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中国梦· 百人百梦(7)

《甘孜日报》    2014年09月28日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  

新华社发
 
  他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心中满怀自豪,
  他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心中满怀感动,
  他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心中满怀憧憬。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见证了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她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曾经饱受蹂躏的历史从此一去不返。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走过了坎坷,经历了风雨,探索着前进的步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为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我们专程采访了3位普通人的经历,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从不同侧面为您描绘共和国前进路上的几幅不同画面,和您一起感知新中国,感知新生活。
 
  编者按:
  金秋送爽时节,新中国即将迎来65华诞。65年,记录着一个国家砥砺奋进的壮阔历程;见证着一个民族迈向辉煌复兴的耀世荣光。
  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个人的命运从来与国家休戚相关。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本刊从今日起推出《百人百梦·中国梦——喜迎共和国65华诞,共和国同龄人·特别策划》专栏,通过与祖国同龄的人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我们的眼睛、用心灵、用笔触、用镜头,记录和展示我州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共和国65年来的光辉历程。
  岁月如歌,辉煌永存。浓墨重彩之间,我们珍藏一段难忘的记忆,更寄托出一份由衷的祝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肩负起推进战略任务的光荣使命,努力同心、团结奋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希望与祖国同龄的人们积极参与,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联系电话:13558508288,投稿邮箱:gzbjjmszk@163.com
 时代变化让我自豪
  ■ 被采访者:贺先枣 退休干部
  1949年夏季,当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时,那时他正好2个月大。如今,新中国迎来了65岁生日。回首过去、看到眼前、展望未来,我的心总会似潮水涌动翻滚……
  母亲给了我肉体,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把我这个无知的孩子,教育、鼓励、引导、培养成了一名国家干部。
  20岁参加工作,在州内其他县工作了20年,到1988调康定,在州级机关工作至2009年退休。
  当谈到我州变化时,贺先枣非常兴奋地说,路、电、水的变化最大。
  当年在德格工作,回家一次都只能等到过年,而且还受交通的制约,那时车辆也很差。贺先枣回忆当年路况时说,也许是人口少,温度也相对低,人们外出时都会带着帽子。
  一次从康定回德格路上,坐在车上的旅客,一不小心帽子被风吹掉了,他只是让驾驶员把车门打开,下车找回丢失的帽子后,又能顺利跳回。当时车辆不仅速度慢,路上灰尘也大,整个人的面部已被灰尘掩盖已至于车到终点站时,同车旅客下车第一句话是“同志贵姓”。
  如今,到南路还是北路,交通不仅让甘孜人民受益,更加让内地旅客尝到了甜头。
  原来到九龙要到下午才到,中途还得在沙德吃午饭。现在不同了,3小时后就能到九龙县城找饭馆了。
  说了路,在说说电。当年到州内其他县工作,照明基本上都用蜡烛,因为那时都没有开发水电项目,电灯就是梦想。由于那时是计划经济,就是蜡烛也是供应,喜欢看书的贺先枣没办法,于是将剩余的蜡烛重新制作,便于看书时用。
  如今,走到那里,全州各县、各乡、各村都会看到电灯了,人们在不愁电了。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走到那里都不能缺少的。
  当年刚参加工作,被分到关外,吃水就在当地水沟里挑,没有想过卫生不卫生,只想有水就行。
  如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人们都喝上卫生干净的水。
  贺先枣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天,甘孜州能与沿海发达地区同步前行,成为全国人民喜爱地最佳旅游圣地。
变迁的记忆
  被采访者:陈学华 原州工商联副会长
  作为一名老工商人,在甘孜州工作了30多年,经历了知青、改革开放建设的每一次突破,更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富强。
  那年陈学华当知青了,是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对于陈学华来说,那时他把在农村的事,不仅想得过于简单,而且也很浪漫多彩。一个僻静的山乡村落,袅袅炊烟中人们劳动、生活着,乡亲间的种种纠葛轶事既充满乡下人的淳朴,也有无数地乐趣。
  其实,《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及《青松岭》等电影播出,让陈学华这代青年热血澎湃,来到了农村,来到了日夜向往的地方。然而,知青让陈学华学会了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方法,从而在后来的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谈到变化时,陈学华感受最深的是通信。刚参加工作时,人们不是写信,就是想给亲人打电话。而在当年,人们打电话都得排队,计划经济嘛,一个单位只有一部电话,轮到可以打时,基本上都是“喊口号”,为什么呢?那都是信号不畅,也有电话原因。
  现在人人手中都有电话了,不在排队、不在BB、不在说家里没人接电话了。从手动到触模,通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郎山,人们最熟悉不过的地方。陈学华说,他有一位朋友,是开货车的,每次到过二郎山,当天夜里他就失眠,怕自己这次过山,就永远不能回来了。当年的驾驶员就这么艰辛,需要的还是好路、宽路。
  “二郎山隧道通车时,我们刚好经过,一到新沟,象是在做梦。因为在二郎山过夜的日子太多了,特别是冬季,让过往车辆特别留心、特别在意。”陈学华激动地说。
  如今,陈学华最大愿望是高速公路、铁路能尽快通行就好了,甘孜州的老百姓出行就更快捷、更方便了。
我们一起走过
  ■ 被采访者:白珠 退休干部
  她作为一名老气象人,在气象部门工作了30多年,经历了气象建设的每一次突破,见证了甘孜州气象的变迁。
  她生在康定,是家中的老大,最喜欢当兵,可还是没有如愿。
  1971年参加工作的白珠,心里总是装着党的关怀之情。白珠说,我们对党要有感恩之心,作为一名藏族同志,全得感谢党,是党给了我幸福生活,是党培养并教育了我,让我懂得了多学文化知识,才能建设好自己家乡的道理。
  其实白珠的爱好很多,喜欢照相、打篮球、跳舞、唱歌,这都是在理塘工作12年锻炼了她。白珠说,参加工作到理塘需要二天才能到达,途中旅客与车同舞,而且车前车后都有烟雾,比舞台的雾还多、还浓,下车时,只看见两个眼球在转。而现在到理塘,坐客车一天都不需要,下午3点左右就到了。
  如今二郎山隧道的通行,让州内工作过的老同志,在冬季到来时回内地过冬;在夏季时回康定避开炎热的夏季,以免蚊子叮咬,这就是一个隧道为人们带来的方便。
  旅游是我州优先发展产业,近年来,我州更加重视旅游,特别在康定可以看到,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不断涌来。现在整个康定城的车辆多了,游客的需求更高了,然而,康定的名小吃不仅吸引众多游客,而且内地的火锅、炒菜等应有尽有。
  作为土生土长在康定的白珠现已退休在家,就是要享受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说起心愿,白珠说,高速公路、铁路能快点通,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中国越来越强。
  • 上一篇:500千伏乡城站首检完成
  • 下一篇:冈拉梅朵助学藏地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