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众手绘就新图景——白玉县河坡片区发展纪实

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12日

◎县融媒体中心 王颖 王小庆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间,甘孜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出一片崭新面貌。白玉县河坡片区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探索出一条脱贫奔康特色道路。

创新模式 托起百姓“小康梦”

白玉县河坡镇位于白玉县西北部,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河坡镇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科学制定脱贫方案和帮扶措施,逐步增强集体经济的活力与实力,切实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为确保农牧民群众进一步实现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河坡镇于2019年通过县委、县政府支持、农牧民群众集资等方式众筹资金1300余万元成立了河坡博嘎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弱孤残等弱势群体全覆盖入股。通过有机整合优质资源,联合社逐步探索出以“土地托管+政策扶持+市场导向+模式引领+技术支撑+服务兜底”为思路的农业发展新模式,让农牧民以土地流转收“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产业分红得“现金”的方式实现稳妥增收。

白玉县河坡镇党委副书记仁青绒布向笔者介绍,农业是河坡的根本和保障。为了把种植业搞好,河坡镇将320亩土地种植了桃树、石榴树,并种植了各类蔬菜和藜麦,通过发展种植业使老百姓能够季节性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够挣钱。

联合社还打造了集铺面、茶坊、餐饮、酒店为一体的市场综合楼,通过自主招租、旅游消费等方式,全面提高河坡镇经济收入。同时,依靠“格萨尔王兵器库”的美誉,将河坡手工锻造技艺在市场找到新生点,进一步发挥手工艺的致富能力。

联合社理事多吉高兴地说:“我在这里一直从事手工艺工作,以前我们这里没有合作社,在国家的帮助下,我们建起了这个合作社。现在我们一边做手工,一边务工、种地,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河坡镇还采取“农民夜校”“技能培训班”等方式,组织适龄农牧民参加汽修、烹饪、种植、手工艺等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致富本领,拓宽致富渠道,并积极协调联系,帮助农牧民群众实现务工就业,确保其多渠道、多元化增收创收。

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河坡镇将依托联合社主体综合楼经营、非遗手工艺金属锻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种植三大“经济马车”,高位推进联合社经济建设发展提档升级,谱写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华章。

根除陋习 树立生活“新风尚”

灯龙乡是白玉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脱贫任务最重的乡,这里曾经以住房简陋、生活习惯差、思想观念落后而“闻名”。近年来,灯龙乡以“党建引路、脱贫致富、革除陋习、培树新风”为抓手,坚持产业扶贫、文化扶贫“两手抓”,举全乡之力助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建设”。

结合辖区发展实际,灯龙乡深入分析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确立了以本地独有品种黑山羊为主的养殖产业发展之路。同时,以村为基础、户为单位,党员带头,从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破除原始种植方式等入手,手把手教卫生常识、面对面讲精耕细作,全面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全乡社会风气、生活习惯有了明显转变提升,呈现出村容整洁、人心思齐的新气象。

帮帮村驻村工作队负责人生龙拥加说:“自从2015年灯龙乡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工作以来,我们驻村工作组经常入户,向农户进行宣讲。现在,村民都讲卫生,自己的房前屋后和村上的公共区域都打扫得很干净,这个是我们‘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开展以来的最大变化。”

翁东是灯龙乡伍沙村的村民,说起以前的生活,不禁感慨地说:“以前我们伍沙村的环境卫生特别差,经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宣传教育和卫生整治后,现在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得到了改善。”

如今的灯龙乡,村舍俨然,村容整洁,处处生机勃勃,让人耳目一新。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洁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勾勒出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农村新画卷。

交通先行 铺就群众“致富路”

热加乡地处白玉县北部,虽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受限于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热加乡党委政府坚持“精准扶贫、交通先行”的发展理念,全力支持省道458线工程建设,着力贯通热加经济发展道路经络,让热加经济发展“活起来”“动起来”。

以前的热加乡拉巴村,受交通瓶颈的严重制约,“无可奈何”的承受着出门难、行路难的困扰。修一条路、建一座桥,带动的是一方经济、致富的是一方百姓。2017年,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的带领下,拉巴村完成了联户路建设。如今,村民们过上了吃穿不愁,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的新生活。

为了进一步帮助村民致富,拉巴村于2019年试种了10亩红皮萝卜,产量近15吨,收入达到7万元。通村路硬化后,当地村民“出行难”、农副产品“出路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今年,拉巴村进一步扩大了萝卜种植规模。收获的季节,承载着希望的一筐筐萝卜,将通过这条“致富路”走向市场,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拉巴村村民伍金晓脸上掩藏不住喜悦,高兴地说:“在国家的帮助下,我们的路已经修通了,而且修得比较宽,大车也能过,还都是水泥路,非常干净。现在出行非常方便,再加上我们村种植的红皮萝卜和洋芋,会通过这条路运到成都售卖,为我们增加收入,非常好。”

放眼热加,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把大大小小的村落连接起来。路程缩短了,时间加快了,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也变得顺畅了,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小,而村民的生活却越变越幸福。

产业壮大 奏响发展“最强音”

赠科乡地处赠曲河上游,海拔虽高但地势较为平缓,适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远近闻名的“白玉粮仓”,盛产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赠科乡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发展是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激发内生动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赠科乡结合各村自身产业优势,调整全乡农业产业结构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在赠科乡扎马村、定布村,集中流转2000余亩土地,建设集科学化、规模化、连片化为一体的产业种植园区,大力打造紫皮马铃薯、良种青稞、藜麦、雪菊等特色品牌农作物产业基地。同时,以聘用当地村民务工的方式,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还引进农产品销售企业和电商平台,依托互联网优势,提高赠科乡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收益。

“每天早上9点钟上班,一天工作8个小时,而且离家很近,也有时间照顾孩子,一天还有100块钱工资,我很满足。”定布村村民丁珍卓玛说。

如今,在产业致富路上,赠科的步伐越走越稳、信心越来越强。

大地律动是春声,乡村振兴正当时。今天的河坡片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脚步,河坡片区的乡村干部和群众早已凝聚起磅礴力量,激荡出发展豪情,昂首阔步奔小康。




  • 上一篇:色达县法院探索法治服务新方法
  • 下一篇:九龙县力促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