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加快脱贫步伐 夯实奔康基础

《甘孜日报》    2016年08月31日

 ——泸定县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县委书记陈廷全到兴隆镇调研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县政府县长祝邦文到德威乡、冷碛镇指导扶贫攻坚工作。

田坝乡磨河村第一书记徐星走访贫困户。

得妥乡开展电商培训。

蔬菜喜获丰收。

脚乌村建设通村路。

高半山生态林果苗木基地。
 
    ■唐润涛 袁帅
    地处川西边陲的泸定,因桥而名,也因桥而闻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奇绝惊险地飞夺泸定桥……。战火的硝烟曾弥漫这片鲜血浸染的土地,作为革命根据地,一场硬仗,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宁。而在今天,泸定人民发扬和传承长征精神,另一场硬仗,正在悄然打响……
    位于我州东南部的泸定县,县境内沟壑纵横,地形陡峭,全县辖12个乡镇、145个行政村,其中有78个村位于高半山地区。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44个、贫困户2804户、贫困人口9399名,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脱贫攻坚“四大片区”88个县(市、区)之一。
    沧海横流,方显泸定儿女的英雄本色!脱贫奔康的路上,攻坚拔寨的冲锋号角再一次吹响!
    这一场硬仗,需要坚强的引领和科学的决策指挥。
    县委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勇立争先之志,善谋破题之举,提出紧扣“率先脱贫、同步小康”这一核心任务,紧抓脱贫奔康和转型发展两个关键, 抓好“建生态、提基础,调结构、统城乡,强管理、抓法治”三大重点的“123”总体工作思路,力争2018年“在全州率先脱贫、同步小康”。
    战略布局周密清晰,战术上如何精准实施?非常阶段,非常形势,非常责任,就必须有非常之策——
    强化领导 压实责任
    该县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项方案实施小组, 构建起以上率下、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扶贫攻坚工作格局。采取县校合作、对口援建或聘请顾问方式,设置省内高校为成员的专家咨询组,提供政策研究和理论指导。安排全县30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定点联系1-2个贫困村,所有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44名“第一书记”全脱产到贫困村任职,49名农、林技术员全覆盖帮扶贫困村。实现了每个贫困村有1名县级联系领导、1个以上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农技人员的“五个一”全覆盖帮扶,全面完成向贫困宣战的总集结。
    同时,整合纪检、组织、政法、巡察办等力量,围绕工作落实到不到位,脱贫宣传是否全面真实;责任担当具不具备,脱贫措施是否精准实效;脱贫成效明不明显,基层群众是否支持满意开展专项督查,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持续发力 蓄力攻坚
    州委副书记、州长益西达瓦在泸定调研时指出,泸定的农村是“河谷很风光,高山穷得慌”。泸定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泸定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发展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大的优势是统筹城乡。高半山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成为了泸定建成小康的瓶颈制约。
    为此,泸定县围绕“2016年拟摘帽15个村、减贫2933人”的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按照“脱贫标准”和“缺啥补啥”原则,从基础设施、农业产业、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力加劲,形成了“围绕群众致富增收目标,深入推进产业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立体式、多渠道、全方位扶贫开发模式,整合资金14亿元,继续实施以高半山扶贫为重点,与水电移民、灾后重建相统筹的“三大攻坚战”,明确了在高半山地区发展5万亩优质魔芋、5万亩高产核桃、5万亩特色水果的“三个5万亩”工作目标,并蓄力开展农村公路三年攻坚、水电惠民两年专项行动。
    自打响“三大攻坚战” 以来,通过几年的努力,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发展农业林业特色产业面积17万亩(其中,高产核桃5.5万亩、优质魔芋1.5万亩、特色水果1.9万亩,蔬菜、经济林木等8.1万亩),累计建成1个省级、6个州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培育农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197个;全县新(改、扩)建通村通达道路350公里、通畅道路370公里、入户硬化路360公里,87个村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全县水资源利用系数从2010年的0.3提高至0.72,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提高到69%,85个村渠系管网得到改善,4.4万人饮水安全得到保障;8个乡镇34个村组1.43万名群众用电难、用电不安全等问题得以解决。
    2015年,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万元乡1个、万元村22个,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97.5元,同比增加1105.5元,增幅达14%,再次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殊荣。
    “想一想当年红军信念坚定、舍生忘死,今天的脱贫攻坚还有什么啃不掉的骨头、迈不过的坎?”兴隆镇和平村支部书记刘显虎信心满满。而在这片土地上,“红军精神”始终是泸定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
    兴隆镇和平村地处高半山,平均海拔1500米,原本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村内基础设施落后。如今,在该村支部书记刘显虎的带领下,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完成了村内环形公路硬化,农灌堰主、分管建设,成立了“泸定县致富种植合作社”,实施规模化蔬菜种植,实行“企业+村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与企业签订协议,实现种植、技术、订单、销售四个统一。同时,该村依托牛背山景区开发,24户农户总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开办民宿接待,并按照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接待的要求,实施了“五改三建”(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和建园、建池、建家),涌现出了“邓军长青年旅社”、“云海人家”等知名旅游接待站。2015年春节期间,成功举办了“和平村第一届年猪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到和平村旅游、购买原生态的猪肉,进一步提高了和平村的知名度。从2013年到2015年,该村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三年翻两番目标,2015年人均纯收入约11900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村”。
    使命如山,号角催阵。“把‘办公桌’搬到群众中去,把‘论文’写到田间地头。”成为全县44名“第一书记”最响亮的口号。
    “面貌不改变,我们就绝不收兵!”在泸定县田坝乡磨河村,县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徐星立下誓言。白天,他头戴草帽,脚穿胶鞋,深入田间地头;晚上,他打上电筒,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走遍了全村159户,详细记录了每户村民生产生活境况、困难问题、发展诉求。在此基础上,集体研究制定了以通村路为突破口、以技能性劳务输出为重点、以规模化蔬菜种植为支柱的磨河村发展规划,并深得群众认可、支持。在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和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下,于去年完成了全程4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结束了该村蔬菜、水果因运不出去而烂在地里的历史,村民发展产业信心高涨,干劲更足了。
    对症施策 精准破题
    决战贫困戮力同心,共建小康责无旁贷。该县不断铸就扶贫攻坚的“动力”,激发精准扶贫的“活力”,更凝聚起攻坚治贫的“合力”。
    冷碛镇尖茶坪村贫困户李廷林因缺技术、缺资金,土地产值低、增收困难。2015年精准扶贫开始后,李廷林以“送农技到村”和“产业扶贫项目到户”为支撑,种植蔬菜10亩,今年前两季度即创收8000元,提前脱贫摘帽。
    因缺土地致贫的德威乡海子村贫困户闵元安,除了享受精准扶贫“雨露计划”系列助学帮扶政策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经扶贫驻村工作队推荐,闵元安在就近的村活动场所建设工地务工,实现劳务创收1万余元,有效缓解了孩子就学的经济压力。
    今年上半年,泸定县已实现896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摘帽。
    在泸定,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阵地战。2016年,完成全县15个贫困村“摘帽”,2933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任务指日可待。
    擂响战鼓,奋力冲刺。胜利,一定会属于泸定儿女!
     
    
  • 上一篇:成都医学院到甘孜县开展对口帮扶
  • 下一篇:​得荣县大力开展地灾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