大美甘孜迎客来——我州旅游扶贫纪实

甘孜日报    2021年01月12日


5A级景区海螺沟举办的巅峰音乐会。

甲居藏风景变“钱景”。

理塘县汉戈花海盛开“致富花”。


   ◎杨思琴/文 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图

   海螺沟莽林泛涛、贡嘎山冰川交汇、木格措水天一色、塔公草原草青地阔、丹巴藏寨碉楼古朴苍然、亚丁雪山瑰奇壮美……走进圣洁甘孜,数不尽的上苍馈赠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

   2011年我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全域旅游拉开帷幕。

   全域旅游为我州带来新活力,也为旅游扶贫滋生磅礴伟力,激励着甘孜儿女踏上脱贫攻坚新的长征路,旅游扶贫为我州脱贫攻坚事业擘画出雪域高原另一道绚丽风景。

   风景变“钱景” “输血”更“造血”

   激活沉睡的美,点燃众人的心,让美灿万家,让福满高原,这是甘孜州“全域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显著效应。

   稻城的香格里拉,怀抱著名的亚丁风景区。然而,这里因为美丽而闻名遐迩,是很多年前的事,而用美丽战胜贫困,却是近几年的事。

   新修的旅游大环线蜿蜒盘旋,乌亮宽阔,小车一路下行,溜冰似地轻盈平稳,70多公里的山路,乘客打个小盹就到了。场镇依山而建,彩色卵石铺就步行道,水景与绿树相映成趣,鳞次栉比的藏式风情建筑展现新姿,桑吉林街,商贾云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就两三年工夫,这个“偏僻的角落”变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小镇”。

   景美人气旺,香格里拉从场镇到乡村,闲置房不再闲,一夜之间变成抢手货,脱手就是一把钱。丁杰东是亚丁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几年前,他家那幢闲置破旧的三层石头白房子摇身一变,成了风情浓郁藏家小洋楼,由村上帮助协调,出租给景区旅游公司,年终一结算,25万元摆在他面前,惊得他目瞪口呆。亚丁村的其他34户村民的闲置房,也都在当地旅游产业的辐射中齐刷刷变成了“摇钱树”。

   海拔4000余米的理塘县,是川滇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的中心城市和一级支撑点,全域旅游给理塘人带来全新的机遇,瞄准旅游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理塘县章纳乡查冲西村位于格聂景区核心区,风景这边独好。这两年,这个村老百姓脱贫的心气儿特别高。村上以每户村民10亩土地,加上县里拨给村里的1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作股份,入股州旅游投资公司,签订15年合同,联手建设旅游营地,累计收益达910万元。村民们越干脑筋越活泛,在村里组建起文艺表演队、导游队、服务队,天天活跃在旅游营地。从此,23户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与现在的富足、热闹不同,曾经的磨西镇是康东地区最穷的地区之一,贫困面达96%以上。镇内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百姓经济收入低,生活苦不堪言。随着海螺沟风景区的不断发展,磨西镇改头换面“穿上新装”,百姓们更是获益良多,过上了和谐安康的幸福生活。

   今年44岁的严勇是磨西镇最大的特产批发店的老板,年收入达30万元。他感慨地说:“我曾经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改变我命运的是海螺沟景区。”

   全域一盘棋,风景变“钱景”。我州现有A级景区57个,其中5A景区2个,4A景区12个,3A景区43个,2A景区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康定市、稻城县被命名为十大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创造就业岗位120531个,引进专业技术人员7519人,解决本地就业112940人,带动近24万人间接就业。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达3316.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6.98亿元。

   旅游环线是根藤,村村寨寨都是瓜。今日的甘孜,从农区到牧场、从草原到雪山,各个景区串珠成链,风景变“钱景”,旅游业被嵌入产业扶贫格局中,雪山变成“金山”、草原变成“银滩”。通过景区优先“输血”,带动辐射,改善贫困区域发展环境,以优质、优势、优美的景区环境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不仅使游客接触到更丰富多彩的川藏线景观,也让村民过上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新生活。

   民宿变“名宿” 特色出“特效”

   圣洁无暇的白色藏房、美丽的藏乡田园、雄伟的康巴第一殿,位于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的民宿——皈园静谧地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外观古朴典雅、内部现代舒适,甫一亮相,就成为网红打卡点。

   充分挖掘乡城田园特色、藏房特点,皈园民宿村落不仅仅在岗位用人上解决本地群众,在定制化旅游模式中全部邀请有经验的本地群众参与领队或车队司机的工作,带动当地就业,解决岗位40人,每年每人创收4万余元。

   康巴大地处处是风景,从一滴水到一条河、从一棵草到一株树、从一块石头到一座山、从一座建筑到一个人,都是全域旅游的资源。营造全民旅游的氛围,喊响人人都是旅游的服务者、经营者、管理者、参与者的口号,通过旅游产业开发,确保脱贫奔康的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在川藏公路国道318线沿线的雅江县河口镇相克宗村,骑行的游客来到布珠三姐妹青年旅社。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骑行客和自驾游客入住布珠家的民居,布珠三姐妹客栈,已经成为游客在318国道上温暖的“家”。在全域旅游中发展起来的布珠三姐妹客栈是川藏线骑行客投宿的第一选择。在布珠家的带动下,现在的相克宗村,有10户人家在开客栈,还有一部分把房屋出租给外来的老板开餐馆。整个村落成了游客在国道318线上歇脚的重要驿站,村民们的收入比前几年翻了几番。

