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风雪高原援藏情

《甘孜日报》    2016年07月22日

 ——我州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纪实

援藏医疗分队在甘孜县开展义诊义检。

宜宾市对口援建的新龙县甲拉西乡曲格新村。
    ■记者 马建华
    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康巴高原上,雄鹰搏击蓝天、凌风翱翔;即使折断翅膀,也在所不惜,坚守自己最初的方向。
    在这片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上,来自省直机关和成都、泸州、乐山、南充、宜宾市的援藏干部人才,不顾高寒、缺氧、低压、强辐射对生命的威胁,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为我州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不懈奋斗。
    他们,是世界屋脊上的雄鹰。
    这是感天动地的壮举、民族大家庭中和谐共进的乐章。第三批624名援藏干部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饱满昂扬的工作激情,勇于担当、知责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时可见真本性,高原风雪弥漫处”的援藏真谛。
    民生援建 让深情阳光暖高原
    王耀军曾是锦江区第二批援藏工作队副领队,2012年4月,省委第二批“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通知下发后,他第一个主动报名。当组织通知他提前进入炉霍熟悉对接工作时,正值儿子参加高考的关键时期。但为了援藏事业,王耀军只好将儿子托付给亲人照顾,随区先遣组奔赴藏区。
    2014年6月,王耀军的一个举动让家人不解:两年援藏工作结束,他却主动申请要求再次踏上援藏征程,重返炉霍开展为期两年的第三批援藏工作。面对家人的疑惑,王耀军说:“第二批援建项目才进行过半,我对那里的情况熟悉,而且又懂管理。如果这个时候我不站出来,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重返炉霍县,他担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访民生、作规划、抓建设、保稳定——在成都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他即使在闭塞落后的炉霍县也能如鱼得水,干得风生水起。
    王耀军参与实施的28个援建项目,全部都是藏区群众所急需、所急盼的优质民生项目。在项目推进中,他牵头建立跟进管理机制,成立项目推进组,狠抓项目监管,确保项目有序推进。目前已实施的援建项目,包括3座桥梁、2条道路、2家医院、2个社区活动场所、1个自来水厂、1个职教中心、1个殡仪馆等。同时,他还积极引进和牵头争取各类项目援助资金1000余万元。此外,他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成功引进318汽车酒店公司到炉霍投资修建湿地主题公园,并已签订初步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兄弟般的情意、家庭般的关爱,派员单位对甘孜州伸出援手,温暖雪域高原,托起了全州人民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梦想。
    产业援藏 夯实脱贫奔康之基
    海拔4200多米的石渠县是基本不产蔬菜的高寒地区,彭州任市委政研室主任、挂职石渠县副县长的王勇带领专业人员围绕建设冬暖式大棚试验、示范种植,总结出一套种植办法,带出了一批种植能手,培育了种植大户,引导一批先期脱贫村把蔬菜作为了产业选择,为石渠县的产业扶贫找到了一条新的可行路径,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农牧民的广泛赞誉。
    2014年底,他筹集资金在洛须镇洛须村建设了占地130平方米的冬暖式日光温室蔬菜示范大棚。石渠育苗的技术难度远比内地大得多,为保证菜苗能够成活,他整天泡在大棚里。终于,育苗成功,2万多株蔬菜苗很快就分发了下去。
    他组织技术培训,直接受惠农户260余人次,指导种植蔬菜面积150亩。目前,黄瓜、莴笋、蕃茄、辣椒、豇豆挂果上市。
    为扩大规模,他把洛须镇的几名村支部书记作为带头人、培训对象。2015年11月初,他邀请了石渠农技干部、部分村支部书记和种植大户到彭州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和蔬菜产业,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近一周的参观学习交流,使他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发展蔬菜产业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还开拓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促进他们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
    一批先期脱贫村都把蔬菜作为了产业选择,县城旁边海拔4300多米的格孟乡从甘肃请来了大棚种植能人,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今年产出了辣椒、西红柿,创出了高海拔蔬菜种植的奇迹,而且目前还试种了西瓜。王勇带领技术人员数次到大棚进行技术交流,为县上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供决策建议。同时,选择了优良的白菜、卷心菜、辣椒、菠菜、黄瓜、西红柿等种籽200多公斤送给农林局分配到各乡村,还在洛须工委的几个大棚内指导培育了数十万苗蔬菜,指导各乡村及时播种并加强田间指导,争取为每个大棚和牲畜暖棚集中区培训一名田间管理能人,保证净土蔬菜的科学种植。
