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香巴拉乡城

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新居新生活。 记者 张兵 摄

田园白藏房。 县委中心报道组供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乡城县城一角。 县委中心报道组供图

如画的乡城县城全貌。 县委中心报道组供图

丰收的喜悦。 记者 张兵 摄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一座城 一个人 一段记忆

◎乡城县委宣传部 余秋林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李娅妮

编者按

一座城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一个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又是受益者;一段记忆,可以勾起回忆,唤起人们重拾那些跌落在尘埃中的故事,收获发展带来的感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报精心策划、组织推出《 一座城•一个人•一段记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旨在通过一些小故事,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座城

藏乡田园活力迸发

田园白藏房,净土香巴拉,香巴拉乡城之美, 遗世而独立,宁静而平和,白色藏房散落在清澈河流的两岸,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了香巴拉乡城独具一格的田园风光,成为藏区一绝。

纵横交错的街道将高楼连接成片,鲜花绽放和梦幻般的城市夜景让人沉醉在梦里藏乡。“改革开放40年,我见证了县城变迁,80年代的乡城,街道破旧,基本上是瓦房,谈不上像样的建筑,所谓的县城不过是相对于乡村人气较旺的地方。”入夜,乡城夜景迷离斑斓,退休干部多吉心情愉悦地走在街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强力推进城乡提升战略中,外形端庄简朴、室内雕梁画栋、古朴精巧的白色藏房,成为川滇藏旅游腹地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核心区域的靓丽风景。

40年岁月变迁,香巴拉乡城华丽转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乡城县以实施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建设中国最美“城中之乡、乡中之城”精品旅游县城,打响“圣洁甘孜•醉美乡城”城市品牌。“田园白藏房、净土香巴拉”旅游形象品牌广为人知,让全县的雪山、湖泊、森林、田园得到最大保护,让全县的建筑、唐卡、歌舞、服饰、泥塑、木雕等文化艺术“保持老特质、焕发新活力”,按照“外观、格局特色化、传统化,内装、功能现代化、实用化,服务、体验标准化、舒适化”的原则,对白藏房进行保护与开发。以“一线三点三景区”为核心,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的中短期旅游发展目标规划新鲜出炉。打造以尼斯镇、青德镇、然乌乡为重点的藏乡田园风光、度假休闲、养生康体、游学体验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品;利用查呈沟、天村七湖和尼丁峡谷自然资源保持完整、未被开发破坏的优势,开发山地旅游、徒步穿越、雪山探险、野外露营等中高端特种旅游项目;力争在2020年前,将青德、青麦和然乌三个乡镇打造成独具藏乡田园特色的度假休闲景区。

岁月如歌,筑梦前行。2017年,乡城县安排涉农整合资金9129万元,专项扶贫资金2848万元,完成325公里通村公路、53公里安保设施建设,率先在全州实现“乡通畅、村通达、村通畅”三个百分百,率先在全州实现光网宽带和4G通讯两个全覆盖;发展农村专合组织19个,总量达到81个,贫困群众走在致富路上。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卫生扶贫基金”补助541人,“教育扶贫基金”资助356人,投放金融信贷1414万元,441名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26项援建项目在改善贫困条件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12个美丽新村建设,庭院改造737户,克麦、下坝、豆改、马色、杠色5个村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圆满完成9个贫困村、424户2301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脱贫攻坚获2016年度全省先进县,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7元,同比增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63元,同比增10.39%,仲德村被评为全国第五届文明村和2017年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5195万元。今年,将实现贫困县“摘帽”。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脱贫攻坚、富民产业、交通先行、城乡提升,乡城儿女走在小康路上,激情满怀。

一个人

丁真一西细数变化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当过兵,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见证了改革开放和精准扶贫的丰硕成果,看到乡城人民过上了比蜜甜的好日子。”过往岁月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在乡城县退休干部丁真一西老人的眼前徐徐展开。

丁真一西1973年参加工作,那时候,从乡城县到康定要住稻城桑堆、理塘、雅江,5天时间才能到康定,要想去成都,单程就要一周的时间。居住在高山牧场的牧民,好多人连汽车都没有见过。近几年,出县、出州通道顺畅后,乡城到康定只要一天的时间,亚丁机场通航以后,乡城到成都只要3个多小时。通村连户路更是为农牧民架起了脱贫致富的金桥。

“在艰苦年代,干部自备农具,与农民一起劳动。”1982年,丁真一西在然乌公社当书记,开展了土地分配到户、牲畜折价分配到户工作。“我家在青德镇木拉宫村,家人分到了6亩土地,一年下来,小麦亩产1000斤,玉米亩产800斤,而大集体的时候,小麦和玉米加起来的产量才1200斤。”丁真一西老人幸福地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经济时代,我有7尺布票,6尺用来缝制新衣服,一尺布用来缝缝补补,那时候,针线盒是家家户户的传家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80年代中期,只要有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三转一响’,就算是富裕人家。”丁真一西说,包产到户后,家家户户都用牦牛耕地,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尽管日晒雨淋,村民们还是在田间地头播种希望。

