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高原野人”车智刚

《甘孜日报》    2014年11月06日

  ■ 吴谋
  “老爸,我和妈妈都想你喽,有时间还是回来看看我们,你长期在藏区工作,特别要注意身体哈……。”“要的,老爸现在石渠,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去,你多帮家里干些事,……。”
  电话那边是女儿思念父亲亲切的话语,电话这头是父辈心中对女儿的愧疚。此时,一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坚强汉子,尽在众人面前,留下了动情的泪水。
  11月4日,在海拔4200多米的石渠县起乌乡的电力施工现场,笔者采访了车智刚,这位来自甘孜供电公司一名普通基层干部。
  自去年8月,甘孜藏区电力天路和无电地区电网建设动工后,车智刚与他的团队,便负责甘孜藏北石渠、甘孜、新龙、白玉、色达五个县的35kV及以下农网升级的建设管理工作,其工作地域大多在海拔3500-4500米。新建的输电设施,也在此输向更加边远的牧区。可谓是点多面广、工作环境恶劣。
  从每一条输电线路动工起,这位不以领导身份自居的大哥,总是把海拔低的工作地段,分配给手下的年轻人,而他自己到距离更远、海拔更高的施工地段,去查验施工进展情况。
  今年9月的一天,已多次到石渠呷衣乡查验施工进展的车智刚,再次以大哥的身份,进入这个与青海玉树州交界距石渠县城148公里的施工地段。
  甘孜藏区地广人稀。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万人的石渠县,出县城不久更是人烟稀少。
  为了快捷完成当天线路检查,在一段约10公里无道路通行,而线路建设却在这段路的沿途,需步行检查沿线的施工质量。车智刚二话没说,命令手下乘车绕道在前方汇合,独自与施工方的一位负责人,带上干粮和饮用水,走上了这条验收之路。
  海拔越来越高。伴着呼吸困难和急促的喘气声,行走缓慢,车智刚认真检查着开挖的基坑,查看线路安装质量。刺眼的阳光和刺骨的寒风,再次将面容添加了一层黝黑的“面霜。”
沿途,还不时看到远处似野狼和狐狸的物种,注视着他俩的一举一动。
  6个小时后,待与前面队员汇合时,已是傍晚时光。早已走路打颤、衣衫褴褛、嘴唇干裂、冷的发抖的他,让手下的员工发车出惊叹不已的声音:“车哥儿,若不近距离相认,我们还以为过来的是野人。”“那  我就是一位战斗在高原上野人。”说话已无力的车智刚,开着玩笑地回答道。
  从此,“高原野人”的雅号,由此而来,由此出名。
  就是这位粗狂豪放、性格直爽的“高原野人”,一位普通的中层干部,在一年多的“关外”工作中,很少坐在办公室,大多工作时间率领着他的团队。奋战在荒无人烟的甘孜藏北高原各施工现场,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把最艰苦的工作施工地点,揽在自己身上。
  在这次的跟随采访中,得知他已和家人,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抚养他长大成人的祖母,临终前都未赶回去见上最后一面,让他更是倍感遗憾。
  话锋一转,“高原野人”抹去眼角上的泪水骄傲地说道;“每当看到无电地区百姓用上电的那种喜悦,做为一名工作在藏区的电力职工,心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电力天路和无电地区电网建设已接近尾声,石渠县已进入寒冷的冬季,抢工期、抢进度,迫在眉睫。“大家叫我‘高原野人’也好,还是叫我车哥也罢。我要以胜利者的姿态自,带领我的团队,走遍管辖内46个无电乡村,让即将通电的每一条输电设施,安全稳定地向藏家牧民农户送去光明。”
  现在,“高原野人”车智刚,用他的言行,仍工作战斗甘孜藏北区域无电地区电网建设现场。
 
 
  • 上一篇:州政府修订出台常务会议工作规范
  • 下一篇:我州公安机关拉开集中整治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