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两会故事|搭好连心桥 当好代言人

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08日

州人大代表干它的履职初衷

看见州人大代表干它的第一眼时,记者以为找错了人——因为他头发乌黑、身体健硕、精神抖擞、言谈开朗,一点也不像是经历了72载岁月洗礼的高原牧民。见此情景,记者忍不住说:“老书记,身体好得很哦!”他爽快地回答:“现在政策好、家乡好,我生活好,心情也好,身体自然也就好了嘛!”

事实上,“政策好、家乡好、生活好、心情好”也是干它与记者交谈中心话题。他说,正因为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所以对以上“四个好”有着深刻的体会,也是因为深刻体会到了以上“四个好”,他才选择做认真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而让干它有此想法并付诸实践的正是他的生活经历以及在岁月变迁中见证到的发展变化。

干它是石渠县正科乡甲松村土生土长的人,父辈都是普通牧民,自己好不容易才上了小学。1964年,甘孜藏区展开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岁的他跟随宣讲团,到炉霍、丹巴等地参与了宣讲,并由此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由衷的认同。

1968年,干它开始担任村会计,并于1971年转任村委会主任。后来,干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0年,干它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一直干到现在。“他原本应该退休,但群众希望他再干几年,组织上考虑到村里的实际情况,就同意了,他本人也有意愿和能力再干下去。”参访中,一名石渠县机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说明了72岁的干它仍是村支部书记的原因。

任村干部50年,干它为村里的发展出了不少力,并为此感到欣慰。谈起担任人大代表的经历,干它更加骄傲,他说:“我担任县人大代表有20年了,担任州人大代表是从州十届人大的时候开始的!”

长期担任村干部和人大代表,让干它对家乡的发展变化认识深刻。他说,松呷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纯牧村,距离石渠县城有100多公里,离乡上也有30公里。在2000年以前,村民吃的主要是糌粑,没有蔬菜,喝水要走一个多小时去背,还没有安全保障;住的是帐篷,潮湿、漏风,很多人得了关节炎;交通都靠人背马驼,很多人一辈没出过乡。脱贫攻坚开始后,一项项惠民政策在松呷村落地,村民住上了新房子,拥有了卫生室,享受了15年免费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险,用上了干净的水、稳定的电和移动通信网络,收入逐年稳定增长,大家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也在不断解放、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地方,尤其是藏区的变化让人意想不到。现在我们石渠是产业欣欣向荣、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我是越活越幸福,越活越自豪。”交谈中,干它说了一段让记者深感共鸣的话——说这句话时,他眼眶湿润、声音洪亮、流露着真诚和喜悦。

因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感恩,干它担任人大代表以来,一直认真履职、以身作则。他认为,当人大代表,既是光荣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人大代表一定要在人民和政府之间搭好连心桥,把人民的生活现状和诉求向政府反映好,代表人民把政府的工作监督好;要在会场和乡村之间当好桥梁纽带,把相关精神在乡村宣传好、落实好。

为了收集民意、反应民情,干它坚持入户走访、主动与相关部门和人员沟通联系。石渠地处高寒、人口分散,他经常骑马入户走访,被风雪困在野外的事也时有发生,在入户走访中吃闭门羹的事情也经历了不少,但他总能靠着真诚和执着,克服困难,获得群众的支持配合。现在,干它已习惯通过微信、电话,收集民意和反映民情。对于干它的工作态度,州人大代表、石渠县温波乡六村退休村支部书记多白告诉记者:“每次我们一起开会讨论的时候,他都能很积极,发言内容也很实在;我们县上的其他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对他都很尊重!”

过去几年,干它所提的建议主要涉及包虫病防治、草原鼠害治理、医疗水平提升等领域,其中部分内容已被政府采纳并付诸实践了。今年,他仍然重点关心以上话题,会前已在石渠县人大常委会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了调研,形成了建议。

从今年州“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获悉,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仍然是我州2019年的工作重点,干它深受振奋。他说:“我相信,牧民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希望今年州、县政府能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我也会继续站好岗,带头宣传、落实会议精神。”

记者 刘小兵









  • 上一篇:委员履职|农村公路应加强日常管护
  • 下一篇:两会现场|州人大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