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党给了我一个‘好儿子’”

《甘孜日报》    2014年09月08日

  
熊永军(中)在精心护理坐在轮椅上的赤乃卓玛。
  ■ 胡筱红 文/图
  在炉霍县斯木乡,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那里繁花似锦,美景醉人心田;那里村民朴实,勤劳善良。祖祖辈辈过着靠山吃山、靠天吃饭的日子。
  如今通村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喝上了自来水。每每这时,村民就会想到他们的集体亲戚“熊永军”。
  这天,在这个村子里,熟悉的身影又映入了村民的眼帘,一手提着月饼,一手跟他的同事抬着轮椅,远远看见,强烈的紫外线将他的脸庞晒成了高原特有的古铜色。村民知道,这轮椅是带给赤乃老阿妈的,这月饼是带给村民的。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熊永军,满怀喜悦与思念,三步并作两步往阿妈家走去。
  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又到中秋时。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让这个彪悍的康巴汉子再次踏上了结对认亲的道路,去看看朴实的村民,去和他的老阿妈说说知心话。
  “是你吗?切洛(意为乖儿子)是你来了吗?”在轮椅上的老阿妈赤乃,在楼上听见急促的脚步声,就知道是县上上班的儿子回来了。
  “阿妈赤乃,你的轮椅坏了,我在县民政局又给你申请了一台新轮椅,你试试。”
  一问一答,问的是那样亲切和实在,一问一答,答的是如此自然和干脆。
  看见儿子,六旬花甲的赤乃阿妈,高兴地热泪盈眶,激动地拉住儿子的手往自己脸上贴;阿妈的儿媳看见哥哥回来了,赶紧取来一根木凳,将保温瓶和一个碗放在他跟前。他一边喝水,一边跟老阿妈拉起了家常。
  “最近脚痛不痛?血压药按时吃没有?关节膏药还有吗?”一口气把对阿妈的关怀和思念全部倾泻了出来。
  “好多了,好多了,想想几年前我的家,我的病……”
  随着老阿妈的回忆,我们拨动时间的发条,回到了8年前。“老阿妈因高血压从床上突然滚落下来,导致半身不遂。让这个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孤苦伶仃的的孤儿寡母陷入了更贫困的生活。多年来儿子充翁多吉,一边种地,一边照顾母亲,他曾多次带着母亲去县医院看病检查,遗憾的是老阿妈再也没有站起来。从此老阿妈的世界里就只有窗前的那片山和那片地。”
  2012年6月,在州委书记胡昌生的带领下,全州50833名公职人员在甘孜这片热土上掀起了“结对认亲”的幸福热潮,随着亲情的暖流,赤乃阿妈也有了“新亲戚,新儿子”。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老阿妈的回忆中交织着呈现……
  那是2012年9月4日,他第一次来到我们家中,给我讲了很多话,说了很多政策,可年迈的我只记党为我派来了一个“新亲戚”。给我留了一张卡,上面有名字和电话。叮嘱我有事情打电话,我会在来看您。时间过了两年,他最初的样子我还记得呢。时隔6天,他再次走进了亲戚的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了解每一户亲戚家中存在的困难和诉求。在他的办公室,笔者看到民情日记上清晰的记录着,每一户结对认亲户的基本信息,他用简单的数字丈量着这份任务和责任。
  2012年12月7日,高原的冬天总是风雪交加,新亲戚的冷暖牵动着熊永军的心。“这个老人常年卧床,冬天来了,破旧不堪的房子四面透风,是不是要加床被褥,是不是需要一些取暖的设备。让老人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在担心与牵挂中,熊永军第二次回到了老阿妈家中,为她添置了一些过冬的物品。这些物品不仅温暖了这个破旧的“崩科”房,也温暖了老阿妈的心。
  2013年春节刚过,还沉浸在浓浓新春气息的阿妈家,“新亲戚”又带着中藏医院的医生护士,去看望老阿妈。量血压、考体温、扎银针、输液体、一番检查与治疗过后,熊永军又急忙把医生,护士送回医院,在返回阿妈家,陪她输液,给他讲县上的新鲜事。第二天,第三天……就这样在单位,医院,阿妈家来回奔波了一周,阿妈的下肢有了轻微的知觉,阿妈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2013年5月,当熊永军同志又带着为其办理的残疾证,来到老阿妈家时,儿子充翁高兴的说:“乡镇府早就让我去为阿妈申请残疾证,可我又走不开,加之没有文化,不知道具体的办理程序。拖了这么多年,还是亲戚好,帮我和阿妈解决了这件大事。”老太婆如获至宝,把残疾证捧在手里。其实在我看来,老阿妈捧在手里的是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
    2013年8月,花海似的草原中,一座座帐篷一夜之间便挤满了村寨的草原,在温馨的帐篷里,赤乃阿妈坐着轮椅,在帐篷里看着大片的花海,看着愉快的村民,心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她知道,这轮椅是她的“亲戚”为她带来的,今天的快乐,也是“亲戚”给予他的。老阿妈的思念把“亲戚”带到了帐篷里。看着这个没有血缘,但胜似亲儿子的“亲戚”老阿妈的笑容爬满了她满是皱纹的脸,那份欣慰、那份骄傲溢于言表。
