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决不把“脏乱差”带进全面小康

甘孜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康定市检察院拆除违建后开展修复工作。孙学花 摄 
  
    ■本网记者 田杰
    康定,因一首《康定情歌》而名扬四海;康定,因一河水一弯城而灵动迷人;《康定情歌》的涟漪效应,溜溜康定城的口碑效应,不仅助推着城市建设的日臻完善,而且游客的蜂拥而来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与财气。
    跑马山上的云,跑马山下的城,溜溜城中的人,急流奔涌的水,……这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这是一座各民族大融合的城市,这是一座各教派大包容的城市,这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这也是一座激情洋溢的城市。
    游客的褒扬,让人心花怒放;市民的感叹,让人知足常用乐。因为,从城中看康定,从夜中品康定,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临街商铺人头攒动,城市街道车水马龙,好一座繁华之城,康定确实靓丽。
    游客的挑刺,让人猛然醒悟;市民的指责,让人扼腕长叹。因为,从空中俯瞰康定,从山上观康定,楼房屋顶棚子林立,大小高低杂乱无章,棚顶色彩五花八门,康定的确像“棚城”。
    作为州府所在地的康定,作为旅游城市的康定,如何从“零乱”下手?怎样从“棚城”开刀?
    2015年7 月,州委书记刘成鸣在康定市调研期间,一针见血,厉声怒斥康定城市建筑乱象,并当即决定实施“城乡提升工程”,限期一年之内,还康定城市建设之规范、城市管理之良序、市容市貌之整洁。“如果哪个单位在既定的时间内拆除不了违法建筑,就摘那个单位负责人的‘帽子’;不管工作多难、压力多大,都必须如期完成任务。”
    州委书记的怒斥,让康定市委、市政府“如坐针毡”,也让州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坐立不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违法建筑拆与不拆已不单是政府公信力的体现,还关乎康定这座城市今后的转型发展。”去年9月29日,在州委组织召开的康定地区拆除城市违法建筑动员大会上,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强指出,要坚决拆除影响房屋结构、消防安全、容貌秩序、公共利益的违法建筑,为康定巩固省级文明城市成果、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和提升旅游品质营造良好环境。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早在100多年前,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惠特曼,就如是批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
    违建如“毒瘤”,不仅无情地侵蚀这座城市的机体既,而且严重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市容市貌,更残忍地玷污着这座城市留给世人的最直观映像。
    我们曾经习惯于身边的违建现象,哪怕在康定下桥至将军桥这一核心地段,都常有突兀的违建撞入眼帘。“绿化人均一巴掌,违建人均一间房”,与其他薄弱的基础设施相比,违建之猖獗,管理之薄弱,让康定在外人审视的目光中抬不起头。
    尽管这样的现象由来已久,将康定的违建比作“毒瘤”丝毫不夸张。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仅康定市无老城区的违法建筑就多达718处,面积近5万平米。从高档的电梯公寓到草根的居民小区,从单位的办公楼顶到住户屋顶的搭建“攀比”,从空中的无限拓展到马路边的私搭乱建……现场制止无济于事,执法之难无以言表,矛盾冲突屡见不鲜,尽管这个“毒瘤”一再碰撞着城市规划的“红线”,但漫延的速度却丝毫没有“刹车”的迹象,有的甚至将擅自搭建的违法建筑视为“阔气”的象征与“增收”的财源。毕竟,在城市人口密度超过香港的弹丸小城,房屋出租的价格一点也不逊色内地任何一座三线城市。旺盛的需求与利益驱动的双层“叠加”,使得城市规划的刚性约束力因此而大打折扣,也使得“法不治众”的城市监管陷入了极度的尴尬之中。
    “拆违”之战,一经层层宣传和媒体传播,顿时在康定城“炸开了锅”。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更是大有人在。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这会是一阵风,还是真正让康定彻底告别违建?不少市民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因为,在此之前,康定城也曾对“违建”开过刀、下过手,但在“一阵风”之后,便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市民观望与怀疑的不是“拆违”本身,而是党委、政府的决心和意志,是执政的胆识和智慧,是城市管理的理念和能力,是执法的公平和透明。