    两年来,各派员单位始终坚持把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情注甘孜、真援甘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各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赢得了藏区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两年来,各派员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人才培养、基层党建等方面投入资金27.38亿元,实施援藏项目280个,竣工项目190个,完成投资12.91亿元。积极引进42个项目,总投资16.74亿元,到位资金3.54亿元。稻城县援藏队引进泸州企业投资稻城建设项目3个,协议总投资达6亿元。两年来,促使援受双方签约合作协议137个,签约协议总额4.05亿元。道孚县援藏队协调郫县民营企业与道孚县相关部门签订4项合作协议,协议金额3.2亿元。
    各援藏工作队深入实施产业强州战略,助推我州农牧业持续发展。白玉援藏工作队投入900万元资金建设藏药材、无公害蔬菜、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种植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得荣县援藏工作队投入1800万元资金,建成3000亩葡萄基地,2000亩已经正式投产,农牧民人均年增收500元;德格县援藏工作队投入350万元,在龚垭乡建成2.6万平方米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甘孜县援藏工作队投入310万元,建成2975亩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马铃薯良种基地1000亩,注册公司开发青稞特色产品;稻城县援藏工作队协调泸州老窖集团投资玛卡特色农业种植,产值达400万元,3000余名群众受益;炉霍县援藏工作队投资500万元,建成280亩蔬菜大棚,引进社会资金建设500亩玛卡种植基地;新龙县援藏工作队投入资金420万元,在博美乡发展洋葱2000亩,在和平乡发展油菜基地3000亩。
    兄弟般的情怀,是援藏人员心中热热的一盏明灯。
    兄弟般的情怀,是援藏人员舍小我成大爱的不竭源泉。
    兄弟般的情怀,是援藏人员感召全社会都来援藏的精神火炬。
    镌刻在雪域高原的奉献之歌
    每一个援藏干部的背后,总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家庭。
    每一个援藏干部的身后,都有一个强力支撑的团队。
    “醇香的美酒,吉祥的祝福,欢乐的赞歌,洁白的哈达,献给你尊敬的援藏大哥,祝愿你吉祥如意,扎西德勒咻……”不知道谁写的一曲《援藏大哥》,唱出了高原人民的感激和情意。
    这是共同的家园、共同的梦想,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共进,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新甘孜将更加壮美富饶。
    在高原快走几步,内地来的人会大口喘粗气。细心的援藏干部发现,当地人也一样会喘。
    其实,高原缺氧,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援藏干部经常说,我们还可以定期轮换,而当地干部是无法轮换的,他们的付出远比我们大,是更值得尊敬的人。
    2014年8月,成都市高新区实验中学负责人张云加入到了援助德格县教育的行列,挂任德格县中学副校长,雄浑壮阔的连绵雪山,一望无垠的青青碧草,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清新空气沁人心脾,洁白的帐篷,飞舞的经幡,悠闲的牛群……高原美景让初到高原的张云十分震撼。
    然而,高原上稀薄的空气,让张云感到胸闷气喘,强烈的紫外线灼伤着他的皮肤,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更让他举步维艰,停水停电如家常便饭,县城雨天泥泞的街道,晴天满眼的灰尘,昂贵的物价、落后的基础设施让生活艰难而乏味……两年来,张云积劳成疾,患上了极度疲劳综合症、高原性肺炎,医生建议他不能在高海拔地区工作,但他向单位隐瞒了病情,坚持了下来,为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提升,倾情倾力。援藏两年来,作为工作队教师负责人,张云的足迹遍及德格县24个乡(镇)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行程数千公里,送教下乡到31所学校,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他制定了《成都高新区对德格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方案》,起草了《德格县农牧区小学教育现状及建议》,组织了德格县第一批牧区农村小学管理干部到高新区基地学校参观、学习,为建立高新区援教工作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德格县农牧区教育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校长平均年龄不到30岁,学校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不健全,教师备课和讲课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强,缺乏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几乎没有开展过教师公开课和赛课活动”。德格县基础教育落后,让张云心急如焚,于是,他向县上提交了如何加强基础教育的建议意见。
    “不到高原非好汉”。2014年夏天,组织正式通知罗武海参加援藏。家里人才知道他要去援藏。
    临出发前,当过30多年村社干部的老父亲告诫他:“到了藏区要好好干,不能给咱家里人丢脸。”2014年8月,罗武海挂任九龙县纪委副书记。
    面对同事的质疑,罗武海坚定地说:“到藏区援藏,不做过客,不当看客”。
    上班第二天,组织安排罗武海牵头查办某乡一起基层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他积极沟通协调,制定调查方案,调派办案力量,并带领办案人员走村入户,询问举报者,突审当事人,多方收集证据。仅仅3天,当事人受到查处。此后,他牵头组织和参与了4起信访调查。
    针对藏区民生“欠账多”的问题,他组织队友开展专题调研,并主动向南充市委、市政府争取项目援藏、资金帮扶。南充市无偿援助九龙县1000万元爱心资金。目前,参与援建的九龙高中第二教学楼、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已正式投入使用;投资500万元的县城第三幼儿园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在藏区工作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他白天参与信访初核、案件调查,夜晚加班起草各类文件,基本上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
