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立德树人铸师魂

《甘孜日报》    2014年09月10日

   编者按
  时间如白驹过隙,3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迎来了第30个教师节。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爱的教育,如汩汩清泉,沁人心脾。在学生心中,老师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灵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他们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份真诚的寄语,一次倾心的交谈,足以改变学子的人生轨迹……相遇一位良师,乃学生人生之大幸。即使发白、须长,每每念及,仍会开启温暖的记忆。
  为师者立德树人的故事,传递出的是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今天,本网推出“立德树人——第30个教师节特别报道”,为你展现那些真挚、质朴而富于爱心的教师。希望将他们的才智与激情、奉献与执着、平凡与伟大,传递给广大读者。

  心愿:把莘莘学子教育成才
  人物:泸定县得妥职业中学周建秀
  今年6月5日,年仅37岁的泸定县得妥职业中学教师周建秀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因恶性滑膜肿瘤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翻开周建秀老师的工作日志,从与学生的交心谈心到班级管理,从作业批改到检测讲评,从常规检查到与家长联系沟通……,朴实的字里行间里浸透着她的心血。
  去年底,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周老师突然急促咳嗽,她以为是感冒,并不在意,但咳嗽越来越剧烈,常有血丝溢出,因为她所带班级是毕业班,她没有时间去看病。12月14日,因严重咳嗽,她已经无法再坚持走到办公室,被家人带到省人民医院,经医院确诊已是肺癌晚期。她没有住院,返回学校,她放心不下学生。今年春季开学,学校考虑到她身体的原因,决定让她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可没过几天她就坐不住了,找到学校领导要求恢复她的班主任工作,她说:“也许这是我能教的最后一届学生了,就让我善始善终吧。”学校领导十分感动,满足了她的请求。
  病魔折磨得周建秀难以忍受,她每走一步,每说一句话都很艰难,但看到学生,她会拼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4月15日,她的声音彻底嘶哑了,不得不向学校教务处请了三天假。4月18日,病情加重,她已无法正常说话,咳血不断,不得不借助手势来和家人交流,她仍未忘记工作和学生,并委托同事帮助照看学生,每天了解学生情况。4月19日,她到泸定县医院接受治疗,不顾医生劝阻,23日,她又回到学校,看望学生。她想把生命中最后的日子留给她牵挂的学生和即将小升初的孩子。
  周建秀2000年6月毕业于宜宾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同年9月参加工作。曾在泸定县冷碛小学工作,2001年调至泸定县得妥职业中学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数学、政治、历史教学工作。曾先后荣获“州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班集体”、“校级活动优秀指导员”等荣誉称号。
  心愿:让孩子们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
  人物:甘孜县二完小援藏教师杨元建
  杨元建系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教师,2012年8月,杨元建主动申请到甘孜支教,担任甘孜县二完小副校长兼教科室主任、科学教学等工作。去年8月,他主动申请延长支教时间,还把自己的爱人朱国琴老师动员到甘孜支教。
  杨元建刚来甘孜二完小,学校就把一项省级重点课题结题阶段的攻坚任务交给了他。当时该课题结题时间不到1年。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编写了一套20多万字的主题班会校本教材。为了设计一个适合藏区学生实际的主题班会活动,他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个活动设计方案都要几易其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此项研究成果被州教科所推荐参加四川省第16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四川省第16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评奖。
  两年来,学校采纳了他提出的“甘孜二完小教师自主发展园构想”,初步构建起以教师自主发展为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他撰写的校本研训经验总结报告获得四川省民族地区“校本研训组织与管理”经验与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
  他建议实行行政集体视导教育教学常规制度、赛课指导团队制度,建议学校加强以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为重点的校本培训。他制作培训软件,重建班主任考核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
  杨元建悉心指导年轻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在他的指导下,钟晓娟获得全州英语赛课第二名。
  在教学上,他结合藏区教育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出5分钟复习、5分钟预习、20分钟新课、5分钟检测的经验。他所教的两个班统测获得甘孜县第一和第二名的好成绩。
  他的妻子朱国琴老师担任该校龙泉班班主任,龙泉班成为学校班风最好的班级,各科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把语文平均分从50多分提高到90多分。
  去年,他的岳父被查出罹患晚期肺癌,他和妻子利用暑假陪岳父。岳父病逝,他们却没有看他老人家最后一眼,成为夫妇俩终生的遗憾。