   九龙县汤古乡伍须村,彩色卵石铺就入户路,新建藏寨错落有致,藏家乐、乡村酒店彩旗飘飘,一幢幢美丽而独具民族特色的房屋整洁排列在道路两侧,宾客满堂。走进村民泽仁扎西开办的格桑花客栈,舒惬怡人的风光、独具风情的装修、干净整洁的房屋,让舟车劳顿的旅客留恋不已、驻足观望。泽仁扎西的格桑花客栈有十个房间,每年夏季都要接待上千人次的游客,有着不菲的收入。

   挖掘民俗元素,让民宿成“名宿”,逐步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改建民居接待,助推旅游富民。我州将民宿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藏家新居”“彝家新寨”成为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

   丹巴县聂呷乡的聂呷乡甲居一村村民桂花闻名遐迩。她和家人从20年前的“贫困者”变成了如今的“扶贫者”,年收入超过200万元,并长期接收附近贫困家庭人员到自己的民宿酒店打工,一年支付乡亲们的工资和奖金多达50多万元。她先后被评为全国致富女能手、甘孜州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2016年,在村两委的指导下,桂花创立甲居三姐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集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民俗旅游、土特产品经销的模式,村两委整合三个村民居接待户,吸纳精准贫困户无条件参与就业,逐步实现让贫困户入股到合作社,在

   甲居形成统一民居接待标准,形成良性行业发展。在甲居三姐妹乡村旅游合作社示范带动下,全村旅游接再上新台阶。合作社成员每年分红利10万元,招聘贫困户16人就业,实现贫困户每年保障收入每人3万余元。同时,每年收购农产品、土特产品10多万元以上,帮助20多户贫困户增收。

   生态观光、特色农业、民宿旅游在蓬勃发展,全州工商注册的涉旅企业达到34232家,各类宾馆和接待点达到5945家,拥有客房17.83万间,床位26.76万张。众多乡村旅游合作社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把发展旅游作为致富产业,带动和帮扶贫困户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为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培育带动全村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

   旅游助脱贫 同步奔小康

   全域旅游风生水起,脱贫场景蔚为壮观。

   走进理塘县濯桑乡汉戈村花海,白色帐篷营地星罗棋布洒落在草地上,不远处的花海旁,农技人员正在为村民们指导花草的养护和种植需求。这里是花的海洋,夏秋季节,成片的花卉在草原上竞相开放,引得游客们纷纷停车驻足,尽情畅游。

   在过去,汉戈村是一个贫困村,2016年以前的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沙地。“房子装修一新,入户路连着通村路,下雨、下雪出门再也不是双脚沾满泥巴,外孙在村里的幼儿园上学,现在比城里的生活并不差,关键是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去年还分了三次红,收入越来越多。”村民格曲高兴地说。

   2019年,汉戈村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900余元。如今的汉戈村民守护着蓝天、碧水、净土。美丽的汉戈花海一片繁华,村民收入也因游客增加而明显提高,村民落后的思想也有了明显改观。

   “过去到处打零工,只能填饱肚子,去年在家里招待游客,净赚了20万元。”泸定县杵坭乡杵坭村的村民雷元强兴奋不已,他在自家院子里修建小桥流水,办起农家乐,乡村旅游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神采飞扬。

   杵坭乡位于泸定县城南面、大渡河西岸,距县城17公里,境内有红樱桃1500余亩、桃子600余亩,是中国果蔬协会命名的“中国红樱桃之乡”的核心地,乡村旅游·红樱桃节,在杵坭如今已连续举办九届,并纳入四川省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范畴,逐步形成了集生态观光、农家休闲、特色餐饮、赏花品果、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目前,杵泥乡共有农家乐、民宿36家,床位266张,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余万元。

   思路一变,天宽地阔。习惯了繁华大道、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愉趣的探索模式——寻索乡村之美,“返璞归真”已经成了人们追求生活幸福感的新方式。2019年,甘孜进一步规划建设旅游扶贫村91个,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村112个,形成接待能力示范村42个,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6个、示范村71个,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6个,民宿达标户565户,旅游扶贫在脱贫奔康中越来越发挥强大的推进作用。

   如今,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度假旅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甘孜大地徐徐展开,一张张生动明媚的笑脸在高原农牧区绽放,伟大的小康梦正在我州逐渐变成现实。我州旅游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事旅游工作,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游客量逐年增加,拉动效应日益凸显,为旅游产业扶贫打下坚实基础。深度开发“酒、肉、果、蔬、茶、菌、药、水、粮、油”十大特色旅游产品,塑造了“康定红”“洞波青稞酒”“雪域俄色茶”“丹巴香猪腿”“南派藏医药”“德格雕版印刷产品”“噶玛噶孜唐卡”“阿西土陶”等系列产品,正在走出千村万寨。通过旅游扶贫,已实现88个特困村、2571个特困户的11565人直接受益脱贫,甘孜的旅游扶贫给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带来了“金山银山”。

   今天的甘孜,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贫困群众在变,变得更加有志有智。全域旅游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大靠山,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 上一篇:明白账本暖民心
  • 下一篇:康巴文化绽芳华——我州文化扶贫纪实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jjgz/6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