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幸福快乐过新年

甘孜日报    2017年01月27日

   

敏迁村正在铺设硬化路。

王云正在准备过年的年货。

张文的温馨生活。

康定市东关居民点廉租房。

 本网讯(见习记者 杨财婷 刘伊莎 /图)新春临近,新年的氛围也逐渐浓郁。连日来,本报新春走基层记者深入康定脱贫“摘帽”村和部分困难群众家中采访,现场聆听他们的心声。

    脱贫奔康迎新春

    “快要过年了,我们的年货都差不多准备齐全了。自从我们村实施脱贫摘帽工作以来,大家的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收入增加了,过年也能置办更多更好的年货了。”康定市麦崩乡敏迁村的村民杨贵全说。

    敏迁村以前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玉米、花椒和核桃,是康定市的贫困村之一。2016年,是敏迁村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敏迁村村委干部首当其冲、不畏艰难地奔走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各部门之间,积极为村上争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

    过去,敏迁村的通村道路是泥巴路,布满小石块的泥巴路不仅灰尘大,而且极容易损害车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通村硬化路成了村民急盼解决的问题。通过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市交通局,敏迁村群众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积极投工投劳,于20167月正式完成长达2公里、总投资200多万的通村硬化路建设,村民出行更安全、更方便了,着实解决了敏迁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了丰富全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敏迁村村委干部利用村活动室前方的空闲地段,为村民建设了一处文化广场,作为村民健身、运动、跳舞的场所,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投资40余万元。据悉,大年初五,麦崩乡将在乡中心小学举行全乡文艺汇演比赛,村民们正在文化广场上认真排练,让新修建的文化广场发挥作用。

    乡村的垃圾处理问题一直都难以得到解决,垃圾车不到偏远乡村回收垃圾,村名们只能乱扔、乱烧。为改善敏迁村人居环境和垃圾处理难的问题,村委干部通过积极协调乡党委、政府和市政管理局,争取2万元项目资金,为全村修建垃圾处理池一处。为解决敏迁村村民夜晚出行难,只能靠电筒“指路”且安全隐患大的困境,村委干部通过向市委农办申报太阳能路灯项目,为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村民夜晚出行的安全问题得到了保障。

    为进一步促进贫困户增收,拉动村集体经济增长,村委干部们根据自身在外从事种植、管理工作积累的经验,于2016年在本村建设核桃种植基地,建设规模达500亩,投资20万,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敏迁村还投入200多万元种植羊肚菌,今年三四月份将见成效。老百姓通过提供土地种植羊肚菌,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得到一定股份,另外还能在藏香猪合作社等地务工挣取劳务工资。

    安居乐业迎新春

    走进廉租户张文的家里,新年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糖果、瓜子陈列在取暖桌上,电视里放映着喜迎新春的节目,小巧的廉租房生活功能齐全,温馨的家里十分整洁舒适。和万千人家一样,张文和家人正在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以前到处租房住,有可能今天租住进去了,明天就让你搬走了,总是不稳定。自从2010年搬进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我们才感觉有了一个真正的家。不用租房解决了我家很大的一个经济负担,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到处租房的日子不能给予家人安全感,现在的好政策惠及我们老百姓,让我家找到了归属感”。张文满脸喜悦地向记者说。据了解,2009年康定市建成廉租房后,首先安置了“三无户”,除去返迁户,剩下的房源面向城镇五个社区进行分配,在分配中优先安置困难家庭、重大疾病残疾家庭。张文就是其中一户受惠家庭。

    据张文介绍,他读了技校之后就去九龙县国企工作,当时企业不景气,他下岗了后,回到康定开始和妻子一起打工谋生。以前生活条件不好,打工十分辛苦,最苦的时候出现过掏不出两元饭钱的情况。租房时,他家租住的都是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家三口吃住都挤在那个小房子里,这种艰苦的日子令张文刻骨铭心。

    “分到廉租房后,就有了一个落脚的港湾,有了一个家,就能安心过日子了。安居了才能乐业,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繁荣发展,就业机会也很多。除了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各项保障制度都在逐渐完善,例如医保,人的一生难免生老病死,现在看病问题得到了保障,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社区街道的关怀下,我家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一家的收入除了打工还有政府的低保扶持,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我们一家感到很幸福。”谈到现在美好的生活,张文激动地说。

    心怀感恩迎新春

    “快请坐,快请坐”。记者一走进王云家里,王云就热情的招呼起来。王云是康定市水井子社区的一名三无户,2009年搬进了位于东关居民点的廉租房。环顾王云家的客厅,一张沙发、一个小茶几、一台的旧电视,虽略显简洁,却不失温馨。

    “我父亲50年代到甘孜州运输公司来支边,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因为两毛钱的帐对不上,加上自身家庭成份有点问题,我们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小时候很调皮,喜欢玩儿,一次在玩耍时摔倒后因为没钱医治就成了驼背。”王云轻描淡写地讲述自己的经历。“父亲去世后,我就搬进了不足十平米的木板房,那里脏乱差,下雨的时候还漏雨,家里面很潮湿,被子经常发霉,大米更是不能存放。现在好了,在政府的帮助下,我搬进了廉租房,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说到这儿,王云露出了笑容。

    据了解,王云居住在木板房的那段时间,没有低保,只能靠自己打点零工和同学、朋友的帮助。现在年龄大了,没有了经济来源,政府就把他纳入三无户,不仅能优先选择廉租房的楼层、位置,还能在水、电方面得到很大的优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给的低保费用也在不断提高,再加上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关心,基本生活已经能得到保障。“现在生活各方面都很好,唯一感觉艰苦的就是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说话谈心的对象,经常感觉很孤独”。说到这里,王云不禁哽咽。

    当记者问及年货的准备情况时,王云高兴地向我们展示准备好的腊肉、香肠。“我过年就一个人,不需要准备太多,明天去超市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就好了。加上前几天州国税局局长他们送来的米、油、盐、糖等慰问品,我就可以过一个很好的新年了”。最后他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新年寄语:希望明年比今年好,一年比一年好。

    


  • 上一篇:“兵王”归乡情意浓 相聚一堂传家风
  • 下一篇:无悔援藏路 不舍援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