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同享一片蓝天——乡城县推进教育发展纪实

《甘孜日报》    2014年12月10日



 
  ■ 何才华 文/图
  巍巍巴姆山,绵延不绝的硕曲河见证着乡城这片古老土地上兴学重教精神的薪火相传,乡城县委政府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把教育事业摆上强县之本的优先战略,出政策,重投入,使城乡教育发展大潮涌动,处处生机勃勃。该县的教育事业迈上了科学发展的跨越之路。
  大手笔抓投入 建设现代化学校
  发展教育离不开投入,乡城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向“标准化、均衡化、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中,针对校点多,规模小,资源分散,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把发展教育上升到打造全县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高度来加以推进。在省州的关心支持下,于2009年启动集中规模办学、优质办学,一场以县办初中、片区办小学高段、乡办小学低段以及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的战役打响。循序渐进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村级小学,整合师资和设备,让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实现教育资源从分散薄弱到统筹均衡转变。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县委政府秉承重教传统,短短几年时间,先后投入1.22亿元,新建2所片区寄宿制学校,改扩建9所学校,将原35个学校调整为17个校点。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7所,其中县中学1所,“6+3”学校3所,“3+3”学校12所;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为各学校添置了教学仪器、音体美和电教器材等设施设备,确保了中小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和活动室设施齐全。如今,4000多名乡城学子在最好的环境、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设施设备和最好的管理下享受全县最好的教育。
除了高标准建设相关的场、馆、室等教学和生活场所外,高投入引进现代教育设备,目前全县学生计算机有856台,电子白板已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各所学校硬件资源位于全州前列。
  造就一流师资 教学水平大提升
  为推动教育良性发展和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并付诸实施,教育部门明确各学校质量管理总体目标及学科质量具体目标,确定质量管理的基本策略和质量管理措施,要求全体教师树立质量责任意识;坚持校长考调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结构制等竞争机制,同时采取“听优质录相课”、“组织青年教师上教研课”、“请有经验的教师评课”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利用援藏与对口援助,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提升教师素养和业务水平,仅去年一年就培训教师近600人。
  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2012年起,县中学和片区寄宿制小学率先以有效教学集体备课为切入点,“抓课堂、建队伍、促科研”,大力开展教学教研,深化课堂改革。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的教学标兵,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带动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该县提出的“五化六配套”模式已具规模并得到州教委的认可。风生水起的教研教改,让全县教师“人人会用电子白板,堂堂课用电子白板”,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
  县财政每年拿出教师奖励金,县政府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教师,邀请教学和教育管理专家,在全县教师中开展师德专题培训,努力造就师德、师技过硬的教师队伍,500余名敬业爱岗、务实勤恳、能出质量的教师团队共同撑起了乡城教育这片蓝天。“近年来,县上为加快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也饱含了全县人民对教育的期望,我们将不辱使命,为发展乡城教育贡献最大力量!”县中学魏云老师说。
  抓精细化管理 教学质量上台阶
  管理出质量,在乡城的每所寄宿制学校都设有免费家长接待室,便于家长来校探望孩子;每栋楼室都配有由老师担任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困难和教会学生独立;每所学校设有“亲情电话”,学生想家的时候能随时与家长沟通;专用校车每天接送幼儿上学;即使是偏远的小学,教育部门通过配送机制,按时为学生送去蔬菜和粮油;在家长开放日里,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吃饭和睡觉,感受孩子的学习生活。在充满亲情的温馨校园里,看到的是学生集中精力抓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坐在网络班教室里,就能实现与成都七中同步教学,怕跟不上学习,上课不敢开小差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在乡城中学初一网络班教室里,来自定波乡的学生泽曲登神情专注。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可以在距离成都近千公里外的大山里,接受成都七中老师的教学。
  “把教育发展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让全县教育教学水平上新台阶,不是简单把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和谐发展,而是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更加注重教育均衡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农牧民减负增收和完善公共服务相结合,进而开创出乡城教育事业的新未来。”乡城县委书记郑天强说。
  教育是一项奠基未来的工程,乡城已吹响挺进教育现代化的号角,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乐,商以助教为善,师以从教为荣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校际间、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正在成为现实。
 
  • 上一篇:震中有这样一位村长
  • 下一篇:九龙县召开县委中心组第六次集中(扩大)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