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不能忘却的记忆

《甘孜日报》    2014年01月03日

    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着。”毕世祥同志走了,带着他的远大理想和未竟的事业,带着对甘孜高原和农牧民群众的无限眷恋,斯人已去,音容宛在,“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有的人却把名字留在了群众的心里。”记者在采访中,熟悉或不熟悉毕世祥同志的人们表达着无尽的哀思,追忆毕世祥同志光辉的一生。一个没有官架子、和蔼可亲、对同志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对甘孜的发展稳定民生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的人民公仆形象栩栩如生地向我们走来……

    

    毕世祥同志(右一)生前到水库检查安全工作。 

    2013年12月26日,州医院病房。仍然在输氧、输液的毕世祥同志生前的工作人员旷伟,回忆10天前那场痛彻心扉的车祸,依然十分悲痛。记者不愿提及那场噩梦般的意外,旷伟时断时续、怀着极度悲伤的心情向记者讲述了他和毕世祥同志的点滴往事。

   12月16日7时30分,向来很守时的毕世祥同志带着他和司机在异常寒冷的清晨出发了。康定城刚刚下了雪,地面还有很多积雪,车辆碾压路面积雪已经结冰,他要赶到新龙县开展工作,还想途经雅江县时顺道检查工作。

   旷伟了解毕世祥同志的性格,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讲究实效,绝不作秀。无论当多大的“官”,他不讲排场,拒绝基层搞迎来送往,悄悄的来,悄悄的去,带来对困难群众的问候,带来党的惠民政策,带走农牧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毕部每次下基层,看到牧民住进了现代舒适的定居点,看到农牧民群众用上了家用电器,看到公路通到了农牧民的家门口,看到农牧民买了汽车,他开心得像个孩子。看到农牧民生产生活遇到困难,他总是眉头紧锁,思考如何破解农牧民群众增收难。”旷伟谈到他心目中的毕世祥,心里感动、感慨:“他是一个心系群众的好领导。”

   在车上,旷伟因为起得早,睡眠不足,有些恹恹欲睡。毕世祥同志却精神抖擞,还在谋划近期的宣传文化工作。

   “群众工作全覆盖明年是关键一年,我们宣传工作一定要跟上,尤其要给农牧民群众送上质量高、效果好、群众爱看的文艺节目。要在文艺演出中,宣传政策、鼓舞人心,激发农牧民群众的感恩意识。”毕世祥同志对旷伟说道。

   说到这里,毕世祥立即拿出电话打给州歌舞团团长刘力夫。他对刘力夫说,元旦春节就要到了,州歌舞团要加紧时间排练,排练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农牧民群众的家门口,让农牧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挂了电话,毕世祥还在思考送群众文艺下乡的事。此时,汽车外面气温很低,车窗上结满了冰渣,根本看不清楚外面的情况,弄不清到哪里了。旷伟仔细聆听着毕世祥的工作安排,就在这个时候,汽车突然滑向了山崖……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毕部长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的伤势不是很严重,找到手机,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第一时间向常务副部长拥措报告了噩耗。”旷伟一声叹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刘力夫说, 毕世祥提出来的“走出去”战略,提升了藏文化软实力

   刘力夫听说毕部长因公殉职的消息,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长期在宣传文化系统工作,和毕部长有很深厚的情谊。没有想到那天我们的通话竟是永别。”

   毕世祥因公殉职后,刘力夫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刘力夫先后在理塘、炉霍等县担任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现在州歌舞团任团长,和毕世祥交往颇深。

   “他一直注重文化对外交流。他经常对我说,对外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是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中国的有效传播形式。藏民族优秀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绚丽的风采,在向世界传递一个真实藏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将藏区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有机结合,从而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作出更大贡献。他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刘力夫说。

   去年2月15日至26日,受国家文化部委派,毕世祥率州民族歌舞团一行29人赴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举办“欢乐春节”演出活动。演出不仅将浓浓的新春祝福带给了两国人民,更向当地民众充分展示了当代藏区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饱满激情的精神状态,让两国民众对中国藏区的发展现状及中国政府在藏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