进入新世纪,农民不用交公粮,并且免除了农业税。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过去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只要几天时间,牦牛耕地早已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丁真一西笑容满面,青德镇村民自发组织包工队到云南铜矿打工,到县城和农村包工修建房屋。

金秋时节,牧歌嘹亮,宜居田园分外妖娆。美丽乡村书声朗朗。“过去,我和乡干部一起到家家户户动员孩子入学。”丁真一西乐呵呵地说,现在农村牧区的家长到县城打工租房陪读。2012年以来,乡城县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农村普及了小学、幼儿园,住校学生一日三餐都不要钱,学校成为乡村最好的建筑。乡城县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农牧民对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逐步提升,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高涨。

散落在如诗如画田园中的白藏房如同镶嵌在绿玉之中的珍珠,洁白温润,袅袅炊烟升起,鸡鸣犬吠之声不绝于耳,一条绿水,两座青山,三四农户,几亩麦田。金色,染黄了麦田,笑容写在农人们的脸上,是丰收,更是喜悦。

家乡田园变景区,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从稻城引进的优质土豆最高可以卖4元钱一斤;公路修到了家家户户,村里已经有20户人家买了小汽车;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

细数乡城40年变迁,老人神采飞扬。乡城是一幅画,一幅展现人文与自然和谐美的画。远方群山,村树含烟,阡陌纵横,白色藏房错落有致,宛如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画境,在蓝天白云之下,香巴拉乡城静谧如画。

一段记忆

告别“天村” 住进新家

一抹落日余晖,让乡城县洞松乡木因村寨安详而静谧。村民顶真和妻子在羊圈里喂食,刚刚出生的小羊羔乖巧可爱,瞅着争食的羊群,顶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宽敞的院坝,卵石铺就的花台花开争艳,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里,现代厨卫一样不缺,三个冰柜摆满了食品,烧烤炉摆在厨房一角。走进顶真的客厅,55吋的液晶电视,造型典雅别致的碗柜,琳琅满目的各式器皿,藏桌上摆满了水果和饮料。坐在“豪华”的客厅里,顶真幸福开怀。

“我家世代居住在对面的高山上,被称为‘天村’。”现年53岁的顶真陪同记者漫步在4.5米宽的连户水泥路上,往昔的艰苦岁月浮现在眼前。

顶真的老家在热斗乡热斗村,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让小山村与世隔绝。那时候,下一趟山至少要5个小时,从天亮走到天黑,家家户户都养马来解决运输难。村民把土豆等驮下山来交易,苦了一年到头,收入不到2000元,这点钱只够买茶叶盐巴和照明用的煤油,买一套新衣服要穿两三年。

有一年冬天,村里一名老人生命垂危,家人心急如焚,央求村民组织担架点着火把,用了5个小时,在山间小道与死神赛跑。众人将患者送到乡卫生院,待病情稳定后送往县人民医院。这样的经历陪伴村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

“因为不通路,孩子要下山到乡政府所在的学校才能读书,因为不能住校,村里的孩子都没有接受过教育,我只读了一年级,后来靠自学成才,现在才当了村会计。”顶真心酸地说,记得年老的村民第一次见到汽车时,不知为何物,但知道这个东西比人跑得快,怕这个稀罕之物饿坏了,给汽车喂草料,让人哭笑不得。村民要到县城,主要走路或搭拖拉机,途中要在青德镇住一晚才能到县城。

“食不果腹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顶真感慨万千,2002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藏区实施,对没有生存条件的高山村民进行搬迁。顶真所在的秋风岗以及太年等4个高海拔行政村50多户人家得以生态移民。

好日子还是2012年以后,2016年,从乡政府到移民新村的通村硬化路建成,县上投资315万元彻底解决了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

“得荣县的树椒比较有名气,6年前,我就进行引种,今年,县乡引进企业就在乡政府驻地建立了树椒加工厂。我种植了1.5亩,收了4000多斤树椒,6元一公斤,收入2.5万元。看到县城许多市民在养花,我突发奇想,每盆树椒花盆卖50元,卖了3000多元。”顶真侃侃而谈,虫草收入1万多元,国家惠民资金1万多元,村干部工资收入2万多元,家里7个人,年收入8万元,人均收入早已突破万元。

因为有了企业加工树椒,在乡政府的指导下,村民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树椒成为村民稳定的产业收入。村民青真一家仅树椒收入就有8万元。今年,全村10亩树椒获利15万元。

“我们村12户人家就有6户买了小汽车。我买了一辆面包车,周末接送小孙子到县城中学读书。大孙子在宜宾上‘9+3’,他们比我们那个年代幸福,读书不花钱。”顶真的脸上满是幸福。

一段艰苦的记忆,被尘封进历史的岁月。迈步新时代,壮美的新村画卷如诗如梦,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木因村移民新寨美不胜收。


  • 上一篇:彭清华: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下一篇:解读“四川民营经济 2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