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接过你的钢枪 我驻守在康巴高原

新华社    2021年07月29日

  ◎新华社记者 卢东方 王贵弘

“如果外公还在的话,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服役于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的预备特战队员黄兴发说:“我最想穿着军装给他老人家敬个标准的军礼……”黄兴发的外公卢方楷曾随十八军在昌都、甘孜、雅安等地战斗。“我一直记得外公把我送上征兵车时的场景——我胸前戴朵大红花,外公冲我点头,笑着笑着就哭了,可能是想起了他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吧。”

“听外公讲,当年的战斗非常激烈,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过,在这里留下一道很深的疤。”黄兴发用手在头顶比画道,自己以前想象不到战场是怎样的场景,但自从来到部队以后,才能理解外公说的“甘于奉献”“不畏牺牲”。

黄兴发所在的武警甘孜支队常年驻守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雪域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艰苦。在这里,六月飞雪是常事。正如当地民谚所说: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四季穿棉袄。

“想享福就不会来部队了。”黄兴发说,为了继承外公的意志,他来到部队,认真完成每项任务,很快在训练比武中脱颖而出,入选预备特战队员。可惜外公在他入伍后不久就过世了,无法看到他扛着士官肩章为他敬个标准的军礼。

“等集训结束后,我就是一名正式的特战队员了,守卫在康巴高原,外公他们战斗过的地方。”黄兴发说,“我们接过了老一辈人打下的阵地,一定也会继承老一辈的意志,顽强勇敢、不怕牺牲,把十八军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传承发扬!”

在武警甘孜支队,和黄兴发一样有家史传承的官兵还有很多。驻守在理塘县的中士李阳、守卫在雅砻江边的中士周海峰和上等兵蒋东宇等,都是受家中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祖辈影响而参军的。

“爷爷和爸爸是我们这辈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周海峰说,他入伍4年来,随队完成了雅江县铁泉水电站抗洪抢险、密西沟抗洪抢险、武装巡逻等任务。“我们有幸守卫康巴高原的和平与安宁,接过祖辈的钢枪,继续为祖国稳定繁荣作贡献。”周海峰和蒋东宇自豪地说。

上等兵冯司南对驻地甘孜州的飞跃与变迁如数家珍:“我生在甘孜,长在甘孜。这里也是我和父亲共同服役过的地方。不过我入伍时,他已经转业了。”

冯司南的父亲冯大彬在武警甘孜支队战斗了22年,亲眼看着这里的百姓一点点富起来,亲手把新营区一砖一瓦建起来。“父亲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将青春献给了这里,所以自己在转业之后,就把我送进了这支部队,继承他的意志,扎根高原、奉献高原。”冯司南说。

和父亲冯大彬入伍时没供暖、没蔬菜、用旱厕的艰苦条件不同,冯司南这代官兵住的新营区硬件设施齐全。除了满足日常生活、训练所需,营区还设置了专门的制氧室和热水间,以满足高原官兵24小时吸氧和热水的需求。

无论什么时代,变与不变是永恒的话题。在这里,变的是康巴军民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不变的是官兵们忠诚、奉献、不畏牺牲的精神,和军民团结、上下一心建设高原的决心。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不能忘记先辈们对祖国、对高原所付出的青春与热血。”冯司南的中队长夏宗贤说,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经常以本中队官兵的红色家学为活资源,开展“红色教材在身边”“写家书、传家风”“英雄故事我来讲”等主题活动,教育全队官兵感恩先辈付出、珍惜美好生活、忠诚履行使命。




  • 上一篇:平时训练下苦功,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上去
  • 下一篇:康巴高原植物园鲜花盛开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