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最是浓浓藏乡情

《甘孜日报》    2014年12月19日

  ■ 刘辛艳
  2003年9月16日,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我和我的家庭,同原本陌生而遥远的道孚,结下了一段永生永世也割舍不断的浓浓情缘。
  这一天清晨,带着家人的不舍与牵挂,我的丈夫参加四川省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毅然踏上了前往道孚支教的漫漫长路。从此,就经常听他谈到道孚一中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淳朴,多么的勤奋,多么的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多么的懂得感恩。一年后,带着对道孚满满的不舍,丈夫结束了支教生涯。看着他带回来的那一条条洁白的哈达,那一叠叠同孩子们爬山、植树、打球的照片,以及临走时学生相赠的那一串串手工手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道孚学生的真诚和感恩。那一刻,酥油茶、青稞酒、雪山、青草、喇嘛庙——这些圣洁的藏乡元素与“道孚”两个字一起,如铭文一般深深镌刻进了我的骨子里,让我对美丽神秘的康北明珠充满了无限期待和向往。
  怀着对道孚的那份深切的眷恋,2010年10月,丈夫和他的朋友一起,共同发起了“格桑花助学行动”,对道孚和八美这一片地区的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对口资助。从此,格桑花助学行动就像一朵娇嫩却不失于柔弱的高原之花,在美丽的道孚绚丽绽放。至今,我们的“格桑花”已经四岁了,受助学生由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一百多人,由开始的只有小学和初中生到今天包括了高中、中专以及大学学生,由开始的年资助款一万五左右到今天的十五万多。一步步走来,我和丈夫一起,共同见证了受助学生的成长,看到了孩子付出的不懈努力,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一直深深地记得那一幕,2012年7月,我们第一次组织资助者进藏看望孩子。那天晚上,细雨不停,寒风刺骨,当我们临近深夜到达八美镇四方缘宾馆的时候,竟然看到丈夫早年的学生拉美德吉(当时拉美已经是八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师)带着20多个“格桑花”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在风雨中焦急地等着我们。我们到达后,大家都很激动,孩子们亲手为叔叔阿姨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我们也送上了为孩子们准备的礼物,直到夜深,大家才依依惜别。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有四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冒着小雨等在了四方缘宾馆的门口,原来他们怕我们会很早出发去道孚,所以他们早晨四点多就起床上山,采摘了一纸箱的松茸给我们送来。看着孩子们那头发上不断滴落的水滴,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眸和那一脸灿烂的笑容,我的鼻子好酸。这一刻,我觉得当初所有的辛苦、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也更加坚定了要一直把“格桑花”做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的决心。
  今年,在丈夫的支持与鼓励下,我终于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来到了道孚一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藏生涯。刚到高原,免不了想家想父母想孩子,但心中更多的还是梦想成真的激动与兴奋。高原的生活是新鲜的、充实的,同时也是艰苦的、枯燥的。虽然早中晚温差大,气候干燥,氧气稀薄都让我感到很不适,经常的停水也给生活带来了不便,但是因为有这颗爱着藏区的心和魂灵所系的浓浓藏乡情,所以我努力地克服着、适应着,用自己最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工作,用自己最真诚的爱去面对所教的每一个孩子,希望在自己的引导与陪伴下,能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语文技能,带给他们一些积极的人生启发,让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为顺利、更加美好。
  我相信,在随后两年的援藏工作中,我一定会收获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同时也会留下不少的苦痛和遗憾。记得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在《问佛》中写道:如果人生没有遗憾,给你再多的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想,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遗憾,千万教师才能真正地去体会教学中不断弥补遗憾的满足与快乐吧!
  • 上一篇:康定呷巴乡专项整治重实效
  • 下一篇:新龙狠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