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甘孜日报》    2016年01月14日

  ——炉霍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炉霍县城全貌。

泽仁汪堆在基层调研。

“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谭晓琴带病为乡亲诊治。

炉霍县人民医院住院部。

炉霍县二完小。

采摘俄色茶。杨孝康 摄)
    感言
    中共炉霍县委书记  泽仁汪堆
    历史长河,浩瀚无际;时代潮流,汹涌澎湃。在新年伊始之际,我们的奋进之舟,又一次挺进在新的潮头。每一次出发,人们都会深情地回望。
    “十二五”时期,是炉霍发展最快、成果最丰厚的一个时期。五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新炉霍目标,坚持“一三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四化”联动产业发展的路径,全力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实现了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部风清气正、群众安居乐业,为“十三五”发展筑牢了根基、蓄积了能量。
    “十三五”,是一个坐标和一幅蓝图,它所勾勒的,不仅是未来五年的发展脉络,更是“脱贫奔康”进程中最关键的一步跨越。我们要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严格按照州委“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件大事、六大战略”的部署,主动作为、奋发作为、创新作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尽管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依然横亘着激流险滩,但“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我们一定要提神提气提能,谋事干事创业,努力在决战全面小康的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奠基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值此“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要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拼搏的劲头、更加出色的实绩去书写美丽生态和谐小康新炉霍的崭新篇章。
    数说十二五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炉霍县审时度势、创新思路,坚定发展定力,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5年,炉霍县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亿元,按可比价计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速达到10.9%;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0.49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递增率为27.8%。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568万元,是2010年4.2倍,年均增速达到3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是2010年3.1倍,年均增速达到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是2010年1.8倍,年均增速达到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258元和6633元,分别是2010年的1.8倍和2.7倍。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蓬勃繁荣,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这就是“十二五”的炉霍。
    “十二五”时期是炉霍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炉霍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围绕“一三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开创了炉霍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新时期。五年里,全县实施政府性投资项目共计386个,总投资20.47亿元,较之“十一五”12.9亿增加7.57亿,投资增长37%。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炉霍县落实“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9.611.349.1调整为2015年的352045。旅游业实现优先发展,以霍尔广场、温泉山庄、宗塔帐篷城、虾拉沱村为重点完善旅游设施,积极开发自驾游旅游线路,开展“大美藏区·魅力炉霍”旅游品牌推介,2015年接待游客约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接待收入1.9亿元。组织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和甘孜州郎卡杰唐卡文化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参加了“圣洁甘孜走进广东”活动;组织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参加了第十五届西博会;成功引进中国石油LNG综合加气站项目,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土地征用、地勘等前期工作;成功引进中国石油加油站项目,计划总投资890万元,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中水集团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有序开展,力争在年内部分并网发电。
    城乡面貌明显改变
    “十二五”时期,炉霍县坚持以规划为引领,规范推进城镇及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30.34%。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成立规划委员会,先后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及美丽乡村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体系不断优化。统筹推进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县城商业街、团结路、建设路、环城路、厂龙沟自来水厂和管网工程等项目,秋日河沿线风貌改造和霍尔广场片区景观打造顺利推进,逐步完善供排水、垃圾、污水、环卫、供气、绿化等设施的功能配套,规范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线网布局,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启动实施朱倭小集镇建设,积极推进雅德乡晏尔龙旅游新村和宜木乡虾拉沱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风貌初步呈现。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初步建立起生活垃圾“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机制,在全州率先实现垃圾收集点全覆盖。
    基础建设取得实效
    “十二五”时期,炉霍县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有效缓解。全力协调推进县境内国省干道建设,实施通乡公路、通村道路、危旧桥改造、客运站(点)建设等工程,干线公路通畅水平和农村公路整体通达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缓解了群众出行难、生产生活资料运输难等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强力推进骨干电网覆盖、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用电安全性得到提高,群众用电难问题逐步缓解,电力输出有望解决。加大了水利建设力度,启动易日河水利工程建设,开展秋日河、益娘小流域等水利修复治理,实施朱倭乡朱倭村集中供水和虾拉沱幸福美丽新村雨水管网工程。寺庙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寺庙“五通”工程,加快建设通寺公路,基本实现全县22座寺庙水、电、通讯覆盖。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十二五”时期,炉霍县坚持全力推进社会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以“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同心同向、幸福工程、共建共创、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全覆盖,形成汉藏一家亲、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积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学前教育普及化”整体发展策略,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体系建设,医疗卫生资源大幅增加,群众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医保、救助等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教育、文化、体育、广电等事业加快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258元和6633元,分别是2010年的1.8倍和2.7倍。
    生态优势逐步彰显
    “十二五”时期,炉霍县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优势逐步彰显。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工作,实施了城区堤防、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益娘生态修复,寿灵寺、独马、格卡、易日沟等地滑坡治理、泥石流治理、不稳定斜坡治理、砂金矿恢复治理,宜木、斯木土地整理项目。国控、省控水域水质断面达标率100%,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控标准。
    企业发展实力提升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州经信委的关心支持下,炉霍县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完成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康巴圣德牦牛乳业有限公司、索郎亚绿色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13个项目登记入库;2015年共为企业争取各类发展资金740万元,对金宏加气砼砖厂、康巴圣德牦牛乳业公司等企业开展提能和技术改造项目,有效推动和增强了县域内中小型企业的能力提升和综合实力;积极申报俄色保健食品胶囊“健字号”,促进了中藏药发展;加大创新型“2+5”新药“康珠甘露”研究项目的投入,保障研发进程,为申报“药品准字号”打下基础。同时,切实做好企业项目规划建设、成熟品牌的保护和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工作,炉霍县雪域俄色茶获得省“名优产品”称号。

