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初心,在红色名城闪耀——我州推进泸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纪实

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30日

参加主题教育的党员干部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前合影。

在纪念碑前追思英烈。

红色实景剧《飞夺泸定桥》。

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

州委党校干部职工开展主题教育。

◎本网记者 肖宵 兰色拉姆 文/图

狂风暴雨、巨浪拍岸、敌军肆虐,冲锋的号角、激烈的炮火……84年前的泸定大渡河上,十三根铁链承载千钧,22名红军勇士在铁索桥上奋勇向前,铸就共和国的脊梁。

风和日丽、誓言铮铮、步履铿锵,追寻历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84年后的甘孜州东大门,一个全国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正在主题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铸就精神丰碑的“桥”

“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滔滔大渡河穿城而过,13根铁链托起的木板上,一位身着军装的老人歌声嘹亮,步履铿锵。

当天是5月29日,老人名叫李理,他的父亲李友林是飞夺泸定桥22名勇士之一。

“父亲去世前一年,才告诉我他的故事。”李理在泸定桥畔百感交集,“看到今天泸定桥上的游人如此之多,觉得父亲当年的英雄壮举非常值得。”

22座为纪念飞夺泸定桥勇士而立的石柱挺立在一旁,河水奔涌而过,桥上熙熙攘攘。

10月29日,泸定桥一如既往地热闹,深秋微风袭来,粗壮铁链和结实木板构成的桥身轻晃,到此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员干部们擎着党旗,身着红军服,踩着当年红军的脚步在桥上走过。

作为目前大渡河上最大的铁索桥,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年间,桥长百余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84年前,因为一场战役,泸定桥从此名扬天下。

时间回到1935年5月。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大渡河,国民党军队妄图凭借“天险”大渡河,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危急时刻,中央军委果断地下达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命令。于是,22名英勇的红军战士毅然承担了飞夺泸定桥的艰巨任务,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取得了该战役的全面胜利。

时隔半个世纪后,老区人民为了缅怀英灵,缅怀历史,在泸定桥附近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在建设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他亲自为纪念碑题写了碑名:“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到了今天,泸定桥早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标志性建筑。

“红军精神应当世代相传,将泸定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无疑是坚守革命初心和革命情怀的体现,值得提倡和鼓励。”今年两次到泸定缅怀父辈的李理对泸定县的做法表示赞同。

在李理的记忆中,他曾问过父亲,夺桥爬铁索时是否想到过死?父亲的回答至今让他内心激荡:“如果想到死,我们就冲不过去了!”李理认为,在那个时刻,冲锋战士们都抱着“夺桥,必胜”的信念,才会有如此勇气和决心。

夺桥勇士刘金山的儿子刘东升也问过父亲当年爬铁索时的想法。刘东升告诉记者,父亲的手臂、手掌上全是当年夺泸定桥时被铁索链烫伤的痕迹,父亲解释之所以那么拼命,是因为心中有火一般的信念,不想再过任人宰割、被人剥削的日子,所以早把生死都置之度外。

从1935年到2019年,84年弹指一挥。84年里,泸定桥奠定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坚实基础,更谱写了世代相传的革命精神之歌。

走在泸定桥上,耳边虽再听不到当年的冲锋号和枪炮声,但峡谷间的山风吹着铁索,奔腾不息的大渡河咆哮如故,仿佛奏着一曲永不停歇的英雄之歌。

这歌声,传递着红军精神,传承着初心,传扬着红军和先辈们军民鱼水情的故事。

坚守时代初心的“馆”

“4天、96小时、5760分钟,354600秒,让历史记住这一刻,1935年5月29日……”

10月29日下午,在这面铭刻着数字的浮雕墙前,泸定县成武小学五年级学生吉克阿诗抬头凝望,她曾无数次想象这场课本上“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到底有何等惊天动地,直到今年7月,她和同学们集体来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参观时,才找到了答案。

“在纪念参观时,我知道了红军急行240里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一张张照片和一件件文物都告诉我们,当年红军叔叔是多么英勇无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生长于红色名城的吉克阿诗,小小年纪便已笃定初心,“现在,我是纪念馆里的小讲解员,我要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就在新时代的少年们,在红军战斗过的地方保持初心快乐成长的同时,全国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们,都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来到甘孜的这个红色圣地,在长征路上寻找初心,从红军精神中汲取完成使命的力量。

6月1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率省级领导干部到泸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

7月27日至28日,中央电视台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文化文艺活动走进泸定。“红军后代”李友林之子李理、刘金山之子刘东升,歌唱家杨洪基、霍勇、演员李思思、黄圣依、云朵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9月18日,甘孜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集中学习研讨班,将课堂搬到泸定,州四大班子领导在纪念碑前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之情。

