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更加明亮的“天空之眼”

《甘孜日报》    2015年06月04日

——雅江雷达站访问记

官兵们正在用电脑学习专业技能知识。 
    ■ 黄丽 蒋朋芮 徐浩洋 记者 杨珂 文/图
    5月28日,记者一行来到了距离雅江县城90公里的空军某部雷达站。站外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站内的营房却温暖明亮。雷达站的刘站长是个腼腆的军人,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对国家电网“电亮军营”赞不绝口。
    50年前,雅江雷达站在海拔4750米的雪山上诞生,从此这里就有一只“千里眼”日夜守护着川藏高原的天空安全。第一代雅江雷达站官兵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到雷达站驻守,开始他们艰苦的军旅之路。
    50年来,雅江雷达站的一代代官兵一直生活在无电的军营里。高原的黑夜总是来得特别早,前几代的雅江雷达站人,每到夜幕降临,便进入“黑冷”模式,他们像普通牧民一样烧木柴取暖,用蜡烛照明。
    前几年,雷达站添置了几台柴油发电机。这可把士兵们高兴坏了,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能用热水器,电热毯,洗衣机……可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柴油发电机首先要保障任务用电,其次才能保障生活用电。而且为了保障发电机的使用寿命,生活用电也只从凌晨6点供应到晚上10点。30KW的柴油发电机,只能提供日常照明和给官兵们的手机充电的电量,热水器、电热毯、洗衣机这些家电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摆设。高原的夜不但漫长而且寒冷,官兵们只能烧柴取暖,有时柴没有晾干,烧不燃,他们就往柴里加点油,瞬时浓烟四起,熏得人睁不开眼。晚上睡觉的时候,官兵们总是在床头放几个热水瓶,不是因为高原干燥,晚上要起床喝水,而是因为天太冷了,大家晚上经常被冻醒,只能用热水烫烫手和脚,再接着睡。
    由于无电,站里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刘站长回忆说,那时晚上上厕所只有打手电筒,如果手电筒没充电,就点蜡烛,从卧室到厕所有几步台阶,常常有人在那里摔倒,平时训练受伤是常事,上个厕所都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说出去都挺丢人的。还有我们以前在宿舍里常备一个水桶和一个柴油桶,有名官兵晚上洗脸的时候,错把柴油桶当成水桶,舀到脸盆里的时候都没发现,结果用油洗了脸。
    没电,吃饭也是个大问题,那时烧柴煮饭,大火小火不好控制,再加上高原气压低,沸点低,大家经常吃夹生饭,即使做个最简单的番茄炒蛋也要炒两遍,更别提做什么大菜了。取暖、做饭都要用柴,士兵们每隔三个月就要到离营房最近的村里拉柴,一拉就是一大卡车,可就是最近的村,也离营房有30多公里。长期烧柴,导致营房的墙面总是黑乎乎的,官兵们多么渴望能用上干净清洁的电啊。
    2013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开始全面提速藏区和无电地区电网建设,雷达站就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雷达站的生活用电纳入了无电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中,今年1月2日,雷达站通电了!从此,官兵们使用电器终于不再是梦想。他们用上了电热毯,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再也不会被冻醒了。军营里还购置了两台热水器、两台洗衣机,官兵们经过一整天辛苦的工作后,可以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再把衣服扔进洗衣机里,再也不用忍受烧水洗澡的痛苦和洗衣服时那刺骨的冷水了。
    通了电,站内的医疗设施也有了大的提高,以前不能用的制氧机也能用了,一些需要用电的急救器材也有了用武之地。食堂里购置了电蒸炉,电高压锅,消毒柜等一系列厨房电器,官兵们再也不用吃夹生米饭,吃“回锅菜”了。营房也翻修一新,整个营房内都刷着白色的墙漆,干净又整洁。
    雷达站作为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地方,对官兵的能力素质要求也高。就如刘站长说的,我们海拔高,我们的技术更要高!如今,站里是官兵们实现了网络化、模拟化操作,他们可以通过电脑学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官兵们的实战能力。
    每一位驻守在这雪域高原上的官兵为了守护祖国的蓝天而放弃了家乡的守望,他们曾经只能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给家人打个电话以慰思乡之情,现在通电了,他们能通过视频听到父母的唠叨,看到爱人的笑脸,感受到孩子的撒娇,这对他们来说,恐怕是比用上热水器、洗衣机更加幸福的事!
    雷达是守卫祖国蓝天的“天空之眼”,雷达站的官兵们就是“天空之眼”的守护人,如今国家电网为雷达站的官兵们插上了翅膀,让他们能更加轻松、方便地守护,让”天空之眼“更加明亮!
     
    

 
  • 上一篇:州气象局开展人影作业岗前培训
  • 下一篇:亚丁景区管理局强化旅游业务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