  2012年、2013年杨元建连续被评为“感动龙泉十大优秀教师”,2013年被评为甘孜州优秀支教教师。他的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甘孜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龙泉开发报》等媒体报道。
  心愿: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人物:康定中学教师程远友
  程远友放弃内地从教的机会,支边来到康定中学任教已有27年。他先后40多次受到各级表彰,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四川省特级教师”、“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名师”等荣誉。
  他先后担任了八届班主任,形成了独特的管理体系和教育风格,所带班级升学成绩在州内均获得同类班级第一名,创造多个全州之最,本科升学率100%。其中,高2013届14班谢慈晖同学651分全州理科状元(甘孜、阿坝、雅安、广元四州市第一名),谢慈晖英语143分,我州单科第一名,考入浙江大学工科实验班。
  他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成为我州英语学科带头人。在历届的学业水平测试和升学考试中,他任教班级均获同类班第一名,先后培养出12位我州中高考英语单科第一名,并取得高2007届8班,英语平均分115分,最高138分;高2010届12班,英语平均分110分,最高135分;高2013届14班,英语平均分110分,最高144分的辉煌成绩,同时还指导近20位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
  他在教学中创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写出了40多篇(部)在本学科具有较高水平的经验总结、科研报告、论文或著作。 从2004年9月起负责与成都七中同步教学的高中远程直播班工作,所带康定中学高2007届首届直播班在当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创造康定中学单班硬上本科65人的历史,另有高2010届直播班硬上本科73人。康定中学网课教学的成功而带动了全州中小学的网课教学。经过11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如今,网课教学已经成为康定中学的品牌,我州基础教育的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很高声誉,实现了让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现在康定中学的网课教学成为了中国西部六省区市200多所学校的典范。
  心愿:创造舒心的育人环境
  人物:石渠县起坞乡中心校校长翁则多吉
  石渠县起坞乡中心校校长翁则多吉针对该校教学质量滑坡、学生大量流失、家长对学校工作有怨气,社会不满意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师德教育,改进绩效考核细则,为牧区教育打了一剂强心剂。
  为了动员流失学生返校,他组织教师谈体会,深刻反省。深入学生家中,征询意见和建议,走访群众2000多户;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他组织老师学习相互听课、讨论、计算机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电子白板操作设备的应用,开展专题研讨、专题讲座、观摩录像、心得交流,举办“人人奉献一节优质课”研讨活动。还积极为教师争取州、县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机会,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长足提高。 
  针对牧区学校实际和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他组织带领全体教师,探索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提出“强化口语、听力训练,重在养成习惯”的教学思路。对学困生,除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学活动外,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捕捉教育、教学的切入口,思考学校管理的最佳方案。做到爱学生,不为难学生,但绝不迁就学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渗透在生活细节中的爱生之情,增强了学生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形成了坚实的班级核心力量。
  他深刻认识到,硬件建设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为此,学校坚持紧缩开支,从点滴抓起,从不铺张浪费,用好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他做到了“三得”,工作或出门办事时“饿得”;加班加点、解决困难时“熬得”;接待师生、家长时“耐得”。就这样,起坞乡中心校利用有限的资金,升级、改造了设备,添置了硬件,维修了设施,优化、美化了环境,大大改善了教学设施和工作条件。他希望,学校的师生能有一个良好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并为之不断努力。
  心愿:愿学生学有所成
  人物:得荣县徐龙乡莫丁村小学教师扎西曲批
  1994年,扎西曲批高中毕业后担任得荣县徐龙乡莫丁村小学代课教师,去年8月,他通过公开考试为正式教师。
  莫丁村是得荣县最偏僻边远的“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小山村,下辖四个自然村,不通公路,道路崎岖,居住分散,孩子们上学放学有的要翻山越岭,他都要一一亲自迎送;孩子们到乡中心校参加考试或活动,他亲自护送学生翻山越岭步行3-4小时才能到达;孩子们到县上参加毕业考试,他亲自带领学生在必经的惊险无比的金沙江溜索上来回穿梭;为了购买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生的学习用品时必经金沙江溜索,然后步行、坐车、转车,到达县城需8个小时,回村小,还得雇用骡子、驴驴转运所购物品,所需时间更长。虽然条件十分艰苦,环境相当恶劣,但是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他的学生们。
