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倾听百姓心声 讲述基层故事

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12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践四力、走基层甘孜融媒体行动采访第三、四团在甘孜和丹巴县蹲点采访

本网讯 8日至9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践四力、走基层甘孜融媒体行动采访第三、四团分别在甘孜和丹巴县蹲点采访。

第三采访团

“眼观鼻鼻观心,捻舔描一气呵成。”9日上午,在距离甘孜县城120多公里的茶扎乡戈科村,记者们屏气凝神地见证了一团黄泥巴在村民布洛的手里,转瞬化作了纯手工泥塑雕像——岭·格萨尔王“三十员大将”之一的奔巴·贾察霞嘎手持的流星宝剑。寻根探源、深捞活鱼、融媒互动······这样的场景对于全州融媒新闻行动采访三团的全体成员来说,是此次融媒新闻行动中,最稀松平常的一幕。

8日下午,采访三团在顺利抵达甘孜县后,赓即参加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召开的“融媒看甘孜”现场对接会。会上,三团13名骨干记者与涉及该县重大项目建设,交通、教育、扶贫、卫生等八个重点领域的相关负责人,紧扣“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成就展示、“爱国情·奋斗者”先进人物两大活动主题,就采访点位、蹲点乡镇、融合思路、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反复商榷和细致打磨,以期充分展示“康北之心”甘孜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鲜活画面。

随后一天时间里,采访三团3组记者分赴呷拉、茶扎、色西底、庭卡近10个乡镇,深入现场、蹲守点位、文图并茂、视频记录······在家庭工坊探访手工匠人的“生花妙笔”,带动村集体加工合作社出品精雕细琢的“格萨尔王系列周边”产品;在呷拉乡宗呷村驻村干部陈云林的集体宿舍里,起底这位龙泉驿区社区教育中心理论研究部部长举家援藏的心路历程;在仁果、生康、拖坝、斯俄等地,聚焦“乡通畅”、“村通达”、牧道拔地而起的“四好农村路”网已然绘就。

运动脚力、开动眼力、调动笔力、发动脑力,“融媒四力”注入了采访三团的青年力量,以期用生动的笔触再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甘孜县发生的沧桑巨变、取得的发展成就、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以及康北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 李娅妮

第四采访团

8月8至9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践四力、走基层甘孜融媒新闻行动第四采访团按照行动计划,在丹巴县开展蹲点采访。两天时间里,该采访团的13名新闻采编人员分成3个小组,走乡村、访企业,用人物专访、专题报道、蹲点日记、采访札记等形式,多角度反映丹巴县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化。

第四采访团根据此次甘孜融媒新闻行动相关要求,紧扣“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成就展示”“爱国情·奋斗者”和脱贫攻坚3个宣传主题,选定了3组采访点位并展开了深入采访。该县梅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凤20多年前从重庆来到丹巴创业,凭借实干精神和奋斗热情,她的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她本人也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注重学习提升,被评为了“中国好人”。该县边耳乡党岭村曾因交通闭塞、缺乏产业而贫穷落后,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地,该地发展夏季高原草莓,走上了致富道路。在这里,采访组看基地、访群众、问干部、试产品,用文字、图片和视频记录了这个山村的面貌和变迁,绘就了一幅丹巴脱贫工作的素描画。该县岳扎乡曾是红军驻地,如今当地群众早已习惯手机支付,但还珍藏着“红军布币”。在这里,采访组采访了大量群众,收集了大量画面,试图通过货币替换和群众支付方式的变迁,展现了丹巴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就。记者 刘小兵



  • 上一篇:我省推出第二批8条红色旅游重点线路
  • 下一篇:川剧在情歌城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