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从悲壮走向豪迈

《甘孜日报》    2014年12月11日

——跑赢自然灾害的甘孜经验(上)
     2009年7·23康定舍联乡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武警官兵在现场救援。 资料图 
     圣洁甘孜,大美天成。被誉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甘孜,是人们向往的人间乐土,但旖旎风光的背后,这里却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近四年来, 2011年炉霍“4·10”5.3级,2013年“1·18”白玉5.4级、得荣“8·28”5.1级和“8·31”5.9级地震,处于地震断裂带上的我州,这几年并不平静,今年11月22日16时55分,康定发生6.3级地震,地震造成5人死亡,80人受伤。而泥石流、滑坡、雪灾等自然灾害在我州更是频频发生。
    曾经,突发的自然灾害,让美丽的山村瞬间被夷为平地,吞噬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灾难让人触目惊心,教训发人深省,面对灾难,我州痛定思痛,加强事前防范和应急演练,实现大灾无重大人员伤亡。
    康定地震与10月7日的景谷地震、8月3日的鲁甸地震震级相近,但伤亡人数低于前两次地震的同期数字。“鲜水河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强震,科学避震的宣传、应急演练,都已纳入常态化的工作当中。”州委书记胡昌升说,“通过电视和相关的媒介来讲科学避震,采用多种方式让地震防范意识深入人心,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和预警,普及自然灾害避险知识,排查安全隐患,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我州在灾难面前从容淡定,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整合资源、分工配合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形成了一套科学预警、科学救援、科学防灾的防灾减灾经验,唱响了一曲大灾面前生命至上的颂歌。

  ■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杨珂
   【新闻回访】
    丹巴县巴底乡
   一场泥石流吞噬了51条鲜活生命
   2003年7月11日22时30分,一场特大泥石流袭击了丹巴县巴底乡水卡子村,正在当地一个休闲山庄载歌载舞的51人瞬间被泥石流无情吞没……
   灾情由持续降雨引发。当时,一个旅游团队在巴底乡木卡子村一度假村与当地群众举行联欢会,当时共聚集了70多人。两股大泥石流从附近的山上急速冲下,由于事发突然,现场只有10多人侥幸逃出。
   康定舍联乡
   泥石流造成15人死亡,39人失踪
2009年7月23日凌晨3时左右,康定县舍联乡干沟村响水沟因暴雨发生泥石流灾害,致使大渡河部分河道短时间堵塞,造成居住在响水沟两侧临时工棚内、在S211线瓦丹路进行公路复建施工的中国路桥、水电七局、水电十四局三家施工企业员工伤亡和失踪。据新华社7月30日报道:康定县“7·23”康定泥石流已经确认15人死亡,39人失踪。
【教训】
  灾害排查预警不到位
  我州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都会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上两个案例这只是众多自然灾害中伤亡较多的案例之一,每年自然灾害给我州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自然灾害夺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甘孜儿女悲壮、痛心,但透过一次次血的教训,暴露出的是应急演练和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力等。记者找到当年新华社记者赶赴灾区的相关报道:悲剧原本可以避免,2003年7月11日晚19时左右,巴底乡政府接到省、州有关部门传给丹巴县的一份特急通知:“7月11日20时至7月12日20时将有一次中雨至大雨的降雨天气过程,丹巴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全力做好临灾预警工作。”接到通知后,巴底乡立即派出乡干部分别到各村进行通知及汛期预警安全检查。
   21时左右,乡干部来到水卡子村,发现沟口旁的休闲山庄违反规定,聚集了很多人在唱歌跳舞(乡上规定:防汛期间不得在危险地段举行大的群众聚会),他立即找到老板告知当晚雨情,要求马上疏散群众,但只有6个人离开了休闲山庄。
   21时40分左右,乡干部离开山庄,去通知其他村民。22时左右,天降大雨,随后全村停电,联欢人群从院坝转到山庄二楼,点上蜡烛继续唱歌跳舞。22时30分左右,泥石流灾难发生,现场仅有在一楼的4人侥幸逃脱,二楼的51人罹难或失踪。
   据丹巴县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7·11”灾害发生之前,由于连续的集中降雨,该县内曾发生了“6·26”和“7·01”两次特大泥石流,而且与“7·11”一样,均发生在植被相对较好、半个世纪以上没有发生泥石流的地域。两次灾害都因为预警及时,成功疏散、转移了600余名学生和群众,两次灾害均未造成人员伤亡。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县乡制定了相应的自然灾害预警制度,但形同虚设,时任巴底乡党委书记周良云告诉记者,乡上规定,在防汛期间,各村主要干部离开村子一天以上必须向乡党委请假。但是,灾情发生的当天,水卡子村主任到外地打工,没有跟乡上请假;村党支部副书记送妻子到县城看病,跟乡上打招呼说当天回来,但他当天并未回来。巴底乡各村除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监测责任人外,村内各个监测点都会指定监测人,但是这种指定大多数只是口头上的,并没有明文规定具体的责任制度。休闲山庄的老板就是被口头指定的水卡子村的监测人,但是,他不仅没起到监测预警义务,反而在没有得到县上有关部门授牌的情况下,组织这种大的旅游接待活动,并且是违反乡上有关规定,在汛期举行人员聚集的歌舞晚会。这样的“预警制度”和人员素质,如何保障群众安全?
   新华社记者发现,通讯不畅、预警手段落后,也是造成这次悲剧的重要原因。巴底乡党委书记周良云说,大多数乡干部到各个村监测水情、安排工作靠的都是两条腿,十分费时。全乡只有10支用来预警的鸣火枪,起的作用很有限,一有情况只能靠放鞭炮、敲锣打鼓来传递消息。
   7月11日晚发生泥石流后,由于乡上没有固定电话,无法联络丹巴县城,为了及时给县里报告灾情,乡干部摸黑爬上附近的高山,从22时折腾到次日凌晨1点左右,才靠着手机断断续续的信号将灾情报告给县里。
   与其灾后反思,不如未雨绸缪,必须要抓好平时的应急防范。天灾防不胜防,天灾来袭,虽然州县党委政府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在高效调动救灾应急队伍、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查灾核灾等方面,反应及时,救援有力,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但仍然挽回不了一个个因灾死亡的鲜活生命。总结血的教训,甘孜儿女在灾难中,从悲壮走向豪迈,建立了一套科学预警、科学避险、科学救灾的防范自然灾害的成功经验,实现了在大灾面前零死亡的记录。
  (注:本文有关信息源自新华社新华视点——《丹巴泥石流反思:与死神赛跑的接力棒断在哪里?》)
 
 
 
 
  • 上一篇:州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 下一篇:我州扎实推进宗教领域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