    变迁故事:幸福荡漾虾拉沱
    ■ 艾翁拉姆
    走进有“康巴第一村”之称的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看到家家户户整齐漂亮的红瓦崩科房、宽敞的柏油马路,仿佛让人置身人间仙境,让笔者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地处鲜水河北岸,距县城17.5公里,总人口525人。由于虾拉沱村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合高原农耕,一百多年前,这里就有“炉霍粮仓”的美誉。2015年全村粮食播种面达1374余亩,粮食总产量高达34余万公斤。
    笔者走进虾拉沱村民吴晓平家,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木石房子,院里环境清洁靓丽,建造房屋的材料都是非常优质的圆木和大理石。说起吴晓平家的变化,他满心欢喜地告诉笔者:“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一是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好,二是我们的村党支部引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2010年,我做木工一天也就挣60元,而现在每天的工钱已经涨到了220元,在政府和村党支部的鼓励下我自己做家具,他们还帮我到处宣传找销路,现在我在本地也算是个有名的木匠了,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很幸福。”
    虾拉沱村党支部书记吴福寿告诉笔者:“虾拉沱村两委从实际出发,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为指导,努力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的新农村。已建立青稞良种示范基地和马铃薯良种示范基地1200亩,年产粮食30余万公斤,各类农业机械95台,全村机械化耕种率达到95%。2011年至2014年共计投入500余万元完成道路硬化、广场建设。开创性地建立了‘支部+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2012年人均增收300余元、2013年人均增收400余元、2014年人均增收500余元、2015年人均增收900余元。并以‘村民文化素质建设’为中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道德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制定道德规章制度,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设道德讲堂,开展老红军进校园‘红色文化’宣传。提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尤其是让青少年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重要性。以‘村组经济建设’为重点,发展种养殖业、旅游业相结合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规模化养殖和散户型零星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全村年出栏生猪达到1000余头,经济收入100余万元。通过‘贴息贷款’等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完成前期10户民居接待户的环境改造,实现民居接待旅游试运行。”
    虾拉沱村,是一个纯农业,没有任何工业的村子,实现村民共同富裕,非常困难。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该村2008年获得全州维稳应急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获得炉霍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获得中央组织部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获得炉霍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虾拉沱金鹿种养殖协会获得州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获得州委群众工作全覆盖红旗示范村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上一篇:逐梦前行书辉煌
  • 下一篇:色达:惠民举措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