  2014年6月,新房落成典礼,熊永军又带着2000元,在贺喜与祝福中,走进了自己的新家。看着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看着在轮椅上接待客人的老阿妈。熊永军感慨道,“让他们修新房子真是做对了,为这个家作担保贷款太值了。”原来,在熊永军的鼓舞和帮助下,赤乃阿妈的儿子终于让自己的房子旧貌换新颜。“他说高原上的冬天那么冷,如此破旧不堪的房子,让他们怎么过冬。”顿时和充翁多吉兄弟商量把房子重新修起来,“说建就建”,连续几天,熊永军穿梭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投工投劳;和斯木乡干部到县上有关部门申请伐木证;不远千里到远方亲戚家借钱作担保;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后,13年10月房子动工了。其间,他先后多次到赤乃卓玛家了解房子施工情况,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以他们一定的帮助。在党委政府,在邻里乡亲,在儿子熊永军的帮助下,9个月后,母子两带着新媳妇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当赤乃卓玛老人看到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漂亮崭新的“崩科”房就是自己今后的家时,她拉着熊永军的手激动地说道:“上天虽然带走了我的健康,但共产党却为我送来了一位好儿子啊”……
  2014年9月5日,笔者随熊永军走进老阿妈家中,听到老阿妈的这一串回忆时,熊永军却在谈话间,又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钱,交到阿妈手中“老阿妈,这是为你申请的红十字会救助3000元,你留着平时就医买药。”你拉我扯,老阿妈硬是把这一沓钱往儿子怀里塞。“我不能要你的钱了,你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救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太婆真的不知道如何感激你和报答你,除了每天诵佛念经为你祈福外,真的无能为力,给你添麻烦了,虽然你不是我儿子,虽然你不是我生的,却把我当亲妈妈,你就是我的亲儿子,共产党给我的亲儿子。”老阿妈哽咽着,抽泣着。转身拭去泪水的七尺男儿把一沓钱随手塞进了老阿妈的枕头下。
  一旁羞涩的新媳妇告诉笔者我们的亲戚很好,经常带着慰问品,慰问金来看望母亲,接济我们困难的生活,还帮助我们拓宽致富渠道。鼓励我的爱人去打工赚钱,为母亲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如果没有结对认亲,如果没有这样的好亲戚常来帮助我们,开导我们,我们的家还是会和以前一样仅靠种地维持生活。真的是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我们有这样好的亲戚。群众工作全覆盖暖人心,结对认亲让阿妈多了一个儿子,让我和充翁多了一个哥哥,我们死气沉沉的家才又迎来了光明和期盼。
    数字有时是那样的枯燥乏味,有时却有是那样的鲜活生动。2012年至今,他看望结对亲戚20余次,送去慰问金10000余元,为亲戚解决生产生活困难22件,得知尤斯村支部没有村级活动室的情况后,熊永军同志又配合乡党委政府,多方联系协调,落实了村级活动室使用土地,为两村争取了共计6万元的“路径工程”项目资金。了解到俄米、尤斯两村村民长期过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加之适龄儿童多,路况不好走,给村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小孩上学、老人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熊永军同志又到相关部门协调通村公路,先后联系县上主要领导和相关单位实地察看并配合了解相关情况,最后达成尤斯村道路整修和路面硬化的的规划,争取到了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30多万元。他不仅成了7户结队户的亲戚,也成了俄米、尤斯两村的“集体亲戚”。
  一天的探亲之旅结束了,从赤乃阿妈家到老村长家,在从老村长家到扎西俄热家,在烈日当空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是他的身影……每一户结对认亲户都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谈笑风生间,他们的心是近的,更是亲的;言谈举止间,他们的情是暖的,更是真的。夕阳西下,熊永军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了村,但是,用爱交织的亲情却在无形间升华,用爱托起的“崩科”房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熠熠生辉。
  一次又一次的走亲串户,一件又一件的实事帮助,既让人感动,感概,又让人敬佩、敬仰,更让人振奋、震撼!
  • 上一篇:农行甘孜支行开展金融知识宣传
  • 下一篇:泸定县政协走基层访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