  在教学中,他总是做到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在他所教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斯郎曲措是一名学困生,为了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扎西曲批上课经常提问,并且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他总是做到“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全班同学也轮流帮助她,时间一长,斯郎曲措同学的成绩进步了,还当上了学习委员。
  他所教的大部分学生在升入高一级学校时,不是进入网络班,就是进入重点班,在全县各乡镇中名列前茅。他先后荣获了2007年度县级优秀教师、2010年度县级优秀教师、2012年度县级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心愿: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人物:道孚一中语文高级教师刘惠琼
  在24年的教学生涯中,刘惠琼采用“目标教学法”,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大胆创新,尝试“成功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精心设计探究式课堂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认知层次和学科特点,按照“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规律,因材施教,摸索出“读读-讲讲-练练”的教学模式。她能面向全体,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精讲多练、多探究、多答疑。其精讲包括提示性精讲、释疑性精讲和补充性精讲,课堂上扣准学情,尽可能预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低台阶、高密度,既满足尖子生的拔高要求,又有助于学困生的转化。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质疑问难,通过合作探究和答疑,既溶解了难点,又达到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目的。 她的课堂气氛活跃,资料丰富,语言精美,结构井然。
  她爱生如子。一次,她班上的刘芳萍同学开学没有来,她发现该生家庭困难,父母生病,无钱上学。立即拿出了她300元钱,让孩子先到学校上学。回到学校,她及时向领导汇报了情况,给刘芳萍同学寻求资助,使刘芳萍同学顺利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习。
  她针对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从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材料入手,按照写作学的规律进行指导,克服了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中学语文怎样进行创新教育》,《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第三期,并获一等奖。她先后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县优秀教师、州级骨干教师、县“优秀人才示范岗” ,获得州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质课例二等奖 、道孚县师德标兵、州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州劳动模范称号。
  心愿:真情真心温暖每一个孩子
  人物:丹巴县巴底乡甲斯关牧业村学前教育学校教师龙他
  丹巴县巴底乡甲斯关牧业村位于距县城50公里,海拔3900多米。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儿童入学十分困难,教师留不住。
  2010年3月,毕业于省藏文学校的龙他被招聘到学校任教,并担任学校负责人。他学的是美术专业,他凭借出色的藏族绘画技术,平均每月可以挣到6000多元。来到村小后,他的月工资仅1500元。学校没有水、电、没亲戚朋友。龙他没有退却。他既担任汉文课,又担任藏文课,甚至还担任音体美教学,他的课每天都排满了,晚上还要挑灯备课、批改作业。备课、上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他都做得一丝不苟。“他是一位善良、认真而负责的好老师。”村民评价说,在他的坚守下,没有一名学生流失,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几年来,他从没有请过一天假,回家看父母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学校刚开办的时候,孩子们带的冷糌粑团,龙他用工资给孩子们买来酥油糌粑,每天中午给孩子们生火烧茶,利用休息日和孩子们一起去捡柴,教孩子们洗头、洗澡,为他们理发……为了方便管理学生,他没有特殊事情从不下山,至今,他还单身。
  在放牧期间,牧民家中孩子就没有人照顾。龙他和村党支部书记拥丹一起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发动当地牧民投工投劳修建学校伙房和学生宿舍。
  孩子们学习条件艰苦,龙他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御寒衣物和学习用品。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甲斯关通村公路每到雨季经常塌方,无法通行。龙他专门购买了一部摩托车利用周末到20公里外的巴底中心校领取学生生活物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菜园子”的措西和降拥益西姐弟的母亲去世,龙他经常接济姐弟俩,在他的帮助下,措西准备报考省藏文学校。
  心愿:当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人物:乡城县热打乡色坝小学教师扎西罗布
