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我为新闻“狂”

《甘孜日报》    2014年11月10日

——庆祝第15个记者节特别策划

编者按:
  今天是第15个记者节,本报特推出记者节专版,也让记者当一回版面的主角。我们选取了今年本报刊登的一些有比较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让亲历记者述说这些新闻背后的故事,以期让读者了解新闻采访的酸甜苦辣,了解“无冕之王”的自豪和无奈。
  据国际酒店巨头希尔顿对中国职业的最新调查显示,律师、会计师和媒体人等被列为中国工作最辛苦的职业。不管这个调查是否完全准确,但是媒体人的辛苦,是千真万确的。曾经有一句话印证——记者不是在写新闻,就是在采访新闻的路上。
  当你为一篇篇精彩的报道而感动时,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而赞叹时,你是否想了解这些新闻背后的故事?尽管记者这份职业很辛苦,但很多记者依然为此“痴狂”。因为做新闻,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见证历史的发生,推动事件的改变,挖掘鲜活的人物,反映百姓的心声,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还是那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我们媒体人不变的信念和追求。
 
    搭乘摩托进牧场
   
  记者 陈杨
  ■新闻事件:
  从章纳乡向巴塘方向驱车行进约20公里就没了公路,仅剩一条机耕道。州委书记胡昌升只能下车搭乘当地牧民的摩托车。顶着寒风,摩托车在湿滑的路上行走,工作组一行虽然全副“武装”,但仍然冷得瑟瑟发抖。
  摩托车在行驶了几公里后,机耕道也没了“踪影”。胡昌升不得不把交通工具换成马匹。
   ——(《甘孜日报》2014年5月4日)
  ■采访经历:
  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把坐惯了的现代交通工具再换回马匹之类的原始工具,而且还要靠骑马穿越原始森林,会是怎样一种感受?今年4月30日,在采访州委书记胡昌升现场办公时,记者真切感受了一次。
   州委书记胡昌升进州工作以来,有一半的时间都“浸泡”在基层调研,他踏遍全州千山万水,了解百姓所盼。今年“五一”,他要骑马到不通公路的地方去现场办公。
  29日夜宿章纳乡,一场大雪不期而至,第二天厚厚的积雪铺在大地上,气温骤降,道路也变得更加湿滑。汽车走了一段距离后,公路就没了“踪影”,大家不得不下车坐上了摩托。尽管捂得严实,顶着低温坐摩托车还是够呛,书记的脸上瞬间被寒风吹得红彤彤的。
  走了一段路,连通过摩托车的机耕道也没有了,大家不得不骑马。我不会骑马,费了很大的神,才在别人的帮助下,上了马。
  行进在崎岖山的路上,我们时而在4000米的雪山下,时而又进入水流湍急的原始森林。骑行了一段时间我就受不了了,干脆下马徒步行进。但这里海拔大多在4000多米,走路比骑马更累,不得不再次回到马上。
  书记却十分笃定,还时不时向周边的随行人员打趣:“看我像不像牧民,驾!”在海拔高的地方,马也和人一样喘气不止。马匹是从老百姓家中借来的,书记心疼百姓的马,每过一段时间就招呼大家休息,也让马能够恢复体力。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书记终于到达一处名为波雄,海拔4000米的高山牧场,与巴塘县有关负责同志汇合。头顶蓝天,书记与理塘县、巴塘县有关负责同志席地而坐,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商议章纳至波密公路相关问题。经过会议研究,这条公路今年就开始规划建设,不久两地百姓通车梦就会实现。
  直到下午两点,大家才囫囵吃了一顿饭。来到波密乡,老百姓获悉两乡连接公路即将开建,无不欢心。
  ■记者感言:
  胡昌升常说,对人民公仆来说,为民受苦苦亦乐,苦的环境、苦的心情、苦的局面不仅可以磨练意志、砥砺品性、考验忠诚,还可以让我们在苦乐相伴中牢记使命、排难而进,书写别样精彩人生。
  书记冒雪骑摩托去牧场现场办公的帖子在微信上转发超过10万次,帖子中这样写到:“很多人不认识他,但康巴大地的百姓和牧民认识他,他是我们尊敬和拥戴的州委书记--胡昌升”。“很多领导口中念念有叨关爱百姓、关注民生,但谁能做到胡书记在两年的工作中跑遍所有乡村,冒雪搭摩托去不通公路的牧场看望百姓解决难题,他用情用爱构筑了康巴的和谐”。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只要心中装着百姓,百姓的心中就有你,书记为全州干部作出了最好的榜样。
 
