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从“问题村”华丽转身“先进村”

甘孜日报    2022年05月17日

◎拥西

初夏的大渡河畔,阳光明媚、空气清透,远山浓绿叠嶂,河水青翠蜿蜒,深藏在高山峡谷中的康定市金汤镇新房子村在清晨啾啾的鸟鸣声中醒来。村道干净整洁、民房错落有致,山坡上的花椒树挂上了小小的果实,白芨叶上还闪烁着晶莹的露珠。准备早饭、晾晒劳作,村民们早早起床,开始打理一天的生活……一切都承载着春的希望,酝酿着秋的殷实。

“阿妹儿,早哦!”

“哎,书记早,吃早饭没有,我刚刚弄好,就这儿吃嘛……”

在村民贺洪斌家的院坝里,村支部书记刘昌强正在跟他的家人拉家常,看到这样一幅和谐的场景,金汤镇党委副书记李彬感慨万千,“如果时间倒回十年,你看到的绝不是这样一番景象。”

位于康定市折东地区的金汤镇沟深路远,属于干旱河谷地带,交通不便,出产不丰,有的村落还时常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过去的人们几乎全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十多年前,新房子村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邻里不和睦、矛盾不间断。2012年发生洪灾时,镇上和村里的干部动员附近村民前来救援,而本村的一些村民竟无动于衷,还在打牌娱乐。救援人员直摇头,觉得这个村大概已经“无药可救”。

润物细无声,转变是逐渐发生的。

2010年以后,金汤遭遇过两次较大的水灾,“村民的房屋、耕地,村里的道路、桥梁都被冲毁,让本就不富裕村庄雪上加霜。”想起那时村里的败落景象,村支部书记刘昌强还心有余悸。“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关心,拨付专款为我们重建河堤、修桥铺路,通户路就是那时建起的,村里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地震,村民的住房受到严重影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受灾村民获得了每户6万多元的救灾补助。“我们村有好些建房技术工,在镇、村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大家互相帮衬,空前团结,把地震震坏的房屋重新翻修,建起了新房。我们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房子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玉良回忆道。

2015年,全州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康定市金汤镇也随之踏上轰轰烈烈的战贫斗苦征程。

党委政府深切关怀、帮扶单位捐款捐物、各级干部亲力亲为、结对亲戚看望帮扶……真心换真情,点点滴滴的温暖渗入到村民们的心底,化作他们战胜贫困的不竭动力。

2018年,为增加村民收入,村里决定开办集体经济仔猪养殖场,养殖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圈舍600平方米,生产生活用房200平方米,预计工期在3个月左右。当时就有人说:“别说三个月,给他们五个月也建不起来!”大家还在用老眼光看新房子村。“我们新房子村能工巧匠多,为争口气,村民们团结协作,起早贪黑地干,只用了20天就把养殖场建起来了,而且质量过关!”说起那一年创下的“新房子速度”,李彬感到自豪无比。

白芨种植户王玉良不会忘记,他的白芨出现烂叶病害时,是镇上干部找来专家把脉问诊,为他消除困扰,解决了心头之患。时任第一书记的徐毅还带着村民们四处考察,学习内地种植白芨的先进经验,让大家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贫困户陈太华永远记得,徐书记召集党员干部和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帮他家修建堡坎、平整院坝,在背水泥时不慎摔伤,仍然忍痛带伤带着大伙儿继续干活儿,硬是赶在雨季来临前帮他把堡坎修好,让陈太华一家人出行更加安全。

2017年,新房子村整村摘帽,全体村民鼓足干劲发展白芨和花椒勤劳致富,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元增加到3.6万元,人均分配从0元增加到214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4000多元增加到2021年的10000多元。

2018年,金汤镇成为康定市唯一跻身“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行列的乡镇。“镇上得了这个荣誉,我们全村都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没有成为最短的那块板拖了全镇的后腿,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村里积极上进的文明风气发扬下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金汤镇为康定市争光添彩!”村支部书记刘昌强坚定地说。








  • 上一篇:王玉良:白芨地里“种”出新希望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8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