  乡城县热打乡色坝村只有67户牧民,这里冬天时常大雪封山、雨季极易道路坍塌,一连几个月吃不上新鲜蔬菜。扎西罗布在这里当了10年的老师和校长,田间地头、家家户户门口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由于色坝村大多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在松茸、虫草采挖季节,学生流失现象严重,为了说服家长让孩子读书,他走村串户,宣传教育惠民政策......。
  扎西罗布毕业于四川机电技术学校,毕业后,他在县城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既当老板又当职员,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一次,他与教过自己的老师聊天,得知色坝村条件太差,根本留不住老师,教育局只能找民办教师。班主任老师的一席话,让扎西罗布深思,他决定去当民办老师。
  十几个蓬头垢面的学生拥在没有玻璃的窗户前,用渴望的眼神凝望着他。“我要当好民办老师!”扎西罗布承诺,并放弃了参加各种招考的机会。
  最初的5年学校只有扎西罗布一个人,之后的5年,身边的同事换了一个又一个,有的甚至还不熟悉就走了。10年里,他身兼校长、教导、后勤等管理工作,担任语文、数学、藏文等各科教学任务。
  他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逐渐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放学时间到了,学生们没有家长来接,扎西罗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留他们在家吃饭,照顾他们,辅导他们的作业,就连自己的爱人因病住院,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与照顾孩子们的责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扎西罗布所教的两个年级在全县统考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位叫尼玛格列的学生,因为父亲早逝,家庭困难。扎西罗布将尼玛格列认作“干儿子”。一年后,尼玛格列的母亲病逝。于是,他把尼玛格列送到了得荣瓦卡儿童福利院,节假日把他接回家照看。扎西罗布在家访时发现一名离校较远的孩子十分贫困,他拿出200元,并一直资助了这个孩子3年。
  心愿:热爱教育 热爱孩子
  人物:白玉县纳塔乡中心小学校长泽仁巴登
 
 
  白玉县纳塔乡中心小学距离县城137公里,海拔4150米,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一年中除5月至8月均属降雪期,学校信息闭塞,条件极其艰苦。泽仁巴登在14年的教学生涯中,用无形的师德魅力、丰富的文化知识、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去引导、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家长认为孩子读了书出来找不到工作,不如在家放牛羊。几间教室空空荡荡,只有廖廖几人在读书写字。泽仁巴登心急如焚。他组织学校老师和驻村干部一道翻山越岭,进村寨挨家挨户动员学生入学。经过他们的艰辛努力,100多名适龄儿童入学。
  他常说:“爱教育就要爱孩子,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树立爱心、耐心、匠心、慧心,还有献身教育终不悔过的理念”。2010 年,正在读五年级的扎西四郎同学家庭特别贫困,扎西四郎同学准备辍学打工维持家庭生活。开学3天后,该生还没到学校上学。泽仁巴登步行10余里,将扎西四郎同学接回学校,并安排在自己家里,与该生同吃同住,转眼就是一年。在家里,泽仁巴登积极为该学生辅导功课,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高中,目前该生仍在一所大学就读,而该生所有的学费均由泽仁巴登支付。
  2011年6月,全校53名学生患腮腺炎病。泽仁巴登顾不上采取防护措施,第一时间将学生一个一个背到乡卫生院,为学生测体温、梳洗,对病情严重的学生进行隔离观察,他白天上课、晚上守护在隔离室门口。直到第3天,学生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他回家看望重感冒的妻子时,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因重感冒病情严重被送到了县医院治疗。
  他先后被评为全县优秀班主任、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2012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心愿:把学生当亲人
  人物:康南民族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普布
  普布,2009年7月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康南民族高级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他潜心研究藏文教学,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班主任,他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2012级藏单班乡城籍学生洛绒次仁,因半夜突发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治疗,家长无法及时赶到。面对学生的手术风险,他毅然在手术单上签字,并垫付了4800余元手术费,一直陪伴在病床。
  他的班上有两位贫困生,他拿出不多的工资进行资助。去年7月,巴塘县亚日贡乡占茹村遭受特大泥石流,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次仁邓珠同学家渡过难关,让他继续求学。
  2015级藏单班学生多数来自我州南路五县最偏远的农牧区,有些孩子还是单亲子女。洛绒志玛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常年在拉萨打工,最近,父亲不幸去世,给她造成心理阴影,成绩陡然下降,精神状态不佳。普布与她促膝长谈,打开了她的心结,让她重树了学习信心。
  2012年,他教的藏单班藏文高考成绩及格率达90%,该班多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 (文由本网记者采写图片由州教育局提供)
  • 上一篇:我州“九个一”强化依法行政宣传
  • 下一篇:G318线康定城南过境段道路改造工程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