    “走转改”让新闻更接地气
  
  记者 马建华
  ■新闻事件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本报“走转改”报道组走进九龙县采访新村建设,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汉藏彝族聚居区,那里的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住房条件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们感受到实施各项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和谐新农村正在九龙大地崛起。
   ——(《甘孜日报》2014年10月8日)
  ■采访经历
  作为一名责任编辑,我下基层采访很少。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和本报副总编田杰去九龙县采访新村建设。
  九龙县是藏汉彝族聚居区,新村建设项目都在交通不便,条件十分艰苦的山区。我和田杰分组后,我跑子耳乡万年村和魁多乡江郎村。从雅砻江边到万年村有2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这条通村公路才通车几年,由于道路狭窄,没有硬化,会车都很艰难,抬头是耸入云霄的山峰,低头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由于头天晚上下了暴雨,机耕道上积水很多,泥泞不堪,汽车经常打滑,险象环生,老练的司机急得满头大汗。他们劝我不要上去了,上面的路更烂,如果汽车陷入泥潭动弹不得,会更麻烦。为了写出鲜活的新闻,我们克服困难到达万年村。万年村的新村建设已经完成,漂亮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到了村里已经是中午一点过,我顾不上吃午饭,立即到村民家中采访。朴实的群众给我讲房屋风貌改造过程中,藏汉彝族群众帮助身有残疾的木古挖石父子修建新居、数百村民养老送终孤寡老人朱长命、藏汉彝族群众张罗着帮彝族残疾村民阿奴志兴找媳妇、修建新居……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县上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2点过,一天的忙碌,让我们身心疲惫。回报社后,我们刊发了《和谐乡村景象新》、《索玛花开山乡春》、《产业助农圆梦小康》等5篇现场感、故事性强的通讯以及两期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图片新闻。
  ■记者感言
  这次“走转改”,我切身地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对农牧民生活的影响,在田间地头,我看到了农牧民增收的欢乐……这些是我坐在编辑部无法想象的,让我从报道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变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情况的体验者,感受者。我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今年初,甘孜日报社党委要求,报社班子成员定期带领编辑、记者深入基层开展“走转改”活动。截至10月底,本报共派出11批次“走转改”采访报道组深入基层采访,共刊发230余篇接地气的新闻作品,有效提高了报纸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力、报道的感染力和媒体的影响力。
 
    梦回首都北京城
  记者 陈杨
   ■新闻事件:
  该封诰真实地记载了明王朝敕封噶玛噶举派高僧,有效管理藏区地方事务的史实,对研究明代中央王朝与藏区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甘孜日报》2014年6月9日)
   ■采访经历:
  十年前,我在州文化局采访时,了解到州博物馆有几件镇馆之宝。这些宝物就是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封诰、明宣宗宣德元年四月十八日诰命。由于太过珍贵,州内又没有展出条件,因此很多年来都是闻其名,而不见其物。
   今年6月,我在北京见到了这两件珍贵文物。600多年前,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封诰、明宣宗宣德元年四月十八日诰命从北京城发出,一路快马加鞭送到了万里之外的康巴;600多年后,在党中央和中宣部、国家民委的支持下,两件珍贵的文物借“圣洁甘孜、走进北京”活动,乘坐飞机梦回北京。
  慕名而来的市民俯身逐字逐句读着文物上的内容,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在另一边,由100张虎皮拼接而成的“百虎”帐篷矗立在精品文物主题展区正中。这件“庞然大物”豪华大气,做工精致,是研究康区土司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一名北京市民对我说,看了这次展出,对甘孜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更新的认识,有再去甘孜旅游的“冲动”。这名市民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记者感言:
   在“圣洁甘孜、走进北京”活动的采访中,市民对文化特别感兴趣。优美的风景冲击着观众的视角,而文化,则从心里深入骨髓。搞旅游就是需要有文化才有生命力。而甘孜不仅有文化,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好文化品牌,甘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真相,让新闻更有生命
   
  记者 泽央
  ■新闻事件:
  
潲水喂猪到底有没有害?今年7月,消费者给本报民生监督热线打来电话,称康定城郊有养猪户给猪喂食含有洗洁精的潲水,希望报社能调查监督,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记者用了三天的时间,对康定县潲水养猪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写出了事实真相。
   ——(《甘孜日报》2014年8月5日)
  ■采访经历:
  接到采访潲水养猪的任务时,我担心采访对象不配合,无法完成采访任务,家人得知我的采访内容后,担心我一个女记者单独去采访这么敏感的话题会有危险。
  接受任务后,我与州县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联系,希望了解“潲水猪”的产生、处理、监管及用潲水喂猪后是否会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一些情况。在得知我的采访意图后,相关部门负责人都乐意接受采访。
  7月30日一大早,记者跟随州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监管科两名工作人员来到一酒店,全程体验了酒店对早餐残留食物处理的全过程;中午,我们来到一小餐馆用餐,借上卫生间之机对餐馆的潲水处理进行了暗访;下午,来到了康定县屠宰场进行现场采访。第二天,对康定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州畜牧局高级兽医师等专家和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采访的前期工作进行得如此顺利,出乎我的意料。第三天一大早,我到城郊采访养殖户,出人意料的是没有一家肯接受采访。没有养殖户的现场采写,整个稿件就不完整,没有说服力。
  我只好打电话给有可能认识养殖户的朋友,希望通过朋友关系,让养殖户同意接受采访。一个上午过去了,没回音;中午过去了,还是没回音;就在我几乎绝望之时,一朋友打来电话,说她认识的一养殖户同意采访了。虽然养殖环境比想像中的还要恶劣,但我还是坚持做完了采访。经调查证实:潲水猪对人的身体健康确实有害!
  ■记者感言:
  有位新闻界前辈曾说:一个合格的记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揭露丑恶现象,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这也是民众对记者的期望和要求。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由于采访的内容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尽管如此,当自己冲破阻力,写出一篇好稿子的时候,内心的愉悦是无以言说的,一种成就感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而这也是从事新闻工作的魅力所在。
 