    州委、州政府决心下定,康定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州级各部门和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市民更是雷厉风行:州、市及各单位“拆违”领导小组的高效运转;“拆违”时间表、路线图的迅即敲定;“拆违”宣传动员的家喻户晓,“拆违”责任书的层层签订,“拆违”承诺状的签字画押,“拆违”大攻坚行动战随即轰轰烈烈打响了。
    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临时搭建的会议室率先“倒下”;州人社局、州财政局、甘孜日报社……这些公家单位也主动放下往日的“架子”,不管违建出于什么目的,都主动配合恢复原状;康定城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是以身作则,自报违建,337处36000余平方米的违建,也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法拆除;广大市民及个体经营业主的大局观也在“拆违”中逐渐显现:从个体的损失与利益小账到城市的形象与声誉大账,一番艰难的“算账”,渐渐抵触与抵制,算出了理解与支持,算出了主动与配合,也算出了“拆违”进度的大提速。
    “尽管康定‘拆违’声势大、进度快、效果好,但部分违建者对违建的严重性、破坏性、影响性认识不清,沉迷于私产、私权、私利,极力想寻找管理空隙牟得违建空间。”一名执法人员对部分群众的侥幸心理深有体会。
    “违必拆,六先拆”,州四大家、州市各部门、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财政供养人员的率先垂范;特别是州、市领导小组的严督细查勤通报,以及涉及“拆违”单位间的大比拼,特别是执法人员在“拆违”中情、理、法的并驾齐驱,让原先想“等待观望”的被拆违者也心服口服。“你看看,这些地方都拆掉了,那些官员搭建的‘房子’也拆掉了,那个老板搭建的‘楼上楼’也开始拆了,看来现在拆违是动真格的!”市民议论纷纷、点赞连连。
    从市民的点赞中,人们看到的是州四大家的榜样力量、康定市委市政府的执行能力、州级各部门和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大局意识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州、市领导主动上阵督促拆;部门“一把手”亲临现场配合拆;单位员工挤出时间参与拆;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拆;职工居民发动亲友帮助拆;有的甚至从外地包车赶回亲自拆; ……
    赢得民心,才能化难为易;万众齐心,才能换来合力;“无解难题”,也才由此变成有解。
    “拆违”,“拆”出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局观,初步“拆”掉了“棚城”的碍眼乱象,也“拆”出了一番让人惊叹的成果: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康定市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37处36000余平方米,公家违建和公职人员均在规定时间前主动拆除,部分居民也提前主动开拆。
    尽管眼下“拆违”攻坚行动尚未全面告捷,但州、市“拆违”领导小组的决心已坚如磐石:“拆违”不讲条件,“拆违”不讲理由,“拆违”一视同仁,“拆违”不打折扣,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面积大小还是损失多少,有违必拆,绝不搞法外施恩,绝不搞人情“拆违”,绝不搞公费“拆违”,绝不搞补偿“拆违”,绝不搞延期“拆违”。
    面对“拆违”中“拆”出的温暖与感动,面对“拆违”中“拆”出的成就与经验,面对“拆违”中“拆”出的赞美与期盼,州委常委、康定市委书记唐强坚定地表示:“‘拆违’之战,既是依法规划城市、依法管理的需要,更是适应发展新要求、顺应百姓新期待的需要。‘拆违’之战,无疑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一次大考验和大检验,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决不把‘脏乱差’带进全面小康。但‘拆违’决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而是要‘拆违’还楼顶整洁、‘拆违’还路面宽敞、‘拆违’治城市脏乱差、‘拆违’促城市改造、‘拆违’增有效绿化、‘拆违’添城市景观。只有违建倒下去,康定城才能美起来,市民才能笑起来,游客才能乐起来!”
    康定“拆违”之战仍在进行,“控违”之战更是永远在路上。随着“城乡提升战略”的实施,全州各地也陆续将目光瞄准了“违建”。向“违建”亮剑,抓“拆违”动真,“拆”出的必将是一番番城美、人和、游客乐的新天地,“拆”出的必将是一座座高原特色城镇和秀美村庄的新局面。
    
    
    
  • 上一篇:理塘县倾力打造康南中心城镇
  • 下一篇:雅江积极应对降温降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