   刘力夫说,州歌舞团在斯、保两国演出期间,受到了当地各界的普遍欢迎及媒体的广泛报道。斯洛文尼亚前任驻华大使森森评价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精彩的藏族舞蹈表演之一,真希望该团能够再到斯洛文尼亚演出。”保加利亚前副总统马林感慨地说:“观看今晚演出的感觉非常棒。能看到这样的歌舞表演,我感到十分高兴。可以从中感觉到有种飞跃天际、似乎从彩云之外传来的声音。”

   “我们回国后,我驻斯洛文尼亚和保加利亚大使馆分别向州人民政府发来了《致谢函》,对我州在此次活动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地感谢;文化部编发了题为《藏族歌舞情动东欧》的简报,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新华社、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及国内外多家重要网络媒体专题报道了此次活动,扩大了舆论影响力。”对于这次演出成功,刘力夫感到很高兴:“我们的演出在国外受到称赞,毕部长功不可没。他长期在宣传思想战线工作,对文化艺术是行家里手。他积极争取文化部的演出安排,对我们选送的节目反复提出修改意见,他说,我们一定要拿出精品力作,一定要代表我们甘孜州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准。”

   毕世祥是一个学者型领导,学识广博,演出回来,他思考了很多,亲笔撰写了《关于加强藏区对外文化交流的建议》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这样说到:“我州参加2013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是做好与国际接轨的有益尝试,是将优秀藏民族文化融入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践,为更好地将优秀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积累了宝贵经验。”

   “毕世祥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提出的‘走出去’战略是我们宣传文化系统应该长期坚持的文化战略。我们一定要沿着他的这一思路,把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得更好。为世界了解甘孜打开一扇窗口。”已经启程去香港的刘力夫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宣传工作:传递甘孜好声音,展示甘孜新形象,凝聚甘孜正能量

  毕世祥遇难后,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拥措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看到毕世祥的遗体,拥措掩面而泣,她悲痛地说:“毕部长是宣传工作的行家里手,他经过多岗锻炼,有丰富的宣传工作经验和强烈的策划意识,对我们副职放手放心,对基层体贴入微,对工作精益求精,在他担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这两年间,全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突破。为了做好宣教工作,他下基层调研的频率之高、工作推进的力度之大、对干部职工的关心之细,他的工作激情、务实风范和人格魄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激励了我们、教育了我们。他在忙碌中上路了,可这一回却再也没能回来……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领导而感到痛心疾首!”

   从群众文艺全面覆盖乡村到康巴文化走向世界,从推树全国重大典型菊美多吉到打造康巴作家群品牌,从致力于“爱国守法感恩团结”群众宣传教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推广和普及,从新闻宣传的提质升级到外宣成果的历史性突破,从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的创建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毕世祥在全州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去年6月,毕世祥深入道孚、炉霍、甘孜、德格等县的12个乡镇调研,分别与各乡镇的干部职工、村干部代表亲切座谈,在听取工作汇报后,向基层干部传授了开展群众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即:“明确一个主题,训练一支队伍,把握一个时机,注重一个效果”的“四个一”工作法,要求基层干部要抓住召开群众大会、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发放惠民补贴等时机,在开会前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惠民政策等,使这种形式成为习惯。当地乡村干部感叹,有了毕部长的四句话,比我们上几天培训课都管用啊。

    和毕世祥共事两年,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丹说,毕世祥出发前的一天晚上还打电话询问原定于20号召开的全州群众宣传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准备情况,告知王丹他将于16号前往新龙,19号赶回康定,并请王丹将会议尽可能安排在20号上午举行,因为他20号下午准备前往海螺沟调研旅游发展工作。王丹伤感地说:“ 毕部长是我的好师长,他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见解独到,他提出要充分依托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宣传优势,传递甘孜声音,展示甘孜形象,描绘甘孜未来,汇聚起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通过外宣,要让世界了解甘孜的发展变化。”

