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跟着总书记读苏东坡诗词名作

四川日报    2022年06月10日

6月9日细雨中.jpg

6月9日,细雨中的三苏祠。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小峰 摄

三苏祠里的苏轼.jpg

三苏祠里的苏轼雕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衡昌辉 摄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习近平在《从政杂谈》一文中引用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引用《赤壁赋》中这一句话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晁错论》中这一句话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晁错论》中这一句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静雯 成博

  眉山,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自古以来,眉山就孕奇蓄秀,名人辈出。

  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其中,最著名的非苏东坡(苏轼)莫属。他一生著作颇丰,其诗词、文章主题涵盖广泛,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文最多的中国古代名人之一。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调研,专程来到三苏祠。让我们一起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诗词名作中读懂苏东坡。

“大诗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的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从青年出蜀为官,到五十多岁谪居岭南,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去过很多地方。北上开封、密州,东到杭州、湖州,南下惠州、儋州,最后病逝于常州,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故乡。

  在苏轼《寄黎眉州》一诗中,故乡的记忆是“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在《送表弟程六知楚州》一诗中,苏轼写下“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回忆起童年时期的眉州风物。

  《馈岁》中,“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表达出了身在异乡的苏轼追忆故乡风俗之意。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官场失意的苏轼,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回忆故乡,找寻慰藉。

  最为著名的一首,便是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让苏轼留下千古绝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为一个四川人,苏轼也是“好吃嘴”。那时眉山盛产鲤、鲫,当地人尚食鱼脍。苏轼出于对故乡鱼脍的怀念,在外改良烹鱼的方法,自创出“东坡鱼”。他还用眉山炖膀的方法,做出了名声大噪的“东坡肉”,并赋诗一首《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政治家”苏轼:“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苏轼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诗人,但他还是一个全能型天才,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在诗歌领域,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在书法领域,他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名列“北宋四大家”。

  此外,苏轼还通晓诗话、书法、音律,懂医药、水利、美食,并且在政治方面也有建树。苏轼进士出身,通过制科考试,历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登闻鼓院、杭州通判等,最高曾做到礼部尚书。特别是苏轼的执政理念,在后世看来,也十分有启发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轼的诗文,其中不少与执政理念相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从政杂谈》一文中,习近平就引用了苏轼的名言“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以此强调“青年干部要不为一时议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

  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引用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他说,“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

  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苏轼在《晁错论》中的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勉励大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苏轼在《晁错论》中写的这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

  苏轼一生几番沉浮,他将达观舒意凝于纤毫笔端,把经略文采书于中华大地。在杭州,他修西湖建苏堤,造就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在密州,他抗旱灭蝗、厉行法治,发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在徐州,他筑堤抗洪、开粮赈灾,留下了“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

“求学者”苏轼:“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擅长于散文,共同书写了三苏文化的传奇。三苏文化,既是巴蜀人文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座丰碑。

  在旧时的蒙学读物《三字经》中,曾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记载,用以向小孩们阐明读书的重要性。苏老泉,即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苏洵到二十七岁时,方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从此发奋读书,终成一代大家。

  在这样一位父亲的濡染熏陶下,苏家也形成了求学上进的家风,苏轼在四十多岁时,听见儿子琅琅的读书声时,曾追忆起自己小时候与弟弟读书的情景,在《和陶郭主簿二首》中,写下“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可见,天马行空的文学大家也曾一字一句地吟诵前代的典籍,从古人的智慧中不断汲取精神养料。

  苏母程氏也教子有方,她“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的教育理念,使苏轼少有大志。

  或许是受到父母的感染,苏轼与发妻王弗也十分恩爱。他对妻子的思念,让他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千古悼亡词。

  而与亦师亦友、亦为知己的弟弟苏辙,在此长达二十余年未尝一日相舍的生活,更是成为他内心难忘的回忆。

  对朋友,苏轼也肝胆相照,互相勉励。在《送宋君用游辇下》一诗中,苏轼用“赖尔溪中物,虽困有远谋。不似沼沚间,四合狱万鲰。纵知有江湖,绵绵隔山丘。人生岂异此,穷达皆有由”,来鼓励将赴京师的朋友宋君用。其坦荡豪迈的气势,与其说是在鼓励朋友去开拓一片新天地,不如说是青年苏轼在苏洵与程夫人教导下,形成豁达、开阔胸襟的体现。往后的人生虽然历经起伏,但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至死未曾改变。




  • 上一篇: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见闻
  • 下一篇:总书记驻足细看“勇攀高峰”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