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白玉县破解农牧民看病难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23日

健康扶贫惠民生

       ◎本网记者 马建华

    “你现在恢复得不错,再留院观察两天就可以办理出院了。”7月18日,白玉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张刚带领住院医师郑延斌来到病房对盖玉乡亚达村的患者阿达说,出院后,一定要注意饮食,如果发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在家人陪伴下立即到医院来就诊。

     投入  切实保障干部群众的健康权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是白玉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2018年,白玉县投入7507万元,完成疾控中心、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和24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启动实施县人民医院改造升级一期工程,藏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兜底救助贫困患者2984人次,兑现补助192.18万元,实现贫困患者县内住院治疗“微支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均等化进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8%,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强化包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完成包虫病筛查18356人、免费药物治疗719人。提升妇幼卫计服务能力,强化生育乱象治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7.1%。

      郑延斌告诉记者,阿达今年51岁,因肺部感染、多浆膜腔积液、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反复双下肢水肿长达一年,腹痛5天后才被家属送到医院来就诊。到了医院后,医生迅速展开检查诊断,确诊病情后,采取抗炎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电监护、吸氧等措施,控制了病情恶化。

      记者看到,白玉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住院楼等正在加紧修建,消毒供应室建设项目预计8月初投入使用。

      随着设施设备的逐步完善和配齐,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逐年提升,郑延斌感到十分欣慰。

    “2000年,我从甘孜卫校毕业分配到了白玉县热加乡卫生院。那时候的乡卫生院,可以说是‘不堪入目’,连基本的治疗设备都不能保证,干部群众看个感冒发烧的简单病症还可以,涉及到手术,就只能转院。”郑延斌怀着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梦想,从康定出发,一路颠簸用了三天时间才到白玉县,交通不便之苦,让他深有体会,到了卫生院,简陋的医疗条件更是让他的心里凉了一大截。“看到如此心寒的医疗条件,我当时就打了退堂鼓,干事创业总得要有环境吧。患者抱怨,医生无法施展才华,确实让我心灰意冷。”郑延斌当时有了消极的想法,卫生局和院领导找他谈话,正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医务人才难以引进,所以更需要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付出。“领导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当初报考卫校,不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吗?遇到困难就退缩,还谈什么坚守初心?”郑延斌最终选择了留下,因为设施设备严重短缺,看病靠听诊器、凭经验,把学校学到的医学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虽然环境艰苦,但看到患者经过他的诊治,减轻了痛苦,郑延斌感到特别高兴。

      医生留不住,人才引不进,在每年的县“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剑指”医院发展困境,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不高。随着国家和省州县更加重视偏远民族地区医疗条件改善和医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满足农牧民群众看病就医需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困难只是暂时的,党委政府希望更多的医务人员能够克服困难坚守下来。

      白玉县人民医院院长杨长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白玉县人民医院紧紧围绕“二甲”创建目标,分综合管理组、医疗保健药事组、护理院感组全方位地推进“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各项创建工作。完善科室设置,优化架构图。设置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内儿科设置呼吸内科组、消化内科组、心血管内科组、内分泌科组、儿科组。外科设置普通外科组、骨科组、泌尿外科组、胸外科组。健全科室质量管理,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通过优化科室建设,采购先进医疗设备,提升医务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干部群众的看病需求,切实保障干部群众的健康权。

      惠民 贫困患者县内住院治疗“微支付”

      盖玉乡沙拖村村民打热泽仁因创伤性脾破裂、肋骨骨折、失血性休克等,在是否转院的问题上,她和家人达成了一致,就到县人民医院去诊治。“过去,大家对县医院的医疗水平持怀疑态度,一旦有需要住院开展手术的患者,家属都会将患者转到州人民医院。”杨长命说,患者和家属不信任,医院社会形象不太好,医生没有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这是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悲哀。随着医院硬件建设的不断加大,设施设备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实施好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2019年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口腔科、康复科的申报与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式,派出11名进修培训人员,其中,学历提升教育1名,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教育4名,卫生技术骨干团队进修培训2名。广东对口支援联系市医院进修学习1名 。儿科医师转岗培训1名。县级医院骨干专科医师培训1名 。武侯区顶岗挂职1人。通过进修学习,逐步打造了一批“带不走的医务人才”,加之远程医疗会诊等多种手段,目前,白玉县人民医院已经能够开展相关的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疗水平的满意度也在逐年提升。

     “过去看复杂一点的病或动手术,我们要去600余公里外的州人民医院,病人和家属往返的车费、住院期间的食宿费,比看病的费用还要高,因此,如果不是要命的病,都是硬抗着。这次我就在县人民医院做的脾切除术。”打热泽仁说,住院2周,他总花费7615.54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5251.82元,大病保险1089.35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852.05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42.32元,他自费380.00元。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转运途中的风险,同时省去了家人因转院而产生的高昂的食宿费和车费。有了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惠民政策,现在急危重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了农牧民群众的就医成本。

      今年以来,该院组建党员医疗服务队,开展卫生下乡10次,义诊1279人次,免费发放药品6338.96元。继续落实“十免四补助”,“先诊疗后付费”等扶持政策,优化“一站式”结算服务,确保贫困群众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5%以内。

      该院严格依法执业,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认真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定期对临床科室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反馈、评价。健全医疗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办法,开展优质护理,真正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放心。

      今年上半年白玉县人民医院诊治患者19015人次,其中住院1268人次,门诊17747人次,住院部外科手术13台,其中,阑尾切除术11台,脾切除术1台、腓骨内固定物取出术1台。住院分娩77人。

      白玉县政府副县长郑宁告诉记者,今年,该县计划投入1.5亿元,完成县人民医院一期工程、藏医院诊疗楼等6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住院楼、急救中心等建设项目,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逐步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创等达标”,实施县医院“二甲”和疾控中心、妇计中心“二乙”创建工作,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全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五大行动”。



  • 上一篇:专家请到家门口 病痛患者喜开颜
  • 下一篇:驻川理塘部队开展“情系理塘”健康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