   在他的外宣战略思路指引下,2013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200余家1100余人次赴我州开展采访报道,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首发消息达2136条,转载复播3万余次,其中《人民日报》刊载26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15条,《求是》杂志刊用1篇,《四川日报》刊载182条,四川电视台播出140条,《康巴卫视》播出670余条,《中新社》、《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公报》、《凤凰卫视》、《南方都市报》等国内主流和知名媒体纷纷聚焦甘孜,刊播量超去年同期300%,200余条稿件在境外672家媒体落地,在历年的外宣工作中达到了依附媒体最高、刊用稿件最多、取得实效最好的外宣成果,为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白玉县山岩乡群众:鸟儿都飞不过的地方,毕世祥来了

   白玉县山岩乡距县城158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要翻越三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大山,冬天大雪封山、夏天泥石流,路况极差,公路处于半瘫痪状态,全乡干部职工、老师和学生很难吃上新鲜的蔬菜。

   2012年11月,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毕世祥到白玉县调研。他想到偏远的山岩乡去看看。因为是隆冬季节,大雪封山,县领导劝他安全第一,不要去了。毕世祥说,越是偏远,我们越要关心困难群众,让群众在最困难的时候,看到我们的身影。旷伟回忆道:“毕部谢绝了县上领导的陪同。他有个习惯,下基层不要当地领导陪同。他说这样有利于他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我们在大雪中上路了,积雪很深,可以说是险象环生。但毕部没有退却。汽车小心地行驶在铺满冰雪的山道上,6、7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艰难地到达了乡上。”

  “看到毕部冒着大雪来看望我们,全乡的干部群众心情振奋。向迎接自己的亲戚那样,相互问寒问暖。毕部很务实,他一再询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当他了解到干部群众常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因为条件苦,留不住人,干部职工都想往条件好一点的地方调的时候,眉头紧锁,他说,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不能保证,怎么能够安心工作?当即表示,将尽快与州、县相关部门协调,争取为山岩乡修建一座蔬菜大棚。”山岩乡原乡长袁小东回忆道。

   毕世祥回康定后立即协调支农资金20万元,帮助山岩乡启动大棚蔬菜建设。去年7月蔬菜大棚开建,8月28日建设完工,面积达200平方米。蔬菜大棚竣工后,全乡干部群众可以吃到品种丰富的蔬菜了,个个喜笑颜开,打心眼里感激毕世祥。袁小东说:“去年8月,我到康定出差,想找机会代表全乡人民感谢一下毕部长,当时他在开会,说会结束了,一定见见我。可惜我有急事赶回县上,没有当面表达我们的谢意。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领导,去年8月中旬,他还专门打电话问我蔬菜大棚建设情况,我告诉他一切都顺利,马上就要铺设薄膜了,毕部长非常高兴,特意嘱咐我要保证大棚质量和施工安全,全乡82名干部职工和学生感谢这位好领导。”袁小东哽咽着说,听到毕部长因公殉职的噩耗后,全乡干部群众感到十分悲痛。居住在乡政府附近的孤寡老人布初听到毕部长去世消息后,老人点起了酥油灯,为逝者祈祷,老人说;“如果没有毕部长,我们今天也吃不上这么好的菜,卡卓、卡卓,毕部长,菩萨保佑你,你是一个好干部!你一路走好。”

   毕世祥的联系点在白玉县先锋村和布格村。两个村是出了名的后进村,群众生活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工作开展难度大。为了能够帮助两个村摆脱贫困面貌,两年来,他不顾道路艰险先后深入两个村20余次,对群众生产生活、基层政权建设进行调研、指导。2013年8月,毕世祥再次前往两个村调研。旷伟不解地问他:“我们已经来了那么多次了,为什么我们要三番五次的到这里来调研呢。”毕世祥耐心地解释说:“我每一次调研都会有不同看法和收获,我们不经常到基层,我对我的想法和判断就没有底气”。通过多次调研,他为两个村争取到帮扶资金100余万元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他还对白玉县的宣传文化阵地和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了调研,指导该县完成了麻绒乡德来村基层文化试点和金沙乡八吉村感恩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据统计,他深入联系点和结对认亲户家走访,救济困难群众上百人次,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30件次。多年来,他行遍全州18个县、325个乡镇,年均深入农牧区基层时间达5个月以上,行程8万公里。

