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最强音

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14日

来自康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报道


       ◎市创建办 文/图

       初冬时节,笔者行走在辽阔的康定大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带来的变化处处展现: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连接城市乡村,一排排各具特色的新居,安住着万千群众;一所所现代化的校园,书声琅琅;一座座设施齐备的医院,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解除病痛;一道道电网延伸到千家万户;……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实记录着康定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康定市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以藏族为主,常住人口13余万人,藏、汉、回、彝等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66.2%,全市辖5镇、14乡、2个街道办、234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居民委员会,有各级各类学校68所,在校学生3万余人。全市共有30座藏传佛教寺庙、1所佛学院、1座天主教堂、1座基督教堂、1座清真寺,共有宗教教职人员2073人。

       自全面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以来,全市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省委“一主三加强”藏区工作思路和州委“一二三六”部署要求,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狠抓脱贫奔康和长治久安两个关键、发展民生稳定党建四件大事,坚定不移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生态文明、依法治市五大战略,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切实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6.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2元。

      正是由于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进而凝聚了全市上下的信心和斗志,形成了干部一心干事、拼劲十足;群众一心致富、团结和睦;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喜人景象。

      创建重行动 精准发力成效佳

      康定是稳藏安康的桥头堡,在全市范围内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特殊意义。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以来,全市上下紧扣“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新方法、新路子,摸索和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抓机制,组织保障强有力。自2014年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市级领导任副组长,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由常委统战部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政协副主席民宗局长任副主任,民宗局主持工作副局长任专职副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制。市创建办结合全市实际,制定和完善长远创建规划、分年度具体工作方案、主题活动方案等,落实各项创建责任到单位、到个人,全面落实目标督查制度。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创建工作的专题安排部署会2次,创建工作推进会1次,市创建办每季度组织召开创建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1次,强力推进各成员单位履行自身创建工作职责。

       ——抓宣教,凝聚共识重落实。宣传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市上下结合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到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共同研究策划、同步组织推进,有力地确保了创建活动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开展。通过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纳入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中、纳入到全市各级干部的教育学习计划中、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民族团结进步意识。结合“爱国、守法、感恩、团结”宣传,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宣传“月周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各行业、各系统开展切合自身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市委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4次,市创建办牵头深入各部门、乡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专题宣传教育活动50余次,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各类“八进”活动20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宣传手册5万余册,举行各类培训活动800余次,覆盖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认识从单一到全面、内涵从浅层到深刻:民族团结进步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团结和谐是促进发展进步的基础,民族团结进步的出发点在“共同团结奋斗”,落脚点在“共同繁荣发展”,进步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见证。

       ——抓引领,典型示范促带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创建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依托全市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机关单位、乡镇、村、学校、医院、寺庙等创建成为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先后有29座寺庙达标升级为省州文明和谐寺庙,6个机关单位、5个乡镇、10所学校、12个村(社区)、3个企业获得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称号;光明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俄达门巴村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7人获得国家、省、州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196个单位、乡镇、村、社区、企业等获得康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通过示范单位的创建和先进典型的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认同,各民族比学赶帮的氛围浓厚,社会正风、正气、正能量不断涌现,示范带动效应良好。

       ——抓发展,脱贫奔康惠民生。该市始终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紧扣“发展”要务,突出“服务”主题,依托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坚持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结合旅游全域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木格措、木雅景区的升级,努力建设贡嘎山西坡旅游景区和莲花湖旅游景区,切实改善全市旅游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旅游周边产业的配套发展;狠抓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各类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和生态养殖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康定,切实加快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倾力精准扶贫,稳步实现同步小康。脱贫攻坚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始终践行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聚焦全面小康目标,压实脱贫攻坚大责,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5.7亿元,实现30个贫困村2224户8472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15.4%降至3.8%,为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狠抓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实施城区重要节点风貌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新老城区居民生活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和重点集镇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投资4.1亿元,新建通乡通村公路283.7公里,建成大中型桥梁9座和市级客运站及村级招呼站83个;改造升级农网、城网输电线路535.9公里;新增通信信号覆盖行政村98个,全市通信覆盖率达到98%;投入0.3亿元,新建(改造)村级活动室26个;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医保、社保、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完善3所片区寄宿制学校、29所精品学校、29所村级幼儿园(幼教点)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深入实施“健康康定”战略,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大力开展送文化、送电影下乡活动,举办四月八转山会、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视界·康定全国摄影大展等大型活动。

       ——抓法治,干群协力创和谐。有效实施依法治市战略,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全年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8.1%、49.6%,缉枪治爆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新都桥“两违”整治和塔公综合整治圆满收官,城区和国道318沿线整治有序推进,建立拆违控违监管机制;妥善化解虫草资源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难案。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切实改善干群关系。进一步加大联户联僧力度,实现由“走亲访亲”向“亲情融合”转变,达到联系更紧密、服务更到位、群众更满意的效果,确保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关系更加融洽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的目标,实现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和教职人员,实现联系宗教教职人员全覆盖;完成29座文明和谐寺庙巩固提升,举办“五二三”学习教育活动研讨会,覆盖全市宗教人士;结合结对认亲工作,完成民族团结共建对子的动态调整,固化了“几人一组、合理搭配、定期轮换”的小分队走亲访亲常态化模式,召开恳谈会解决困难问题,切实搞好政策法规宣讲,切实为共建对子解决急事难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带来的实惠,真正做到了“听民声、解民忧、助民富、暖民心”。

      创建无止境  持续给力促提升

      为圆满完成州、市创建工作目标,顺利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结合该市创建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在下一步全市将从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生、切实搞好宣传教育和氛围营造、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出发,认真抓好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

       ——着眼创建落脚点,聚精会神抓发展。加快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首要任务,要紧紧围绕创建这个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不断推进产业融合、不断实现城旅互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坚持资源开发、投资拉动、消费助推和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发展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拓宽宣教渠道,创新工作载体。坚持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线,将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八进”活动。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爱国、守法、感恩、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寺观教堂”、“五星文明家庭”等各项主题宣传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进村入寺到户宣讲,重点宣讲党的民族理念和民族政策,宣讲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起“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强大合力,为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创建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调整充实工作人员,落实任务分工和各部门创建工作职责;成立由市委宣传部抓总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机构,相关责任单位共同负责全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宣传教育立足实际取得实效;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按照“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全市各项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严格落实领导分片单位联点的责任制,建立健全督查制度,推进督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制度、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认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建立健全综治长效机制,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体工作中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把创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丰富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分析和研究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采访中,市委书记邓立军坚定地表示:“民族团结,是发展之基,是幸福之源。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既是一项‘强基工程、百年工程’,更是一项‘生命线工程、幸福线工程’。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的要求,始终坚守民族团结一家亲,固如磐石不动摇的政治定力,着眼经常抓见常态,着眼持久抓见长效,着眼全面抓见合力,加力加劲补短板、固成果、促提升,真正让创建活动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自觉和一种境界,激情书写康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的新时代壮美华章。”

  • 上一篇:甘孜县150余名干部同堂应考扫黑除恶知识
  • 下一篇:康定市法院将调解贯穿审判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