……

泸定桥上、英雄碑前、纪念馆里,各级干部、人民警察、先进工作者、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少年儿童在“红色名城”接受红色洗礼,传承长征精神。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掀起热潮以来,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纪念馆开展活动的团体络绎不绝,通常参观‘三馆一桥’需要两个小时,而我们讲解员每天最多接待过4轮客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负责人郭成燕说,今年前来参观的人数已经突破历史最高,“据不完全统计,6月至今,纪念馆内共接待开展主题教育、党性教育等各类教育活动团体2105批,达51万人次。”

她口中的“三馆一桥”,是1935年5月29日红军战斗过的泸定桥,2005年5月29日建成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以及2015年5月29日开放的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

4次5月29日,跨越80年,传承着同一种精神——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指引着人们不断前行。

“‘战略转移’‘抢险飞夺’‘传播火种’‘北上征程’,每一个展厅内,都仿佛循环播放着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惊世壮举。”

“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一段段文字记录,都让人身临其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向前。”

“对照红军当年革命时期党性这面‘镜子’,让我们深刻思考向革命先辈学什么,自觉清扫精神‘灰尘’,找到了初心、明确了使命。”

……

许多党员在泸定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都发出令人振奋的肺腑之言。

再现历史鸿烈的“剧”

“刘金山”“到”“廖大珠”“到”“云贵川”“.……”

台上无人应答,台下观众起立齐声回答;到!这是10月29日,甘孜州委党校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观看实景剧《飞夺泸定桥》的最后一幕“点名”时的情景。

开国上将杨成武曾回忆说,打过这么多仗,最惨烈、最悲壮的,还是飞夺泸定桥。今天,大部分夺桥勇士的名字难以考证。

因此,这台实景剧最后的时刻,总能引发观众共鸣。而此时在台上,饰演突击队队长廖大珠的藏族小伙廖毅,却也是泪光闪烁。

“每次演出都好像自己成为红军战士,在泸定桥上战斗。”作为红飘带艺术团的“骨干”,廖毅的演出经历非常丰富,但当他得知自己能够“飞夺泸定桥”时,竟喜极而泣,“从小就听过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能够饰演自己敬佩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事。”

去过泸定的人,几乎都知道“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役”。而鲜为人知的是,廖毅作为“男一号”的这台实景剧,是甘孜州首台历史实景剧,更是四川省首台红色题材实景剧。

今年5月29日,《飞夺泸定桥》正式在泸定公演。该实景剧高度还原了历史场景,让观众角色互换,以红军战士的角色穿越历史情景。真实表现了飞夺泸定桥这一军事奇迹。剧目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通过“夜袭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神兵天降”“疾行240”“飞夺泸定桥”5个篇章还原历史史实,融合戏剧、电影、舞蹈和全息投影、机械舞美等当代艺术于一炉,将红军战士在危难时刻的奋勇战斗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开演以来,《飞夺泸定桥》实景剧已吸引了不少“粉丝”。在演出现场,随着剧情推进,许多观众或振臂高呼、或泪眼婆娑,演出结束后,甚至有观众因受剧情感染,久久不愿离去。

来自理塘的降措已三次观看了《飞夺泸定桥》实景剧。他表示,实景剧有助于进一步感受红军战士夺桥的英勇,有助于孙子深入学习《飞夺泸定桥》相关知识,更有助于唤起不怕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

汪甲是《飞夺泸定桥》实景剧主创之一,小时候,课本上《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就让他对红军充满了敬意。大学毕业后,为实现返乡创业的梦想,汪甲放弃了在内地已取得的成就,毅然回到了甘孜。

为了能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返乡之前,汪甲做过很多创业方案。一次到井冈山考察的经历,突然让他有了灵感。当时,出租车司机告诉汪甲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做得很好,这让他想到了家乡的泸定。

然而,当他问司机是否知道飞夺泸定桥时,司机脱口而出在湖南,让他当时就想到,为什么不能展示泸定的文色文化资源?”于是,井冈山考察之后,他便和好友创作打磨了《飞夺泸定桥》剧本。

面对成绩,汪甲并不打算就此止步。他表示,下一步将秉承讲好长征故事,发扬红军精神的宗旨,以公益心态和市场支撑,开展《飞夺泸定桥》实景剧全国巡演的计划,并开发打造以长征为主的系列文创产品,全力让故事活化、让文物活化。

采访最后,记者看到纪念碑前的空地已被挡墙围住,无人机可以拍摄里面正在施工,作为全国“最红”的纪念馆,这个占地1600平方米的展馆已开始全面提质升级,泸定桥也即将进入89天的“五年大修期”,纪念馆旁的红色泸定桥干部学院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优化课程设置。

纪念馆外,正在修葺的绿化带上,“不忘初心”四个大字尤为显眼,一个正在不断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前行。











  • 上一篇:州银监局发动金融力量助推脱贫攻坚
  • 下一篇:海螺沟禁毒宣传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