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康定“民生大餐” 提升群众幸福感

《甘孜日报》    2014年06月09日


宽阔平坦的民生路。

周燕 孙学花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生病可以报医保,还住进了楼房,买米啊什么的都有人帮忙送。前几天,民贸公司还给我送来了免费购物卡,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费品再也不用发愁了!” 家住康定县向阳社区廉租房的85岁三无户李宗模老人告诉笔者。

近年来,康定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县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廉租住房圆了“安居梦”

要不是国家的好政策,我这一辈子也住不上楼房。”搬进康定县廉租住房的低保户周家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57岁的周家华原来住在南郊木材检查站的平房内,谈起过去的居住状况,他无奈地连连摇头,“以前住得偏远,路不好,周围环境很脏、又潮湿。冬天就更难过,房子四处漏风,屋里和外边一样冷。家里这么穷,谁敢想住楼房的事儿啊。”谈到现在的新居,周家华喜笑颜开,“就在2009年,廉租住房好政策让我分到了楼房。一进门,水电啥都齐全。屋子暖和又亮堂,周围又干净,出门买菜也方便,我真是幸福得无法用语言表达啊。”

为破解住房难的社会难题,康定县强力推进廉租房建设,圆中低收入家庭一个“安居梦”,自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1.37244亿元,将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482套。目前,已有两期434套廉租房竣工并投入使用,帮助城镇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亮点多

漂亮、整洁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在康定县民族中学,初一的学生扎西高兴地说:“我们吃住在学校,很方便,每天来回不用走5公里的路了!”

据了解,康定县民族中学在校生约700人,外地户籍的学生就占了近三分之一。这些没有本地户籍的孩子,不用交择校费就可以在康定读书,还和本地户籍的孩子一样享受学杂费、书本费全免政策,双农双牧和低保户家庭的孩子还享受每月200元的生活补贴。

近年来,康定县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入手,积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累计投资3亿余元,新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27所;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现校际间、城乡间、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建设“数字校园”,建好城乡学校网站,通网的学校建多媒体教室,校校建校园广播系统,全面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努力做到“人人会用,堂堂用”。

牧区打造变景区

当笔者走进康定县瓦泽乡瓦泽村时,一排排特色藏房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康定县瓦泽乡318国道两边,初春的新绿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一层温柔美丽的色彩,听村支部邓珠说,十几年前的营官村是一个偏远的康巴小山村,只有几户破旧的藏房,牧民每天放牧种地,简单的糌粑和酥油便是每天的粮食。近几年,结合国家惠民政策,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营官村发展成为康定的最美乡村。

我们村子的富裕幸福梦终于实现了。为建设旅游新村,现在全村都开始搞民居旅游接待。我们还对村民进行定期培训,讲解一些旅游方面的基本知识,尽力提高民居接待的档次,目前,我们全村84户中的80户都在做民居旅游接待,村民收入增加,旅游接待成为致富的重要途径。”营官村支部书记邓珠说,村里还将进一步拓宽旅游接待的面,扩大规模,把牌子打出去、打响亮。

营官村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集镇、农民增收等方面入手,实现了完全以放牧、打工、种地为生向将旅游产业、副业、农牧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为该村的发展带来了又一个新的春天,旅游平均年收入达30余万元。

修通民生路百姓笑开颜

路是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康定县三合乡河坝村遥子沟组,地处高山,离公路很远,这里的老百姓背东西靠人背马驮,条件十分艰苦。“记得有一次山上的一位80多岁的退伍老军人,晚上生病无法从山上下来,是当时乡上的医生把药背上去的,那时我就觉得这条路非修不可。修好这条路重要的是能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乡干部的最大职责,制约遥子沟村发展的难题,将在今年解决。”三合乡党委书记夏丽娜介绍说。把路修到群众的心坎上,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在关键时刻,把群众的所需所盼总是放在工作的首位、重点,这是三合乡工作的基本原则。“现在我们这个组的路马上要修通了,原来买一包盐巴都要走路下山,现在路修通了生活更方便了。感谢政府给我们修这条路,眼看就要通车了,我们遥子村的人心里高兴啊。”遥子村的一位村民说出了全村人的心情。

目前,该乡通村路条条畅通,村子里的房屋建材直接运到家门口,砖房代替了石头房,水泥路代替了泥巴路,耕地机代替了耕牛,经济发展方式从完全农业耕种向发展综合产业转变。

政府把路给我们修到家门口,把水、电送进了家,我们自己更要勤劳,不能光靠政府扶持,要从多方面想办法来发家致富。”三合乡的一位村民规划着自己的美好幸福新生活,他说依靠政府扶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他家今年准备养牛,成立一个合作社,将来带动整个村子经济的发展。

  • 上一篇: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走进丹巴
  • 下一篇:康北最大中藏药材种植基地落户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