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心系百姓尽职尽责

甘孜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记全州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张宜
    
    ■州委组织部 本网记者 秦松
    他始终怀着对藏族同胞的特殊感情,排忧解难;他始终抱着带领农牧民群众脱贫奔康的目标,迎难而上。他克服高原缺氧坚守岗位,他就是省民宗委选派到色达县下甲斗村的“第一书记“”张宜。
    牢记使命,下决心带领群众脱贫奔康
    2015年9月,得知自己即将到下甲斗村挂职后,张宜又是激动、又是惶恐。激动的是终于有机会与藏区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能够在向基层学习的同时,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惶恐的是自己对扶贫工作并不熟悉,担心自身力量单薄、经验不足,有负组织的重托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期望。
    从秋高气爽的内地来到寒风刺骨,条件艰苦的高原,虽然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张宜还是没有想到反差尽然会这么大,报到那一天,强烈的高原反应就整整折磨了他一个晚上。但为了了解村情、民情,第二天,他不顾高原缺氧,拖着疲倦的身体往村里赶,当地的现实和困难让他震惊。张宜暗下决心,一定要沉下心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多做群众最需要的好事、实事,做好全村脱贫致富的带路人。
    务实创新,心连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第一次到藏区工作,张宜与当地同胞在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他都千方百计地克服。半年多的时间,他帮助村民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1件。在得知贫困户泽绒娜女儿卓玛吉因家庭贫困辍学在家的消息后,他立即组成由驻村干部和村骨干参加的“劝说工作组”,及时赶到她家并成功劝说卓玛吉复学。当天他又在本村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卓玛吉,一名色达县下甲斗村的花季少女,请相信我们,你一定不会失学的”,很快就有1名远在上海的爱心人士表示愿意资助她到大学毕业。村会计益它的妻子身患类风湿,高昂的医疗费成为全家的沉重负担,他主动找到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同学,为他免费开出了廉价的保守治疗药方……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张宜相信,只要坚持从小处做起,群众就一定能够从大处受益。而通过这样一桩桩、一件件的好事、实事,张宜也一步步走进群众的心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拥戴。
    如何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全村扶贫是张宜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2015年10月,在得知本村有3名高中生家境困难,需要经济帮助后,他亲自到甘孜县康北高中了解她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借鉴利用网络寻求社会力量帮助的做法,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大爱无疆、倾情帮扶”的资助倡仪书,收到12个个人、3家公司提供的爱心捐款10500元。今年4月,张宜主动开通“色达县下甲斗村走出贫地”微信公众号,实时、快捷、正面反映本村现状和宣传精准扶贫工作,共发布消息20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共有4位社会爱心人士明确表示愿意长期资助该村4名贫困生到大学毕业,有2个社会公益团体表示要到色达来现场资助小学生,成都市城事周末网站的主编也亲自到村里实地考察,决定赠送2台专为高海拔地区定制的生物质炊事取暖炉,并在7月组织企业和公益考察团到下甲斗村帮助解决全村53台洗衣机和110个灭火器的需求缺口。同时,张宜还通过艰苦努力,争取到翁达经营林场价值2.5万余元的树苗用于全村绿化,争取到四川蜀辉律师事务所无偿为该村提供法律援助,并于3月18日正式签订服务合同。
    多方调研,产业脱贫见实效
    为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扎实,张宜按照调研掌握村情、分析致贫原因、列出问题清单、编制项目规划、推动项目实施、建立长效机制6个,分步骤开展工作。为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他自己设计了有32个指标、5个问题构成的入户调查表,连续用13天时间,走访完全村80户村民,并细致分析出全村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8条致贫原因。在认真听取村民意愿和征求6个相关县级部门意见后,张宜有针对性地列出了28个建设项目,编制出由10个部分组成的全村项目规划,确定了“以基层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推手、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社会扶贫为辅助”的工作思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三位一体格局推进全村精准扶贫工作。为确保项目实施,张宜多次到委里及相关单位协调,争取各方支持,截止目前,共争取项目资金580万元,明确拟建项目11个,将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
    在产业发展上,张宜更是绞尽脑汁,多方探寻,他结合当地实际,先后提出了养马驹、种植药材、成立工程队和运输队等思路,最终确定在全村集中利用部分土地试种多种中药材,成功一种推广一种的发展思路。为确保种植成功,2015年12月,张宜专程将土壤带到成都进行了化验,并到成都和阿坝几家中药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解决了品种和销路问题。今年4月完成了羌活、大黄和金铁锁的试种,目前长势良好,有望全村推广。同时,他集中全力做好全村奶牛养殖的调研和论证,准备通过建立合作社,以养殖大户带动贫困群众的方式,实现奶牛产业的实质突破和群众的稳定增收。
    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下甲斗村的脱贫致富,张宜不能经常回家,很多时候都无法尽到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责任,但他从来不后悔,也从来不退缩,在他看来,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整个下甲斗村就是一个大家庭,村民也就是自己最亲的家庭成员,只有把基层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才不愧“第一书记”的称谓。
    
  • 上一篇:州气象局获全省业务技能竞赛团体奖
  • 下一篇:在广场看直播也“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