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我们永远心相连”

《甘孜日报》    2014年05月22日

——我州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之同心同向活动两年间



德格县满金寺僧人正在阅读群众工作特刊藏文版。(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杨杰      
    凡去过道孚县下拖乡卡拖寺的人,都会留下“洁净”的第一印象:绘有八宝吉祥等藏式图案的白色围墙下,绿草茵茵,不见一丝杂物;绿色栅网围起来的树丛、花坛,花繁叶茂,生机盎然;公路两侧各色鲜花编织成的“花墙”,争奇斗艳,溢彩流光。宛如精致盆景,堪称“世外桃源”。
    “我2002年刚入寺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来自下拖乡的僧人赤热感慨颇多。“自‘同心同向’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干部与我们真诚交友、交心谈心,帮助解决问题困难,我们感到非常温暖。特别是州、县、乡联系寺庙的干部来了以后,我们寺庙的变化更是前所未有。”这是僧尼们的共同心声。
    真情能融化坚冰,但信心比黄金更加重要。当扶贫移民局工作组第一次到卡拖寺开展“同心同向”活动时,情况完全两样:工作组在寺庙门外叫门,很久都无人应答;进门之后,工作组干部站着与该寺寺管会主任来米进行了一问一答式的交谈。冷冰冰的场面、冷冰冰的面孔,顿时让工作组一行感觉到与寺庙僧人的遥远距离。工作组成员没有灰心,……经过数次深入调研,工作组带来了维修项目和资金,还带来了技术人员和工人。施工战场随即摆开,忙碌的身影即刻展现:工作组一行四人和工人们有的挑水、搬砖,有的拉土、抬木料。经过工作组的努力,现在的卡拖寺变了样。现代科技知识讲座进寺庙、现代图书进寺庙、电视进寺庙,一项‘三进’举措,让僧尼念经之外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广播电视,一项‘五通’工程,让寺庙基础设施大变样。最让僧尼兴奋的是,州、县在推行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中,始终把寺庙作为基本社会单元,把僧尼作为基本群众,凡是涉及寺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都同步纳入了农村的统一建设规划中。这些惠寺惠僧政策的有效实施,赢得了广大宗教界人士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
    寺庙基础设施改善了,僧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医保、养老不愁了。与工作组人员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无话不谈,一幅幅和谐而融洽的画卷在甘孜大地涌现。
    在今年藏历新年十五,州委宣传部慰问组一行10人来到白玉县打科寺,送去真诚的新年祝福。寺管会副主任降拥协绕、僧人赤称等捧着洁白的哈达把欢迎和祝福一并奉给不远千里而来的结对亲戚。自从联系这个寺庙以来,多次走访和交谈中州委宣传部干部与广大僧侣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欢快的交谈中,僧人5次伸出大拇指,除了感谢,他们更多的是诉说一年来寺庙服务群众的点滴,诉说一年来寺庙与亲人和谐交融的点滴,诉说寺庙遵守教规教义,引导信教群众向善向好、爱国爱教,教育信教群众善待人生、善待生活的点滴。让慰问组一行人始料未及的是,当大殿前的合影即将开始时,寺管会主事拿出崭新的百元钞票往结对亲戚衣兜里塞,“今天是藏历新年,按照习俗,请接受我们的压岁钱,这也是全寺僧人一点心意。”此情此景让工作组一行感慨万端:过去我们带钱带物进村入寺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今天寺庙反倒给我们发压岁钱,这充分说明了两年来的同心同向活动, 不仅拉近了我们与僧众之间的距离,而且实现了心与心的交融。大家纷纷表示:“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份难忘的压岁钱我们万万不能接收!”
    丹巴县委、政府为顶果山寺实现了寺庙“五通”,并将困难僧侣纳入农村低保。寺管会成员扎西激动地说:“党委重视、政府给力,政策掌握了,问题解决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决跟党走呢?” 
    新龙县嘎绒寺寺管会主任四龙多加满心喜悦地说:“群众工作全覆盖惠及寺庙和僧侣,帮助我们解决了困难,我相信共产党的执政道路会越走越宽,前途会越来越光明。”
    石渠县麻呷乡郎吉岭寺堪布伍金说:“群众工作同心同向活动的开展,让寺庙僧人和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寺庙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党委和政府。” 
    每次参加州委书记胡昌升的恳谈会,许多僧人都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录影,“州委书记的讲话太精彩了!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我们一定要把讲话内容带回寺庙讲给其他僧人听。”
      …………
      一组组真实的事例、感人的镜头,只是我州开展同心同向活动显成效的缩影。现在的美丽甘孜,走过每一座寺庙,都有干部与僧人美好的约定、更有许多让人难忘的瞬间。活动开展两年来,全州1577名州县领导直接联系532座寺庙(教堂)及5243名宗教界代表人士,通过开展建一条纽带、开一次恳谈会、送一份关爱、建好一批项目、创新一项机制、建设一支队伍、表彰一批先进“七个一”活动,让领导干部与宗教界代表人士真诚交友、增进感情。截至目前,开展交心谈心22651余人次,开展恳谈教育、政策法规宣讲6187场次,解决寺庙困难1298件,为贫困僧尼送去慰问金及物资折资524.8万余元;将11500名困难僧尼纳入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和城市“低保”供养,资助14969名僧尼参加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投入5000余万元(含投工投劳折资)用于51座寺庙“五通”建设和33座寺庙危房改造,投入1105万元为221座寺庙建立图书室;成立宗教人士培训中心,培养和储备了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管理上有能力的代表人士。采取干部参与寺庙管理方式,创新寺庙管理机制,干部联系服务寺庙、联系僧尼的纽带逐步建立。干部职工用真诚赢得了广大僧尼的信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步伐更加坚实。

 
 
 
  
 
 
  • 上一篇:州人大党组召开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征求意见会
  • 下一篇:州长寄语丹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