   同事说,毕世祥和善、匆忙

   州计生指导站步行到州委不过200米,那里的医生都熟悉毕世祥。

   “他身患胆结石多年,经常来我们指导站输液消炎。清早过来输半小时的液就匆匆离去,每次都是一个人来,没有看见他带过秘书什么的。他很客气、很随和,一点官架子都没有。”一位老医生说。

  “和善,匆忙”这是毕世祥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毕世祥患胆结石已多年,因公事繁忙,一直拖着来做手术,前前后后耽搁了近6年,直到2009年胆结石炎症并发,疼痛不止,在亲朋好友、同事的劝说下才做了手术。术后15天,正逢上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欢天喜地欢度新年,雅江县突发森林大火,火势严峻,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公共财产。时任州政府副州长的毕世祥,听到消息后,不顾隐隐作痛的伤口,二话不说,匆匆赶往火灾事发地,整整20多天,他一直忙碌在一线。灾情控制了,他却因为公事错过了和家人共度春节的时光,更为严重的是因休息不充分,胆结石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造成他此后10多年依然长期被手术后遗症所困扰,炎症常发,疼痛从不间断。每次发作他就到计生指导站输液消炎,病情稍有好转,又匆匆忙于公事。

   去年9月,州委宣传部干部陈段恋跟随毕世祥到成都出差。到成都的第二天晚上12点过,陈段恋突然感到胸闷、气短、胸口疼痛,被送到医院后,经医生诊断为“自发性气胸”,需住院手术治疗。

   毕世祥摸着陈段恋的头说:“段恋,不要担心,没得事的,很快就会好起来的。”陈段恋说:“你们先回去休息,明天还要到省委宣传部开会,不用为我担心。”毕世祥拉着陈段恋的手说:“我们是一个团队的!”毕世祥一直守候在陈段恋的病床前,直到陈段恋睡去。第二天早上司机告诉陈段恋说:毕世祥直到凌晨5点多才离开……,如今,毕世祥走了,把温暖永远留在了陈段恋的心里。

   在毕世祥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写着娟秀字迹的信,这是他与石渠县中学九年级二班学生益西巴姆之间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通信。

   益西巴姆自小丧父,在姑妈的养育下长大成人。2013年,她怀着期盼的心情在爱心帮扶心愿卡上填下了自己的小小心愿。“从来就不是个幸运儿,成千上万的心愿卡不一定就会挑中我的,即使挑中我,也许因工作繁忙也会忘记吧。”益西巴姆这样想。

   益西巴姆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心愿卡居然在众多心愿卡中被毕世祥挑中了,更让她惊喜的是,两个星期后,益西巴姆意外地收到了毕世祥从千里之外的康定为她精心准备的衣服、鞋,毕世祥还特别嘱咐她:“好好学习,回报社会”。益西巴姆感到了莫大的重视和关心。万分激动中,益西巴姆向可敬可亲的毕叔叔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她反复提到:“毕叔叔,姑妈说这是缘分,这是我最幸运的事。毕叔叔谢谢您,您让我感觉到这个社会并非想象中冷漠。”500字的信中前后写了10个感谢,并随信寄来她亲手绘制的贺卡。

   益西巴姆的这次经历将给她的人生带来新的启迪。遗憾的是这封真挚感谢的信,毕世祥并没有看到。

   毕世祥殉职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作出重要批示:“毕世祥同志因公殉职,深感不幸。谨致哀悼并向其亲属致以问候,请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工作。”中宣部在唁电中说:“毕世祥长期战斗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第一线,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牢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为甘孜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为民情怀、扎实作风和奉献精神是宣传干部学习的榜样。”

   毕世祥走了,人们追忆他,怀念他,因为他的心里装着群众,因为他对同事、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充满了真情,毕世祥,甘孜各族群众永远怀念你!

   (记者 马建华)

  • 上一篇:胡昌升强调 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
  • 下一篇:2014年民生项目暨菜篮子工程座谈会在康召开