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彝家新寨美如画

《甘孜日报》    2014年11月03日


万年新村一角。
  ■ 本报记者 田杰 马建华 文/图
  10月20日,记者顺雅砻江而上,前往九龙县子耳乡万年村参观彝家藏寨汉村新村风貌。江对面就是凉山州冕宁县和木里县的村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越野车在两米多宽的山道上行驶,记者感到胆战心惊,由于昨晚刚下了场暴雨,汽车在泥泞村道上,像醉汉一样蹒跚着,有几次差点陷入泥潭,司机有些心灰意冷,想打退堂鼓,他告诉记者,这条20公里的山道让山上的藏汉彝族群众吃尽了苦头,县上有的司机无法把小车开上来,只得半途而废。要是把20公里的道路都硬化了,群众的日子就好过了。
  越野车如蜗牛般艰难爬行,曼妙的风景让记者眼前一亮:远远望去,绿树掩映中,白墙青瓦的彝家藏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初升的太阳照亮山寨,半山腰云雾缭绕,云蒸霞蔚,恍若仙境。
  苦
  高山之巅的原始村落

  子耳乡万年村村主任朱长青是一个反应敏捷、能说会道的村干部。“我们村有6个村民小组,332户1318人,居住着藏汉彝三种民族,其中,彝族580人、藏族345人、汉族393人。耕地面积1285亩。”朱长青谈到他“管辖”村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他是藏族,他告诉记者,他们村班子成员藏汉彝族都有,村民的事情,大家商商量量办,体现藏汉彝族群众的共同愿望。
  朱长青告诉记者,这个村2005年才通公路,这以前不通水、电。群众的日子过得很苦。
  “路不通的时候,我们去一趟山下很不容易,牵上骡马,早上天还没有亮明就下山,到了河口(雅砻江边小卖部),买好茶叶盐巴等生活必需品,然后再沿着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返回,到家时已经可以看见满天的星星了。”朱长青说,如果家里没有骡马,完全靠人背,累得骨头都要散架,几天都缓不过气来。
  路和水不通,耗费了村民不少人工。没有电,晚上只有数着满天的星星睡觉。
  村民祖祖辈辈依靠种植玉米和土豆过日子,种植花椒和核桃以及养殖黄牛、山羊、猪、鸡等增加经济收入,但那点收入只够买茶叶和盐巴。村民的居住条件更差,盖的是石板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和原始社会差不多。朱长青回忆当时的情景,心里感到心酸,解放这么多年了,村民的日子还这么苦。
  “党委、政府惦记着我们贫苦的群众,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我们的日子苦变甜。”朱长青高兴地说,2005年以来,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村民的幸福日子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甜
  彝藏汉族群众住新居

  听说我们要来,朱长青的嫂子早已杀了鸡,做好午饭等候我们。平整干净的院坝、清洁的厨房,朱长青的嫂子笑得合不拢嘴:“你们是珍贵的客人,县农办的同志是我们村的常客,没有你们的帮助指导,我们还住不上这么漂亮的房子。”
嫂子在忙着摆碗筷,嘴里一个劲夸党的政策好,说是做梦一样,才几个月的时间,家家户户的住房面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去年6月,县上决定在子耳乡万年村实施新村建设,新建住房补助2.5万元,改建住房补助1.6万元,按照藏汉彝族群众住房风格进行建设,统一住房建筑风格。这一惠民利民消息迅速传遍彝家藏寨,村民们奔走相告。从去年12月开始实施,到今年10月基本完成。如今,一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彝汉藏族特色鲜明、整体风貌统一、自然生态相伴、鸡犬之声相闻、特色浓郁的彝家藏寨新村拔地而起,群众住上了“前庭后院加屋檐”的新居,新居绘就三种民族吉祥的图案,群众看的是大彩电、坐的是新沙发、睡的是席梦思、喝的是自来水。
  阳光洒满庭院,民居充满祥和。李长青80多岁的母亲坐在沙发上乐呵呵的看着电视剧,家里电视柜、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两层房屋显得落落大方,虽不华丽,却备感温馨。
  “钱虽然不多,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牟永春笑吟吟地说:“我家里有五口人,年收入只有8000元,如果要筹够1.6万元,我们不吃不喝也要两年。”
  新村建设建成后究竟是啥模样?县上工作组的同志说得再多,村民还是半信半疑,为了打消村民顾虑,县乡村干部决定选择13户藏汉彝族村民作为新建或改建示范户。
  牟永春自告奋勇,不管是藏族彝族,还是汉族,村民们“倾巢出动”帮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清新雅致的新居落成。
  “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村里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村组干部帮助村民联系建材、找老板,但为了规避风险,我们不直接插手具体事宜,价钱由村民自己谈。把自主权交给村民。设计图纸和房屋建筑风格让群众过目。凡事做到了公开透明,目前,风貌改造接近了尾声,还没有接到一起群众投诉。”朱长青说。
  “群众对这项惠民政策可以说是感恩戴德。为了不让群众挤占挪用资金,我们采取分三个阶段来发放建设资金。启动阶段新建和改建按照8000到5000元的比例发放,建设中期按照5000元发放,验收合格后,将余款全额支付给村民。”子耳乡政府副乡长巴武说。
  夕阳西下,记者一行在下山途中来到祝明富家里,祝明富的爱人正在浇地,蓝天下,祝明富新建的住房巍峨挺拔。祝明富望着漂亮的住房乐不可支。他告诉笔者,他的住房花了接近13万元。国家的补助起了很大作用。他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已经工作,儿子在得荣县打工,一个月有4500元的收入,还有一个孩子在读书。修这个住房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他们村建设成本太大,一车砂石从河口运到他家里要1000元,如果运到村委会那里还要多300元。
  房子修好了,没有欠债。这是让祝明富最高兴的事情。今后想办法再多增加点收入,日子会越过越好。祝明富信心满满。
  途中遇到彝族村民罗玉强正在往拖拉机里面装泥土。他说,因为没有钱,他打算放弃,但又怕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怕以后没有这么好的惠民政策了,他赶紧出去打工挣钱,挣了一万多元,建房资金差不多了,才赶紧开工修建,现在房子已经建好了。
  到9月底,万年村292户藏汉彝族群众完成了房屋风貌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万年村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行路难、饮水不安全、缺少照明用电及住房破旧等“老、大、难”问题,且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文明程度也不断提升。
  “有种一步跨千年的感觉。”朱长青告诉记者,如今在万年村,家家户户都实现了人畜分离,都有了厕所和卫生间,电视入户率达100%,自来水也接入该村所有农户。

 
  • 上一篇:贫困僧人感恩党
  • 下一篇:理塘县人工种草防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