感动伴我温暖前行

 
  记者 张涛
  ■新闻事件:

  去年8月10日,不到27岁的白玉县青年农民泽称降措为了拯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落水儿童,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泽称降措生前所在的村干部说:“他是个好孩子。”他打工的工地老板说:“这娃好得很,忠厚老实,他见义勇为的精神,是甘孜人的骄傲……”
  ——(《甘孜日报》2014年4月10日)
  ■采访经历:
  
今年4月, 我参加了“走转改”系列采访活动,通过短短几天的采访,让我收获了许多感动与惊喜。
   在白玉县委宣传部,我们得知了该县青年农民泽称降措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我们决定挖掘英雄生前的故事。我来到建设镇布麦村泽称降措的家,建设镇的工作人员帮我翻译。对于泽称降措,我问遍他的亲朋好友,都没能发掘出“有价值”的故事。在我看来,他只是普通的农村小伙。县委宣传部部长徐顺发对我说:“泽称降措的行为不是一时冲动,在生与死的一瞬间能够作出抉择,源于他长期助人行为形成的习惯。”他一语点醒了我。我决定采访泽称降措的父母、好友、乡村干部、义务供养的老人和打工的工友,从他们简单朴素的讲述中,我记录着每一处细节中的感动。
  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人物通讯《面对生死抉择 他挺身而出》便见报,许多读者从我们的文字和图片中,认识了这位见义勇为的藏族小伙。大家普遍认为,泽称降措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弘扬了甘孜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递了正能量。
  ■记者感言:
  
深入基层,稿件里有了泥土的气息、青草的芳香,多了群众的语言。只有扎根基层和贴近人民群众,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生生不息,永葆活力。从事新闻记者5年的时间里,有过疲惫,有过兴奋,有过无奈,但最多的是感动。我接触了这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他们带来的力量与希望,伴着我们温暖前行。
 
见证康定“城事”
  记者 杨珂
  ■新闻事件:

  康定有一座桥叫“公主桥”,传说是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途经康定时修建的。这座桥表达了康定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敬意,体现了藏汉民族之间的友谊,“公主桥”的名字沿用至今。如今,携千古风情、载厚重人文,一条集休闲、健身、人文于一体的环山路宛如彩带从将军桥到公主桥纵向穿过,将人、景、文串联在一起,这便是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炉巷·文成路。
  ——(《甘孜日报》2014年10月22日)
  ■采访经历
     接到“炉巷·文成路”的采访任务时,值班总编要求我从文化的角度去写。不明白修路为什么要和文化扯到一起。
     我不知所措地从将军桥出发,一路沿河走上了炉巷·文成路。这次采访我没有以记者的身份去完成,而是将以游客的身份去体验。
     别人用40分钟就可以走完的“炉巷·文成路”,我走了近4个小时,一脚高一脚低地走在在建的路上,的确有点费劲。一路上,我采访了泥水匠、电工、木工、藏族画匠……大家都很热心,每当我问起一些他们正在建造的,富有康定文化色彩的装饰建筑的问题时,他们总是追根溯源地给我解释,即使自己不了解也会叫身边懂的工友给我解释。这一趟采访任务跑下来,我不但了解到炉巷·文成路背后的历史故事,更多的是修建过程中,设计者赋予给它的文化色彩。回到家里写稿件的时候,我完全不需要借助采访本,因为采访用情太深,全部都记录在了脑海中。只要记住真心真情和受访者交流,就能够写出感人至深的稿件。
  ■记者感言
  做记者其实挺辛苦的,白天出外采访,晚上回来还得挑灯熬夜“爬格子”,甚至通宵达旦“开夜车”,这是常有的事。其实每一篇稿件背后都饱尝着记者的酸甜苦辣,当然苦中也有乐。每当自己成功地报道了一起事件、一个典型人物,成功的喜悦无法言表,成就感、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觉得生活很充实。作为记者,我们的记录终将成为历史,我作为这样一个记录者而感到自豪。
 
  • 上一篇:甘孜电力全力巡查维护配网线路
  • 下一篇:四川省“健康相伴•幸福同行” 人口与健康巡演活动在泸定县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