    罗武海说,援藏其实是一个家庭的无私奉献。当初他决定援藏的时候,70多岁的父母双亲体弱多病,上高二的儿子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在他不在家的日子里,妻子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全家的重担。
    “没有照顾好母亲是我一生的愧疚。”罗武海低着头说。去年6月24日,他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入院抢救。等他回到母亲身边时,一直昏迷的母亲睁开眼看了看儿子,嘴角不停的抽动,却没能说出一句话来。就这样,病魔无情地夺走了母亲的生命。处理完母亲后事,他来不及擦干泪水就又回到了高原。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他说,这两年很少陪儿子,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恐怕今年的高考也不能陪他一起度过了。对于家人,他总是充满了负疚感。
    对于藏区的群众,他总是热情满怀。他募集了50套新衣服,送给困难群众。他还常常抽时间去看望踏卡乡耳朵村的结对认亲户。此外,他主动争取了3万元资金,用于藏区基层纪检干部添置办公设施。
    “无胆英雄”的真情奉献
    作为宜宾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2014年8月,李钊挂职新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初到新龙,高原反应接踵而至,头昏头痛、浑身无力、夜不能寐、嘴唇干裂、鼻孔流血……他努力适应。
    工作初期,藏区环境让他艰难前行,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物价颇高、基层不熟、方法不适……他努力克服。
    高原气候,六月飞雪早已见惯不惊,狂风暴雨让人措手不及,漫长寒冬足以泼水见冰……他坚强面对。
    “5+2”、“白+黑”是藏区干部工作新常态。2015年8月,李钊为切实做好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长期熬夜、加班,导致胆囊发炎几度昏迷,却仍然坚守岗位。因不便保守治疗,只有进行了胆囊切除手术。尚在恢复期的他毅然返回工作岗位。
    在李钊的通话记录中,全县19个乡镇的组织员都向他请教相关问题。在援藏工作队,队员有困难,他尽最大努力进行协调;队员有诉求,他想法设法向有关领导反馈请求支持;队员身体不适,他第一时间提出建议确保安全,为全体队员提供“保姆式”服务。
    援藏意味着远隔家人,背井离乡。“家里两位老人年近七旬,母亲长年病痛缠身。去年10月,母亲生病住院,七岁的儿子也生病住院,由于正值全县基层组织集中整顿的关键时期,他忍痛没有回去,每天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电话中叮嘱妻子“多担待点,好好照顾他(她)们”。
    “不想家是假话,但选择援藏就意味着孤独和付出,就要无怨无悔,就要善始善终。”李钊说,既然来援藏,就不能白来一趟。
    高山牧场、田间地头,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一起驻村进寺,访贫问苦、认亲交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乡村、寺庙,到处可见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离别踏归途,真情永留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饱含深情地说,两年来,全州援藏干部人才视甘孜为第二故乡,用真情温暖雪域高原,把大爱洒满康巴大地,做甘孜人、说甘孜话、办甘孜事,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了不畏艰险、勇于挑战、吃苦奉献的援藏精神,促进了甘孜发展,维护了甘孜稳定。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勇于担当、知责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时可见真本性,高原风雪弥漫处”的援藏真谛。
    刘成鸣深情寄语即将离开甘孜的援藏干部人才,高原的艰苦磨砺必将成为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一段“藏汉一家亲”的浓浓情谊必将历久弥新。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以甘孜的发展为己任,当桥梁纽带,坚定不移抓发展惠民生;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全力以赴保稳定促和谐;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尽心尽力解难题办实事,用真爱温暖甘孜大地,开启了民族团结的新篇章。希望援藏干部人才一如既往深爱真爱甘孜,鼓励带动更多优秀人才来甘孜藏区开展援助;一如既往宣传推介甘孜,让更多人走进甘孜、了解甘孜、爱上甘孜;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甘孜,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共同谱写交流交融合作新篇章。
    奔流不息的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诉说着民族团结和谐并进的动人诗篇。
    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梦想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一个美丽、和谐、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新甘孜将更加壮美与富饶!
   
    
  • 上一篇:我州野生食用菌“远走高飞”
  • 下一篇:州工商局“四个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