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泸定: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甘孜日报》    2016年01月21日


泸定群众成功试种羊肚菌。 
    ■ 袁帅 文/图
    “我们现在住在农村感觉比城里面还安逸,空气好,吃的基本是自己种的,而且交通、网络、电视也全面完善了。”泸定县泸桥镇海子环环村村民李新伟说起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给村里带来的深刻变化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泸定县地处我州东南部,境内沟壑纵横,地形陡峭,全县145个行政村中有78个村位于高山和半高山地区,农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缓慢。截止2014年底,全县有44个贫困村、3921户、贫困人口12025人;今年10月,根据省州安排,该县开展了贫困对象的复核、比对工作,进一步精准扶贫对象。据统计,包括磨西镇、新兴乡在内,全县现有贫困户3066户、贫困人口9615人。“泸定县委向全县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脱贫奔康的路上,决不落下‘一乡一村’,不掉下‘一户一人’!”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掷地有声。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泸定县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健全“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 和“全覆盖、无缝隙”的工作机制,每个乡镇有1名以上的县级农建联系领导,每个贫困村有1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有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负责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全县所有单位和部门结对帮扶村、社区,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4506个,责任落实到人。
    根据贫困对象的不同情况,泸定县结合县情制定帮扶措施,抓实“五个一批”。将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对象2612户、5504人纳入“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引导其发展本地区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将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区域贫困对象227户、792人纳入“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移民安置实施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1518户、4759人纳入“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兜底脱贫;将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对象1341户、1737人纳入“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加大对他们的医疗救助力度脱贫;完成“4.20”芦山地震和“11.22”康定地震中受灾贫困灾后重建工作,实现“灾后重建帮扶一批”。
    “我们村的青椒还未上市,很多菜商已经和我们联系好了,今年赚个万把块钱是没问题的。”来到泸定县杵坭乡松林坪村,就会看到当前田间头的青椒等蔬菜长势喜人,丰收的喜悦让这里的村民笑逐颜开。松林坪村仅是泸定县高半山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泸定县确定了“优农强工大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造“连通内地、服务全州、辐射西藏”的“菜篮子”供应基地,编制了高半山以优质核桃、优质魔芋、特色水果“三个五万亩”为主导产业的《高半山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已发展核桃6.23万亩,特色水果3.5万亩,魔芋1.5万亩,花椒2.5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3万亩,建成蔬菜产业基地21个,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建成中药材0.7万亩,羊肚菌等食用菌1500亩。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创建了泸定“红樱桃”、“雪域野农苹果”、“幸福仙桃”等本土农产品品牌。以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3967亩;培育出盛煌农业产业园、团结羊肚菌种植园等产业大户20家;引进元正食品有限公司、桑吉卓玛青稞酒业、贡嘎雪域生物科技、盛煌农业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康东农特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全州全域旅游先行区”,举办“红樱桃节”系列活动,启动“杵坭、德威康养产业试验区”建设。
    “除了产业扶贫,我们还将做好智力扶贫、卫生扶贫、就业扶贫等工作,预计到2018年,全县将全面完成建档立卡44个贫困村‘摘帽’,基本完成3921户12025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泸定扶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说。
    
  • 上一篇:康定市力推地方电视节目全域覆盖
  • 下一篇:理塘:对症下药力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